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发生
主体的发生封面图

主体的发生

刘锡光,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哲学中的“主体”范畴做了人类学的考察,基于实证资料,描述了人类演化过程中各种主体特征的发生及其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类认识与价值的形成。本书是浙大哲学系副教授刘锡光老师的遗稿,至今依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主体的发生第一节 主体的人类学特征第二节 主体性特征的形成第三节 古猿与前人第四节 前人的生活方式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的人第六节 客体的发生第二章 主体性与客体性第一节 对象化与表象方式第二节 主体的两重性第三节 对象化与文化第四节 人工物第五节 客体的两重性第三章 从言语到思维第一节 语言是主体“之家”第二节 言说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三节 意义的构造第四节 语言与思维的构成第五节 生物与文化第四章 认识的发生第一节 认识能力第二节 意识的构造功能第三节 认识与世界的生成第四节 时空观念的形成第五节 表象的构造与数学第五章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第一节 对象意识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行为规范第四节 审美意识的发生第五节 对象与审美意识第六节 美的理想第六章 主体的价值的回归第一节 需要与价值第二节 价值的两重性第三节 作为价值的自由第四节 疏离化与回归第五节 回归真、善、美参考文献索引

内容摘要:

《主体的发生》的核心概念是主体、主体性或主体对象化,其他一切概念、范畴都由此派生出来。《主体的发生》立足于人类发生论,包括主体对象化这个基本特征也来自发生论。主体对象化和主体发生论其实是互为前提的,这似乎构成了一个循环解释。  主体的存在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属人的世界,或者说人化的世界不再是自在世界,而是主体参与构造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包括作为生存资料的对象,包括现实的、非想象的自然界,当然也包括参与世界而生成的人自身。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以主体参与客体而形成的统一关系为前提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主体的存在系统。这个世界同作为主体的人类共存亡。传统观念把主体规定的世界、主体参与生成的文化世界,也即经验世界,看作是自在存在,独立于主体的外在,这是历史的误解。因此在本系统中,主体性、世界、文化、价值、人类本体等概念是具有相同内涵的不同表达。《主体的发生》对哲学中的“主体”范畴做了人类学的考察,基于实证资料,描述了人类演化过程中各种主体特征的发生及其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类认识与价值的形成。【作者简介】刘锡光(1930年2月2日—1991年9月10日),江苏常州人。父亲:刘天锡(铁路工程师);母亲:张静华(家庭妇女)。刘锡光先生是家中长子,另有五个弟弟。因为其父亲工作的性质和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小学和中学阶段经常更换学校。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不久被派往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1953年毕业后被教育部抽调到浙江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任校党委委员、教研室总支书记。1956年与人合作出版一本通俗哲学读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后,他被开除党籍并撤销职务,在绍兴和安吉等地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劳动改造。1979年回到浙大哲学教研室,恢复教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曾学习过英语、德语和日语。1991年9月10日去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主体的发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8140539
如需购买下载《主体的发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2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主体的发生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17 的主题关于 主体-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