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70.0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合集,其目的是为全国美术院校的研究生学习和交流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广视野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序:
博学慎思,激浊扬清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
壹:艺术史研究中的思想呈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浅谈中国画的为学次第和画道传承
何士扬(中国美术学院)
明清肖像画的演进与美学意蕴
朱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
汉代石雕的兴起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陈柳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泰国籍)
画体视角——由“水墨”一词而展开的相关概念梳理及关联
王雪峰(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对“水不容泛,人大于山”误用之批评——反思古代美术史研究的一个视角
孟宪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试论“金陵八家”说的形成与演变
吕晓(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清代台湾代表画家及其绘画特质
汪世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台湾)
汉“伏羲女娲画像石”新考
胡俊(中国美术学院)
论中国画的“形”与“象”问题
查律(中国美术学院)
仿作何以成为创作?——董其昌与明清山水画“预成图式”
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
贰:当代视野下的艺术境遇
策划人没有道路,只有方向
张晴(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的现实性与现代性,以及其他自身的形式
朱其(中国艺术研究院)
后理论时代的中国图像
曹田泉(中央美术学院)
何去何从?——反思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美术
傅丽莉(南京艺术学院)
叁:实践类艺术和艺术方法论研究
《莫兰迪绘画方法研究》——第二部分节选
蒋梁(中国美术学院)
传统书法在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角色转换
郭怀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当代版画细密画风初探
闻松(中国美术学院)
对“观念至上”的绘画当代性的反思
蒯连会(南京艺术学院)
绘画的方位
顾黎明(中国美术学院)
材料、方法与艺术史哲学——对艺术史研究和写作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曹天成(中央美术学院)
真实景观的艺术虚构——明清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的途径之一
邰杰(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差异或高低——中国艺术研究中的他者与自省
汪贤俊(南京艺术学院)
从董其昌的“山水决不如画”说起——艺术史重新阐释中的价值取向
孙恩扬(中国艺术研究院)
肆:设计艺术研究
或谓,山季伦的“白接蘸”
连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
成朝晖(中国姜术学院)
论苍山民间泥塑造型与心理实用性
顾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皮影中的丑角艺术
王侃(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手工艺发展的产业前景
徐东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日常生活记忆”之于当代设计的方式
陶音(中国美术学院)
城市意象的连续性研究
邹涛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时空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转向
夏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从“瓦西里”到我们的生活:钢管椅的设计及演变
王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契合之道——再读“巴塞罗那椅”
吴屹(中国美术学院)
“自然”的三张面孔——以德莱赛的图案设计为主要例子
麦静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的边界——女性主义与设计的可能性
张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传统元素与国家政治文化诉求
胡斌(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城市色彩的趋同与特色
黄斌斌(中国美术学院)
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现代传承性分析
周靓(西安美术学院)
附录:
1.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发言
2.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专家点评及自由发言
3.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关于国际艺术史大会的演讲
4.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入选博士生(后)名单
5.入编论文集博士生(后)简历
6.首届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与会代表、专家合影
编后记
论坛的主题定为“原道与正纬”。近年来,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导的艺术格局正遭受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前景愈加变得模糊难辨。中国式的禅思能否带来文化的自信与自足?传统文化资源又如何被我们深层探秘和重新激活?西方艺术如何给我们以参照?我们该重续末竞之渡,找寻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源,还是重蹈西方艺术的覆辙?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自身的方位出发,寻求为自我加冕的理性理由。回到艺术本体中,回到自我的指向中,我们最大的幸运在于我们现世的此时、此在,而此时的智性思考便提示了我们的真实存在。我们应该努力地“原道与正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