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是以关于法律现象和典型实例的随笔或评论为主,整理成“解构、不确定性以及法的生成”、“透过个案看机制”以及“围绕秩序转型的对话和沟通”等三个部分。
第一辑解构、不确定性以及法的生成
重新界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被漠视的与被扭曲的
解读引咎辞职条款
生死的博弈:从核准权回收到刑法改革
误判死刑的沉冤是怎样发生的?
对法院误判怎样追究国家赔偿责任?
城市本该飘溢平等自由的空气
作为护身符的艾滋隐私权
送法上网
让律师迈上新台阶
律师的重新定位与职业伦理
直面法律摩擦
以法治指数为鉴
第二辑透过个案看机制
网络空间也须维权
“馒头血案”引发的法治困境
彭宇案的公平悖论
异化的“患者同意权”
不可寄望“环境风暴”
问责与制度环境
还我法律爪与牙
人治与狗患
国家“私营化”的怪味豆
贪官的忏悔与制度反省
“牙防组”事件公益私诉启示
解放奴工之路
加强劳工的谈判地位
作为隐喻的ATM犯罪
爱国,何不守法?
制定新闻法当其时
立法改革的“反刍胃”模式
第三辑秩序转型的对话与沟通
审判的舆论空间里流动的多元规范在中国政法大学讨论制度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从博弈行为和机制设计看中国法律秩序的特征清华大学法学院讲演记录稿
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法治路径
以社会最小代价获取民主化最大成果探讨中国政治改革“软着陆”的制度设计
推进改革不能因噎废食与一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的对话
决策的程序和语法《罗伯特议事规则》中文版序
中国传统的财产法秩序与诉讼《财产权利的贫困》序
职业伦理的陶冶与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主义》序
外来人口与大城市的转型(记者访谈)
什么是中国的正身(记者访谈)
误判死刑的沉冤是怎样发生的?对法院误判怎样追究国家赔偿责任?爱国,何不守法?本书分为三辑:解构、不确定性以及法的生成;透过个案看机制;秩序转型的对话与沟通,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作者简介】 季卫东教授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正教授至今。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兼任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亚洲太平洋论坛(淡路会议)研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CIDEG学术委员、国际高等研究所企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中国法与政治。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日本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005年)、《法律程序的意义》(小文库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中国审判的构图》(日本有斐阁,2004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