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本书为“5.12”汶川大地震而作。
“中国经验对话系列”总序
《生.死.爱》序
汶川地震对话录(一)
汶川地震对话录(二)
汶川地震对话录(三)
汶川地震对话录(四)
前言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发生里氏八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天崩地裂,手足顿时永隔阴阳;地动山摇,同胞瞬息命丧黄泉。大灾面前,国人挺身而起,地不分南北,位无论尊卑,义无反顾,抗震救灾。摇摇欲坠的废墟下,挖出了一条条危在旦夕的生命;余震隆隆的山巅上,救下了一群群走投无路的灾民。政府应对有方,民众慷慨解囊,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惊天地,泣鬼神。
这股绝处逢生的力量源自何处?如何从概念上把捉住这种极限状态下喷涌而出的民族精神?怎样才能使之生生不息,彰显于国民之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西方话语盛行于世的今天,如何重务中华之本,光大其独特价值,而不至于拾人牙慧于前,遭人耻笑在后?同时,在讴歌救灾义举之际,如何防止遮蔽灾难与死亡本身?在追求技术进步之际,又怎样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更为紧要的是,如何倾听这次灾难所透露的诸多消息,把天机适时转化为人文制度?
复旦哲学同仁问学未敢忘忧国,痛未定而忍痛思痛,于是便有《生.死.爱》,一则祭亡灵安息,一则祈生者自重。
具体言之,方晶刚先生首倡此议,并以“生死爱”三字相赠。吴晓明先生嘉许之余,亲笔题写本书书名。胡华忠先生对此亦支持甚力,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讨论者凡八人:邓安庆、汪行福、王新生、邹诗鹏、郝兆宽、陈军、叶晓璐和王金林。最后由陈军与王金林统稿,并经上述诸位同仁过目定稿。
在思情激荡中解读汶川地震之消息,这是本书的一个出发点。其间观点,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完全踩在真理的步点上,而在于能否就此开启一个共同话域,以培育吾中华民族之生动精神。惟此,东方之光辉才能照亮未来之世界。本书以“东方相辉”为作者名号,盖在于斯。不言而喻,这项工作目前仅仅是一个开端。
把中国经验形诸语言,吾辈任重而道远。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
识于复旦光华楼
一场8.0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短短数十秒,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巴山蜀水,中华大地,迅即展开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历史会记住,记住这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记住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坚强挺立!本书是关于收录“汶川地震对话录”的专著! 在恩情激荡中解读汶川地震之消息,这是本书的一个出发点。其间观点,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完全踩在真理的步点上,而在于能否就此开启一个共同话域,以培育吾中华民族之生动精神。惟此,东方之光辉才能照亮未来之世界。 本书是关于收录“汶川地震对话录”的专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生·死·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9062281 《生·死·爱》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87 | 印数 | 5100 |
生·死·爱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4 ,D632.5 的主题关于 民族精神-研究-中国 ,抗震救灾-研究-中国-2008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