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本论文集最初是海因里希-罗姆巴赫教授1996年访问韩国期间亲自构想和编定的。2003年德文本出版,2004年韩文本面世(全东震教授译),这也是罗姆巴赫教授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译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的文化热忱。
导言一
导言二
实体-体系-结构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
意义
今日现象学
现象学之道
“我”
从一到非它的六个步骤
今日哲学的时代批判
科学以及人的历史性自我规定
人类交流的基本结构
关于教育事件的哲学思考
哲学符号中的民族间相遇
石头的世界
一切从何而来
文献提示
本书文献来源
译后记
哲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1923-2004)代表了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既是为了西方和欧洲的哲学,也是为了亚洲的哲学才出现于世。一方面,他的名字已蜚声国外;另一方面,他的思想至今相对说来还甚少被接受。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生前越来越置身于通常的哲学讨论之外,因为他自信为哲学的未来开启了一个更深刻和广阔的领域,而他本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
本书一方面展示了罗姆巴赫哲学中极为丰富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则提供了观察他思想方法和系统之基础的一个窗口。由于其哲学构想远远地超越了西方的思想视域,因此它们在方法上就已经为一种“文化间的思想”预先做了系统性的准备,这种文化间的思想目前正逢其时。在这里,这种欧洲和东方(东亚)之间的紧张场景拥有示范性的功能,一种未来的文化间的思想将会接受所有的文化世界和哲学,并且一定要将它们都带进一个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