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油史
中国制油史封面图

中国制油史

何东平, 袁剑秋, 崔瑞福, 主编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阐述了中国古代油脂的起源、制油业的形成及近代中国油脂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历程。既有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形成和发展又有中国近代制油业的史料。对于从事油脂科技的人员,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制油技术的全貌,探讨其发展规律,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无疑有借鉴历史、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本书是相关院校油脂科学与工程专业师生和油脂科技工作者很有价值的阅读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中国古代制油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形成 第一节中国古代油脂的起源 一、油脂名称的演变 二、油脂的起源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油料和油脂 一、中国古代的油料作物 二、中国古代的油脂 第三节中国古代制油业的产生与形成 一、中国古代制油业的产生 二、唐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中国古代油脂的应用 一、油脂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二、油脂在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应用 三、油脂在照明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兴起 一、宋元时期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宋元时期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明代制油业的发展 一、明代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明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古代制油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一、《天工开物·膏液》卷主要内容 二、膏液(油脂) 三、油料作物和油脂 四、制油的方法和设备(榨具及用具) 五、桕树籽油制造蜡烛 第四节中国清代制油业的发展 一、清代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清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篇中国近代制油史 第一章1840—1894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植物油料商业化生产的形成 第二节榨油手工业在商品经济推动下的发展 一、榨油业从农副业自然经济母体中的分离 二、榨油业中手工业工场的出现 第三节半机械化榨油工厂的产生 一、外国资本经营的半机械化油厂 二、民族资本经营的半机械化油厂 三、主要的榨油设备 第四节近代机器榨油的优越性与状况 第二章1895—1936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主要油料作物商业化生产的上升 第二节1895—1936年的榨油工业 一、东北地区的榨油业 二、山东地区的榨油业 三、江苏地区的榨油业 四、新式榨油业 五、手工榨油业 第三节榨油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一、榨油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榨油手工工场向机器工业过渡 三、榨油手工业当时受到的各种盘剥 第四节机械化榨油工厂的产生与成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国近代机械榨油工业的发展 二、抗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制油业的变化 三、东北地区的大豆制品统一混合保管制度 四、油脂包装容器的改进情况 第五节榨油机械设备的引进与研制 第六节榨油工人运动 第三章1937—1949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油料生产的衰落 一、日本在沦陷区对油料作物的垄断和掠夺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油料生产 第二节1937—1949年我国的榨油手工业 一、日本对沦陷区榨油手工业的摧残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榨油手工业 三、解放区的榨油手工业 第三节机械化油脂工业的发展 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近代油脂工业的变迁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油脂工业 第四节我国榨油业的处境 一、制油工人劳动条件恶劣 二、制油工人生产安全无保障 第三篇中国现代制油史 第一章1950—196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油脂工业的调整 第二节推行“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 一、“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主要内容 二、推行“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意义 三、学习“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做法 第三节油脂工业的公私合营改造 第四节1957—1960年全国各地油脂工业的发展 一、1957年的有关政策条例 二、1958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三、1959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四、1960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1961—197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淘汰土法榨油工具 第二节油脂浸出器的应用 第三节动力榨油机的应用 第三章1971—198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米糠浸出法取油技术 第二节油脂增产技术 第三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油脂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1981—1995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各地油脂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各地食油合同定购制度 第三节各地油脂精炼技术的发展 第四篇我国油脂工业民族品牌与民族企业 第一章“崔”字牌小磨香油的发展史 第一节祖传技艺“崔氏水代法” 一、“崔氏水代法”的发明 二、“水代法”的技艺流程解读 三、水代法小磨香油的与众不同 四、“石嬷嬷”与小磨香油技艺 第二节“崔”字牌小磨香油技艺的历史典故 一、郑板桥与小磨香油的故事 二、小磨香油成为皇家贡品的故事 第三节“适度工业化”与“崔”字牌技艺创新 一、炒籽设备的保护性改进 二、磨籽设备改进 三、兑浆取油工艺改进 四、澄清过程的保护性改进 五、生产方式的改进 第二章中国植物油料厂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史 第一节“中植”组建的时代背景、经过及规划 一、“中植”组建的时代背景 二、“中植”组建的经过及规划 第二节“中植”业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发展阶段(1936—1937年) 一、第二发展阶段(1938—1941年) 三、第三发展阶段(1942—1945年) 四、第四发展阶段(1946—1949年) 第三节“中植”的经营管理 一、优越的外部条件 二、严密的内部管理机制 第四节“中植”兴衰史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附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油脂工业公立企业一览表(据不完全统计)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制油史》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简介:何东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获硕士学位:2007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组长。主持油脂工程设计项目55个,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5项,获国家专利5项,鉴定项目14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85篇,编著出书10本。担任《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中国油脂》、《食品工业科技》、《粮油加工》、《中国农产品加工年鉴》等杂志编委。袁剑秋,男,大学毕业,原河南省粮油工业公司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从事油脂工厂的生产管理工作四十多年。其间,除了勤奋而踏实地做好正常业务工作外,还特别喜好中国油脂史的研究。参与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组织的《中国油脂工业发展史》一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出版了《中国近代油脂工业史稿》等书,发表了《试论我国古代的制油工具》《中国植物油料小史》《中国植物油料厂股份有限公司研究》《50年代我国广泛开展野生油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等论文。崔瑞福,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1988年11月至今,任潍坊香油厂厂长、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小磨香油工艺第二十代传承人,崔瑞福同志把“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一百年只做一件事”作为人生的信条,立志要将中国传统的小磨香油工艺发扬光大。承担完成“芝麻小磨香油大型工业化生产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和“富含维生素E芝麻油工艺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制油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8400478
《中国制油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制油史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5.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Q64-092 的主题关于 油脂制备-工业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