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9.0
本书介绍了血液学临床常见疾病,并论述了临床实践中常遇到的诊治问题。全书简述了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出凝血系统、淋巴瘤及其他共百余种疾病,还有与血液相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注意事项中总结了编者们多年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的体会与心得,也反映这些血液病的近代进展和观念的更新。附录有WHO有关恶性血液病的分类、血细胞分化抗原、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液病常见症状的护理等,书后附有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及常用词及药物缩写的全文和中文对照。
第1章 红细胞疾病
贫血概述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慢性病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遗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综合征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铁粒幼细胞贫血
第2章 白细胞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急性白血病总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
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卟啉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颗粒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白血病
肥大细胞白血病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髓系/淋系肿瘤伴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NK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粒细胞肉瘤
髓外白血病
外周血白血病
继发性白血病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
不能分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髓系/淋系肿瘤重叠综合征
几种较常见的中性粒
细胞形态改变的功能缺陷病
第3章 出血、凝血疾病
过敏性紫癜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一尿毒性综合征
输血后紫癜
溶血一肝酶升高一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血小板增多症
巨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症)
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症)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血管性血友病(VWF缺乏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遗传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抗活化蛋白C症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先天性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其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
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家族性多凝血因子缺乏症
冷纤维蛋白原血症
艾一唐综合征
血栓后综合征
第4章 淋巴瘤及其他
淋巴瘤
Castleman病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蕈样真菌病/sezary综合征
假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POEMS综合征
淀粉样变性
重链病
单克隆轻链沉积病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
持续性多克隆B淋巴
细胞增多症
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综合征
冷球蛋白血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神经鞘磷脂病
葡萄糖脑苷脂病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坏死
血色病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后血液学变化
系统性肥大细胞病
第5章 其他相关问题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抗凝治疗
血液病乙肝病毒再激活问题
妊娠与药物
白血病的多药耐药问题
血液病急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附录
附录A WHO关于恶性血液病的分类
附录B 血细胞分化抗原
附录C 血液科常用英文缩写、全称和中文对照
附录D 常用化疗药物英文缩写、全称和中文对照
再版作了必要修订和补充,并结合国情和我们的一些体会,力求反映我国及国际在临床血液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对重点疾病加以补充说明,实用性更强。本着独立思索、洋为中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对部分疾病分类和新病种作了评议,增加了血液病常见症状的护理。突出普及血液病知识,并可进一步对临床血液学的新走向有所了解。《血液科临床备忘录(第2版)》编写人员学识、经验有限,愿和广大血液学同道们,务实创新,结合国情,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为创建我国特色的临床血液学而努力。不妥之处望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