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6.0
本书对“后新时期”的文学场域进行多角度考察,考察在这一时期充满矛盾和紧张的话语生产过程,考察这一过程中宏观和微观的权力关系所构成的条件,考察各种权力和各种话语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变革中的制度性实践和话语生产的互动关系,进而重新激活文学与历史、社会、政治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后新时期”文学场域的整体认知。
只能如此(代序)
上编 文学观念的转型与生存空间的变换
论“后朦胧诗”语言观念的生成
“后朦胧诗”语言观念局限分析
论九十年代诗歌的现实性与中国性
生长与变异:论九十年代小说的走势
消费意识形态及其对“文学性”的征用
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失落与重塑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
中编 批评范式的重构与话语空间的拓展
王朔:切入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
南帆:寻找文学批评的历史能动性
季红真:探究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
吴思敬:再造诗歌批评的“可信度”
张柱林:穿行于文学与现实之间
黑龙江当代文论:历史与当下
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
中国当下民族主义话语的困顿
下编 局部的美学博弈与信念生产
翟永明:一个不知所终的孤独个体
阿成:都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再发现
冬天的心境:对十二位诗人的随意阅读
《报告政府》:对小说可能性的再次探寻
《女乡长的湖泊》:直面乡村社会的困局
《绝情》:跳出“庸俗”的循环
《疾风》:重新介入历史的复杂
《故乡》中“失语”现象的当下重释
附录 间歇期的沉稳——世纪交会中的一次长篇小说讨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ourdieu)的研究给80年代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引进了新的视野。布尔迪厄把文学制作和文学接受划在一个所谓的“文学场域”(literary field)之中。个体(作者、文学代理人、评论家等等)和其他机构(出版社、书店、文学界等等)是“文学场域”的主要活动者。作品的制作是以参加创造和出版过程为主,他们主要负责物质性制作。徐志伟所著的这本《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主要对新时期文学场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文学观念的转型与生存空间的转换,批评范式的重构与话语空间的拓展,局部的美学博弈与信念生存等内容。《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ourdieu)的研究给80年代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引进了新的视野。布尔迪厄把文学制作和文学接受划在一个所谓的“文学场域”(literaryfield)之中。个体(作者、文学代理人、评论家等等)和其他机构(出版社、书店、文学界等等)是“文学场域”的主要活动者。作品的制作是以参加创造和出版过程为主,他们主要负责物质性制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告别革命之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9508884 如需购买下载《告别革命之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68 | 印数 | 1500 |
告别革命之后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