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史教程
俄国史教程封面图

俄国史教程

(俄罗斯) 克柳切夫斯基,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俄国史教程》是俄国学术著作的代表作,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唯一的一部从远古写至十九世纪中叶的多卷本俄国史书。共五卷八十六讲,把俄国史分为四个时期。第三卷共十八讲,为第四十一至第五十八讲。内容时限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即从动乱时期开始,叙述十七世纪的社会变化,如城市起义、《一六四九年法典》、各等级的形成、农民问题、西方文化的影响、教会等。

作者介绍:

瓦·奥·克柳切夫斯基(1841-1911)是俄国杰出的史学家,1879年起在莫斯科大学教授俄国史。除教学外,还参加多方面的学术活动,担任许多学术要职。曾任科学院通讯院士、俄国史及古文物院士、优美文学荣誉院士。他是俄国史学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时还具有独创精神,主要著作有:《古罗斯圣人传是历史史料》、《古罗斯的大贵族杜马》、《俄国史教程》、《克柳切夫斯基文集》、《克柳切夫斯基未出版的著作集》等。

书籍目录:

第四十一讲

对俄国历史第四时期的看法——这一时期的主要事实——这些事实的相互关系中明显暴露的矛盾——外交政策对国内生活的影响——第四时期的事件进程与这种影响的联系——国家和社会政治意识——动乱时期的开始——王朝的结束——沙皇费奥多尔和鲍里斯·戈都诺夫——动乱的起因。僭位问题

第四十二讲

社会各阶级依次卷入动乱——沙皇鲍里斯和大贵族——伪德米特里一世和大贵族——沙皇瓦西里和大贵族阶级——沙皇瓦西里的宣誓文告及其意义——中层大贵族和首都服役贵族-1610年2月4日条约和1610年8月17日莫斯科条约——两个条约的比较——外省服役贵族和1611年6月30日缙绅会议的决定——下层阶级卷入动乱之中

第四十三讲

动乱的原因——王朝方面的原因:世袭王朝对国家的看法——对选举产生的沙皇的看法——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国家的赋役制度——社会纷争——动乱过程中僭位称王的意义——几点结论——第二支民军和把波兰人逐出莫斯科——米哈伊尔当选——米哈伊尔成功的原因

第四十四讲

动乱的直接后果——新的政治概念——这些概念在动乱中的表现——执政阶级成员的更迭——门第制的解体——最高权力的重新组合——沙皇和大贵族阶级——大贵族杜马和缙绅会议——最高权力的简化-16 81年大贵族的企图——缙绅会议的成员和作用的变化——经济的破坏状况——动乱以后的社会情绪

第四十五讲

动乱之后莫斯科国的国际地位一——新王朝对外政策方面的任务——立陶宛与波兰合并时的西部罗斯——行政管理和等级关系中的变化——城市和马格德堡法——卢布林合并——合并的后果——草原乌克兰的移民——哥萨克的起源——小俄罗斯哥萨克——查坡罗什

第四十六讲

小俄罗斯哥萨克的道德品质——哥萨克对宗教信仰和民族性的维护——哥萨克人中间的对立——小俄罗斯问题——波罗的海问题和东方问题——莫斯科国对欧洲的关系-17世纪莫斯科对外政策的作用

第四十七讲

17世纪莫斯科国内部生活的摇摆——两类新措施——立法的趋势和对新法律汇编的需求-16 48年的莫斯科叛乱和它对《法典》的态度-16 48年7月16日关于制定《法典》的决定和决定的实施——《法典》的书面材料来源——会议代表参与《法典》编纂——编纂的方法——《法典》的意义——新的思想——新颁布的条文

第四十八讲

政府的困境——地方管理的集中化——督军和固巴行政区长官——地方自治机构的命运——区级军区——中央管理机关的集中化——计算事务衙门和机要事务衙门——社会的集中化——基本阶级和过渡阶级——等级的形成——服役人员——工商区居民;使抵押人重新缴纳工商税

第四十九讲

第五十四讲

第五十五讲

第五十六讲

第五十七讲

第五十八讲

评述

注释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内容摘要:

《俄国史教程:3卷》为五卷本,此为三卷。为四十一至五十八讲,共十八讲。内容时限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即从动乱时期开始,叙述十七世纪的社会变化,如城市起义、《一六四九年法典》、各等级的形成、农民问题、西方文化的影响、教会等等。最后,克柳切夫斯基还特别评述了几个人物,如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奥尔金-纳肖金和哥利琴等人。他认为十七世纪为彼得大帝的改革做了准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俄国史教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9787100092463
如需购买下载《俄国史教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俄国史教程是商务印书馆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512.0 的主题关于 俄罗斯-历史-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