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7
定价:20.0
本书是一本讲希腊罗马历史的读物。作者要言不烦勾勒出希腊罗马古典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轮廓。书中对人物、制度、战争、变革以及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等的叙述都和分析说明穿插在一起,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这样对每一史实的叙述,都不脱离历史发展的大势,既透过史实来显示历史的归趋,也从历史的趋向中看出具体史实的意义。
第一章荷马时代的前后
一克里特和迈锡尼
二从荷马时代到古典希腊城邦形成的前夕
第二章雅典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一由氏族到国家和国家形成后的社会变化
二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梯尼的改革
第三章斯巴达
一自足的经济
二尚武的社会生活
第四章雅典的强盛和繁荣
一对波斯的战争
二雅典的海上霸权
三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四奴隶制民主的政治生活
五雅典全盛时期的文化生活
第五章从希腊霸权的更迭到亚历山大东侵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和旋起旋仆的霸权
二马其顿霸权和亚历山大东侵
第六章台伯河上的小城邦
一罗马国家的形成
二贵族共和国的内部斗争
第七章罗马的扩张和社会变化
一罗马的军团
二地中海上新霸权的出现
三扩张期间的社会经济变化
第八章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世纪
一奴隶的处境和奴隶起义
二挽不回的兵农合一制
三军事独裁的形成和共和国的崩溃
第九章奴隶制大帝国的全盛
一渥大维新的恺撒
二所谓“罗马的和平”
第十章罗马奴隶制帝国的衰亡
一第三世纪的危机
二徒劳无益的改革
三最后的崩溃
附录
希腊城邦的形成及其历史特点
东西历史汇合下的希腊化文化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
修昔底德简介
第七卷
因为风,我们去看看希腊和罗马(代后记)
前言
这是一本讲希腊罗马历史的小书。作者企图要言不烦,勾出希腊罗马古典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轮廓。因为篇幅有限,书的写法不允许面面俱到。它在取材上必须有所轻重,有的略而不论,有的则作了较为集中的阐明。
书中对人物、制度、战争,变革以及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等的叙述,都和分析说明穿插在一起。这种夹叙夹议的写法,未必处处做得很圆满。但作者却时时在心里悬下这样的目标:即对任一史实的叙述,总不要让它脱离历史发展的大势:既要透过史实来显示历史的归趋,也要从历史的趋向中看出具体史实的意义。在像这样一本篇幅不大的书里,要恰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是有困难的。叙述要明确而不繁琐,分析要简当而不空疏,这就很不容易。作者虽然只想写下希腊罗马史的轮廓,但却无意使勾画出来的轮廓只是一些单调的线条;哪怕是一幅淡墨山水,也总想在墨色中分出一点明暗。然而由于学力和识见的限制,这一意图是否已经实现很有问题。凡是读这本书的人,务请以批判的眼光,发现和纠正作者的短失。这本书可能提供一些关于希腊罗马史的粗糙的看法,但它并不包括全部希腊罗马史的基本知识。如果它能使读者对希腊罗马历史发展的脉络略有认识,并起一点引发对历史这门学问多少感到兴趣的作用,作者就认为很满意了。
当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形成的时期,罗马也已开始跨上历史的舞台。通常把希腊罗马连称,并不意味着罗马的历史是衔接在希腊历史的后面。不过当罗马发展为大帝国的时候,它已把希腊地区包括在内。从此希腊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也包括希腊一带的奴隶制的崩溃。所以两者在早期的发展步调尽管不一,但是它们的奴隶制社会发展归趋则是一样的。本书没有采取同时代叙述法,仍旧把希腊罗马分为两部分。讲了希腊,再讲罗马。这并不等于说,希腊的奴隶社会先已溃亡了,然后才又兴起罗马的奴隶社会。希腊诸邦和马其顿之亡于罗马,只是国家的灭亡,而非社会制度的灭亡。关于这一点,一般都是十分了然的。青年读者不要从这种叙述的次第而产生错觉。
本书共分十章,前五章讲希腊,后五章讲罗马。叙述的重点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略及文化生活。
后记
因为风,我们去看看希腊和罗马
吴遇
本书的责任编辑孙晓林约我写这篇后记。由于诸多无法推辞的理由,如,本书作者是我父亲,我又自告奋勇地为本书画了些插图,事实上已经参与了一点再版工作,而孙晓林又是我大学和研究生时代的同学,总之没法说不,只好应了下来。从来没有写过后记,便找来一些书,看看别人如何写。看过一些后,略作比较,我认为,写一点题外的但是和书的作者、内容多少有点关系的话,可能比较有意思。于是,就有了如下这篇后记。
想说的第一点,是我父亲本人特别喜欢这本书。他曾在不同场合对我们兄妹几个都说过,在他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著述里,他最喜欢的就是这本篇幅并不大的《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他还说,他喜欢夹叙夹议的写法,不去枯燥地讲道理,也不去琐碎地讲故事。他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学。那时,我们在学世界古代史,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当然是重头戏之一,大家手头的参考书林林总总,包括周一良伯伯和父亲主编的《世界通史》。有一天,不知是谁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印得不太像是纯学术著作的《古代的希腊和罗马》,读后便传开来。很多同学的看法是,不仅好读,而且有用。好读是显而易见的,从开篇起,读者就不知不觉地随着作者逍遥自在的笔,成了“因风吹去的游人”,飞临阳光明媚的爱琴海,飞到神话般的克诺萨斯宫里。那时候,我们这批大学生的文化欣赏心态还处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种乍暖还寒的状态,因此,书中所描述的克里特文化的世俗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后,当年的同学在回忆读此书时,还记得书中描写的头戴花冠,束腰垂发,身着紧窄的胸衣和飘逸长裙的少女。这个形象是如此之鲜活,例如前面提到的孙晓林同学,就认为书中曾有一幅古希腊少女如此着装的插图。说这本书有用,也是大实话。因为好读,所以好记。凡读了此书的,在后来的期终考试时,大约手中都多了一张应对古希腊罗马史试题的胜券。书中提到的一些西谚典故,如,“恺撒渡过泸泌涧”(CrossingtheRubicon),“吾到,吾见,吾胜”(Veni,vidi,vici,),“皮洛士的胜利”(Pyrrhievietoty),等等,对于日后学习西方历史文化的人,想必也会有重逢的时刻。
第二,这本书的产生,照父亲的话,是出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书于1957年初版,显然是父亲那时在武汉大学承担世界古代史教学的缘故。我曾问过父亲,为什么那时去教世界古代史。父亲回答说,因为一解放,大家都热衷于搞近现代史,古代史成了个冷门。但总要有人教吧,于是就承担下来。父亲当时写的一些关于希腊城邦、希腊化文化、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文章,都缘于这个“偶然”。他在后来回忆自己怎样接触世界古代史时说,是“教学方面的偶然承乏,写作方面的偶然有约”使他有了较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古代史。从父亲的学术准备来看,他对世界古代史的研究,的确是在新的形势下另起炉灶。我这样说的理由,是基于他的硕士和博士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他的硕士论文是研究“士”在中国封建社会瓦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他的博士论文则是研究探讨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的性质。在这两项研究中,特别是博士论文,他都用到西欧的历史材料。但绝大多数的他曾对我说过的,他在做学问时转弯的故事。其实最初点拨他转弯的人是他的老师陈序经先生。陈先生甚至说,多转几个弯,还有好处。在父亲的学术经历中,的确转了不少的弯。例如,从比较传统的历史研究转到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研究,从经济史转到对制度史、法制史的研究,从偏重封建中国转到封建时代的东西方对比研究。这样的一些转弯经历大概使得他在心理上不再畏惧新的转弯,因此,这一次,就从封建中世纪“偶然”地转到了世界古代。不过,现在回头来看,他先前的几个弯似乎是越转越热,且有较多的个人选择余地;而转向世界古代史则是转入了一个明显的冷门,而且恐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个人选择。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转弯,无论多少是出于非学术兴趣的动因,多少是出于学术兴趣的动因,似乎都没有影响到他对新的研究对象的认真态度。他一边教课,一边按照学术规范,写论文,发表论文。查看他的著述发表记录,1956-1957年是一个高峰。使他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我想至少有二:一是他深深地知道自己是不具备专业条件来研究世界古代史的。他曾对我说,研究古代史,如果不懂那时的文字,就很难称得上研究专业。他的这个看法,一直到80年代初,在他同周谷城伯伯、林志纯伯伯一起提议建立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时还说过。因为素无研究,又无专业研究条件,但在当时的情形下又必须承担这门课程,所以,他特别认真地对待这个新领域。第二点大概是出于他对知识价值的一个看法。记得我还在读研究生时,有一次与他就中国知识分子独立性话题谈了起来。在历数各种影响知识分子独立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时,父亲说,其实知识本身有其独立的价值,而无论它是否现实有用。但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知识的价值则往往是与其现实可用的程度相关联的。因为知识具有独立价值这个看法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知识分子作为仅仅拥有某种知识的人群,一开始就很难在自己的心态上保持独立。这一点,我们常常忽略了。他告诉我,他是相信知识本身具有某种独立的价值的。他还说他的这个观点,曾经有机会在他早年参加的公费留美的国文考试中阐发。据参加过同届考试的何炳棣先生回忆,父亲的国文考了90分,大概是那一届考生里国文得分最高者。
因为相信知识本身有着独立的价值,所以,某一门知识目前的冷热状态,对他来说,就不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认真地研究它,从知识里面去寻找并获得快乐。……
读完全诗,心中一片苍茫。我想,这可能也是父亲当时的心境。在写这首诗的前一年,父亲曾有七古一首哀香港,和他的同学杨联陧伯伯的诗,以抗议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据周一良伯伯的回忆,他们的诗作在“哈佛中国同学中一时传诵”。到了。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艰难的时刻。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到处是侵略者燃起的战争硝烟,到处是生灵涂炭。父亲抚揽历史,奉告那些“今日来的也仿佛昔年人”,“这儿的足印任你踏得怎么深,悲风卷过了谁也不能重认”。回首过去,古希腊罗马的历史是辉煌的,它们对周边地区乃至后来世界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但是,更伟大的力量是自然,是如舷如歌的尼罗河和吹过无垠大漠的风。
现在要说一些感谢的话了。我要感谢三联书店,把我父亲最喜爱的作品看中,促成其再版;并接受了我为父亲的书画插图,成全了我的一个心意。我要感谢为本书封面作画的孙景波老师。几年前,我有机会在加州结识了他,我们一见如故。我喜欢他的绘画作品,更喜欢他的人品。这次请他作封面绘图时,他立即要求读全书。这种一丝不苟的风格真叫我敬佩。我要感谢金冈老友,他帮我画了一幅罗马大剧院的钢笔画插图。这是他和夫人年初来加州度假住在我家时画的。我曾试着画过这个大剧院,不理想。于是就叫他画。他看着我计算机下载的照片,一边和我聊着天,一边画。半个钟头,完工。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陈超美。因为她的支持,我现在能自由自在地读,想,写,画和说。我妹妹前不久有机会去了一次希腊罗马,她说她是带着父亲的这本书去的,以便按图索骥。我还没有去过希腊和罗马。写过古希腊罗马历史书的父亲也从未去过。我想,我是一定会去的。不因为什么,就如父亲所说,因为风,我们去看看。
吴遇,2007年4月9日于北加州Pleasanton
家中,时值父亲逝世十四周年
当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形成的时期,罗马也已开始跨上历史的舞台。通常把希腊罗马连称,并不意味着罗马的历史是衔接在希腊历史的后面。不过当罗马发展为大帝国的时候,它已把希腊地区包括在内。从此希腊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也包括希腊一带的奴隶制的崩溃。所以两者在早期的发展步调尽管不一,但是它们的奴隶制社会发展归趋则是一样的。本书没有采取同时代叙述法,仍旧把希腊罗马分为两部分。讲了希腊,再讲罗马。本书共分十章,前五章讲希腊,后五章讲罗马。叙述的重点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略及文化生活。 这是一本讲希腊罗马历史的小书。作者企图要言不烦,勾画出希腊古典社会发展的轮廓。书中对人物、制度、战争、变革以及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等的叙述,都和分析说明穿插在一起,使人可以透过史实来显示历史的归真,也能从历史的趋向中看出具体史实的意义。 本书初版于1957年,新版增附古希腊史专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第七卷)。【作者简介】 吴于廑(1913-1993年),祖籍安徽休宁,193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44年及1946年先后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兼任系主任、副校长等职务。编著有《古代希腊罗马》、《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及合著《世界通史》等。发表论文多篇,如《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等。在中国史学界,其倡导的整体世界观被誉为“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的兴起”。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8028785 如需购买下载《古代的希腊和罗马》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125-49 ,K126-49 的主题关于 古希腊-历史-通俗读物 ,古罗马-历史-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