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60.0
本书呈现的是卡尔·波普尔关于科学哲学的研究模式,全书明确地反对把科学和哲学严格地区分开来,密切关注科学的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实际地阐明了他所研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实质性变化。
编辑前言
致谢
导论1982年
实在论与科学的目标
序言1956年
第一部分批判性研究途径
第一章归纳
1.(*1)困惑的海外哲学家
2.(*2)批判性方法:归纳问题的解决
3.(*3)论所谓归纳过程,兼论学习和归纳风格
4.(*4)包含四个归纳问题的问题族
5.(*5)为何说问题的第四阶段是形而上学的
6.(*6)形而上学问题
7.(*7)形而上学实在论
8.(*8)休谟的形而上学“中立的”一元论
9.(*9)为何主观主义知识论会失败
10.(*10)没有谜的世界
11.(*11)理论和理论概念的状态
12.(*2)对工具主义的批判工具主义和归纳问题
13.(*13)与科学对立的工具主义
14.(*14)与工具主义对立的科学
15.(*15)科学的目标
16.(*16)一个形而上学实在论者眼中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困难
第二章分界
17.(*17)分界问题的意义
18.(*18)一个关于证实的例子
19.(*19)可检验性而非意义
20.(*20)不可检验的陈述
21.(*21)“消除”形而上学
22.(*22)证伪和证实之间的不对称性
23.(*23)为何连伪科学也会有真正的意义针对科学的形而上学纲领
第三章形而上学:有意义还是谬论?
24.(*24)关于可检验性和形而上学的逻辑注解
25.(*25)可以用经验术语来定义形而上学术语
26.(*26)指向和无指向哲学的改变
第四章验证
27.(*27)验证:确定性、不确定性和概率
28.(*28)“验证”还是“概率”?
29.(*29)验证还是认证?
30.(*30)验证度问题
31.(*32)验证
32.(*32A)对验证度之定义的进一步评注
33.(*33)人文主义、科学和归纳偏见
(*31)补遗:关于意义分析的批判性评注
第二部分概率的趋向性诠释
第一章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
1.(*34)概率的意义
2.(*35)关系概率和绝对概率
3.(*36)趋向性解释。客观解释和主观解释
4.(*37)实验性检验及其重复:独立性
5.(*38)逻辑解释
6.(*39)客观解释和主观解释之间的比较
7.(*40)关于“p(a,b)”中的“b”的客观主义解释和主观主义解释
第二章对概率归纳的批判
8.(*41)简单归纳规则
9.(*42)简单归纳规则能够偶尔奏效的原因
10.(*43)关于“p(a,b)”中的“b”的状态的总结
11.(*44)通过归纳进行学习是收益递减的
12.(*45)归纳学习的悖论
13.(*46)一个归纳机器
14.(*47)某种归纳逻辑的不可能性
15.(*48)概率逻辑对归纳逻辑
16.(*49)概率的归纳主义解释
17.(*50)理论的冗余
18.(*51)检验理论是毫无价值的
19.(*52)本章批判的总结
补遗1981年1月
关于概率归纳之批判的简要总结
第三章关于概率的客观理论的评注
20.(*53)趋向性的适用情形
21.(*54)频率理论的成功之处
22.(*55)频率理论的失败之处
23.(*56)失败的意义
24.(*57)新经典理论和频率理论的对比
25.(*58)新经典理论的结构
26.(*59)单称概率陈述
27.(*60)对主观理论和逻辑理论的进一步批判
28.(*61)单一事件的概率之趋向性诠释
总结1982年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波普尔是一位笃信非决定论的科学哲学家,他一生都在为此信念寻找论据,试图构造更有说服力的论证。他更是用这一信念建立其著名的政治哲学的。本书为“波普尔哲学著作集”丛书之一,考察波普尔在长长的《后记》之《开放的宇宙》中所构造的对“科学”决定论的反驳,同时梳理该论证背后的科学史背景。波普尔从迪昂的著作中汲取的重要营养,构成了其反驳“科学”决定论的关键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