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奥) 弗洛伊德,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17.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生活心理分析方面的论文,恋爱、婚姻等日常生活的行为。

作者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的弗赖堡,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J.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J.M.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疗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以挖掘患者遗忘了的特别是童年的观念和欲望。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认识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而创立了他的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初期概念有防御、抗拒、压抑、发泄等。在临床治疗时患者还出现了对医生的“移情”现象,从而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大都以性欲为基础,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错乱是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1909年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S.霍尔邀请,与荣格等赴美国参加该校20周年校庆纪念,并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E.B.铁钦纳、J.Mck.卡特尔等晤面。发表了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声名远扬。回国后,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荣格和O.兰克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他而自立门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论登峰造极。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专有名词的遗忘

第二章 外国字的遗忘

第三章 名词与字序的遗忘

第四章 童年回忆与遮蔽性记忆

第五章 语误

第六章 读误和笔误

第七章 印象及决心的遗忘

第八章 误引行为

第九章 症状性行为和偶发行为

第十章错 误

第十一章 双重错失行为

第十二章 决定论,偶然与迷信之信仰——一些观点

内容摘要:

在精神分析运动中,尽管出现了不同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是精神分析学派总的还是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即强调儿童期的影响,强调压抑的作用,用病态的观点来看待现代的人性等。精神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蓬勃发展,深入到西方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融合到了整个西方社会之中,成了西方社会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方人性造成的戕害,以及后工业社会给人的精神造成的强大压力之故。
  本书为精神分析经典译丛,本书通过研究日常的遗忘,语误,误引行为,迷信及错误。源于对某些个别例子出现的特征的观察,进而专心研究专有名词的遗忘现象,这些特征虽属特别,但在其他例子中,它们仍然清晰可见。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病态心理——大至精神疾患,小至日常笔误,舌误等过失进行深入的精神分析。本书适合于深入研究心理学的专业人员。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057327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7.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065 的主题关于 精神分析-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