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5.0
本书系统介绍和研究了一些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涉及历史文化及发展背景,制度安排、管理机构与机制,基本方法、实际效果及意义,教育与培训,主要经验、教训及未来趋势等,对我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序
前言
绪论国际视野中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二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必须处理的关系
三国际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五青少年社会工作国际比较的范畴与方法
第一章美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美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美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美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二章加拿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加拿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加拿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加拿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
四加拿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英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英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英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三英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四英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四章法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法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法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法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五章德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德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德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德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六章日本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日本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日本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日本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七章澳大利亚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澳大利亚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澳大利亚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澳大利亚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八章新加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新加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新加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
三新加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四新加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九章俄罗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俄罗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俄罗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俄罗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十章印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印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印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三印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四印度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十一章巴西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巴西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巴西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巴西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十二章中国香港地区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香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香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香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第十三章中国台湾地区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台湾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二台湾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特色
三台湾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结语走向多元与统一的国际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二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特征
三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启发意义
附录一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
附录二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
附录三联合国布拉加青年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青少年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后备军和现实力量。当今世界因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及信息爆炸,青少年群体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也为青少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群体在行为方式上与成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决定着青少年群体自身的未来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将影响到现实社会以及未来世界的发展进程。可以说,谁想赢得现实和未来的世界,谁就必须先赢得现在的青少年,而要赢得现在的青少年,就必须先认识和了解他们。
“青少年事务”作为一个运行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和我国的港澳地区,其基本内涵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教育、劳动就业、生活娱乐、婚恋家政、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基本需求和青少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的状况,政府及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依照有关法律、政策和制度,在对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的社会群体进行教育、开发、监督和管理等过程中所涉及的综合性服务事项。“社区青少年事务”是基于上海青少年事务的发展需要和实务经验而提炼出来的一个特殊概念,是上海青少年事务工作中的一个创举,其服务对象是特指年龄处于16一25周岁之问的“三失”(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群体。2002年上海提出了“社区青少年”这一概念,其最初的内涵既包括了我们此前使用的“社会青年”、“无业青年”、“失业青年”等概念,也包括了国际普遍使用的“边缘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等概念,甚至还包括未判刑的轻微违法违纪青少年。但随着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发展,尤其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介入,今天的“社区青少年”已经完全演化成了一个中性的词语,至少它剔除了社会舆论和公众评价中的“标签效应”与“刻板印象”,是除去负面价值判断之后对青少年群体的一种客观描述。
青少年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最为重要的时期。作为连接儿童期与成年期的桥梁,青少年在个体由儿童角色向成年人角色转变,从自然人过渡为社会人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由于青少年正处在初次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其生理、心理一般都不太成熟,并常常面临着许多成长的烦恼与陷阱。因此,需要国家、学校、社区、家庭的关心、保护、扶持与指导。实际上,作为初次社会化的对象,青少年的角色、权利与义务是由社会来决定的。从这一点来讲,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是否能给予青少年以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福祉和生活。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将能发挥突出的专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为了确保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项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定的国家专门职业也伴随着21世纪的曙光应运而生。可以说,社会工作作为我国新世纪确立的一种新的国家职业类别,不仅标志着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正式走上了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道路,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开始走向成熟。
今大,运用社会上作理念和方法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是以专业化、个性化方式解决青少年现实问题、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是整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社会工作优势推动青少年工作发展的积极实践。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在“平安上海”建设中的贡献率,确保上海此项工作沿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深入、有效、可持续地发展,2005年6月,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课题组”,负责本丛书的组织编撰工作。
为了编写好本丛书,我们聘请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以及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上海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十余位知名专家、教授担纲编写工作。
这些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经常性地进行专题研讨,并多次邀请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领域的实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社区青少年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社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在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和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支持下,课题组成员还对上海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经验分析,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成了撰写本丛书的案例材料。
本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本丛书共七本,分别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法律研究》《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以及《2003 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等。
本丛书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可为社区青少年工作上海模式服务于全国提供理论、工作标准和工作方法的支撑,可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可作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培训教材,亦可列入有关高校的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读物。由于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青少年事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其研究的历程会非常漫长,我们期待通过本丛书的出版,将有更多热心于社区青少年事务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以共同促进我国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发展。如果能够这样,那将是对我们的莫大支持!最后,还要衷心感谢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团中央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对本丛书编撰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
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丛书主编罗国振教授2006年6月16日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近几年来上海社会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由于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并不太长,因此,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上都非常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本书就是从这一立意出发,希望通过对海外有关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梳理和介绍,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尽可能多地提供些经验及启示。
尽管在上海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专门为那些“边缘青少年”提供的专业性服务。但是从近年来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各国社会工作服务界越来越倾向于以“优势观点”来检视那些身陷困境的未成年人。海外大量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例显示:即使身处不良环境中的人也能健康成长,而那些出现问题的人也未必都来自不良的环境。我们与其一味地去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还不如去尝试发现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生活在不良环境中的青少年能够突破逆境而顺利成长。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这些社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恰恰相反,如何促进他们潜能的增长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1995到2005年,全球青少年人口(即15一24岁的人)从10.25亿人增加到了11.5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8%。目前,全世界85%的青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今天,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及青少年事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国家已为青少年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法规和服务方案。尽管全世界有了这些努力,但是青少年的发展现状中依然充斥着诸多对他们生活不利的问题,尤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机会与压力并存,为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既提供了各种发展的良机,也增加了许多连发达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挑战。
因此,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这种机遇和挑战之下启动和实施的。由于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任何有关青少年社会工作国际比较的资料可以直接借鉴,我们只好借助于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搜集了大量海外相关的理论和实务资料,经过近一年的消化才最终形成现在这本书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艰苦而细致的工作。
本书是一项由多人共同承担而完成的研究成果。首先,我要感谢丛书主编罗国振教授和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的蔡忠主任及姚强副主任,没有他们的督促和领导,我们不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一项任务。同时,我们还要真诚地感谢本丛书其他著作的负责人和全体项目参与人,我们几乎每月一次的研讨会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都是当今上海社会工作界或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优秀专家,他们的许多智慧和学识都被我们直接吸收到了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之中了。
最后,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和本书的主编,我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3级的本科生,他们为我搜集了许多国外有关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外文资料。同时,我的研究生刘程、童治军、查婧、陶树果同学还参与做了大量辛苦的资料整理与汇编工作,这为参加研究和写作的各位同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书初稿的写作具体分工如下:绪论文军、汪居扬,第一章吴同,第二、第八章闵思卿,第三、第十章马清,第四章张海娜、何鹏程,第五、第六章刘徽翰,第七、第十一章周燕,第九章张海娜,第十二、第十三章孙颖东,结语文军。书稿完成以后,由我统一负责审读和统稿,并对部分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修改。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书稿内容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还请读者多多批评和指教。
文军2006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本书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阐述社区青少年工作,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国家或地区间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全方位透视,为我们展示了各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基本发展过程,并集中分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安排、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与基本模式;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实务特色;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启示等诸多问题,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以来第一部全面介绍海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状况的工具书,也是近年来我国难得的一部系统阐述海外青少年事务发展状况的研究专著。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本丛书共七本,分别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法律研究》《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以及《2003 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等。
作者简介: 文军,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兼任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理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专家督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学理论等。自1990年以来,曾先后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现代社会理论研究》(日本)、《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海内外八十余家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多篇,出版《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等著(译)作十部(含合著)。2003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 | ||
7562819114 如需购买下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61 | 印数 | 3000 |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6.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8 的主题关于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对比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