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代),尉迟氏建立于阗国,一度成为西域南道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它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又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成为古代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重要中转站。那里的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唐初,于阗画家尉迟乙僧至长安,以精湛的壁画艺术征服了中原,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拥有着峥嵘迷雾般历史的于阗。
序篇 大漠边缘的万方乐奏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绿洲上生存。这里也是世界的脊梁,从东、西方杀来的各路英豪无一不想体验站在世界屋顶俯视万邦的快感,于是,这片看似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第一章 众族登陆:昆仑山下圣洁绿洲中的不朽传奇
三危山下,风流倜傥的周穆王见到了离散百余年的赤乌族属,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美艳王母,见到了雾霭中的仙境瑶台……大漠中的美景见证了一段风流传奇,也见证了四方儿女的血脉融合。
一、周穆王的西域远亲
二、多种族较量的绿色舞台
第二章 佛陀背后的建国神话
于阗是佛教圣地,建国神话中少不了佛祖的神迹。第一代于阗王,就这样披着佛祖的“法衣”,终结了绿洲上的部族更迭,熔铸出一个高鼻深目,身材魁梧的异质民族。
一、唐僧笔下的天竺遗民
二、大地哺育的阿育王子
三、《日藏经》中的神龙传说
第三章 东望长安的赤乌子孙
西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竞技场。匈奴和强汉率先在这里两阵对圆。习惯了定居生活的于阗人毫不犹豫地把目光朝向东方,朝向远方博大的农业文明。
一、师法强汉:大漠中崛起的西域雄邦
二度归汉:儒将班超身侧的得力助手
三、神鹿指向:传遍于阗的佛音
第四章 坚忍守望四百年
晋室南迁,“五胡”南下,争雄中原。远离的是母亲的视野,留下的是不变的情怀。于阗人坚守着汉室留下的文化火种,寻觅着二次握手的机会。南来的比丘用完整的佛法征服了游牧英雄,也给于阗送去了联络中原的剪不断的“红头绳”。
一、四族逐鹿:游牧强权下的虚与委蛇
二、东方来的“蚕种”公主:西域绢都的别样崛起
三、佛音东渐:中印文化交流的二传手
第五章 若即若离的天可汗
崛起东方的大唐,走下高原的吐蕃,不懈东进的大食,三大势力在中亚,在西域不期而遇。华夏文明、雪域文明、阿拉伯文明,在这里开始持久的竞争。刚刚看到娘家人身影的于阗何去何从?
一、列入四镇:为于阒做主的娘家人
二、长安报主:抛弃王位的于阗英雄
三、高原风暴:执著北进的吐蕃铁骑
四、回鹘基因:潜入于阗的新势力
五、艺坛圣手:大唐文化圈中的于阗名人
第六章 绿洲上的文化质变
公元9世纪,大唐和吐蕃在长久角力后双双退出历史舞台。东进的伊斯兰文明失去了两个强劲的对手,开始自由在西域播撒真主的纶音。千年佛国架不住持久的冲击,开始被动地接受文化转型。
……
第七章 血与火的痛苦变更
第八章 黄金家族帜幡下的蹉跎岁月
第九章 找回自我的东归英雄
尾声 千古迷雾中的大漠古国
主要参考文献
于阗—— 昆仑山下, 一个传说中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 一个因和田美玉而“刚韧”、为佛祖之光而“禅柔”的海天佛国; 一个充满神谕的神秘古国……在广漠西域,于阗只是一介弹丸小国,看似渺小微弱,却因佛国盛名引得四方来朝;漫漫历史长河,它几经兴衰几度沉浮,历千年峥嵘却生机强大,繁衍不息;它是冰雪昆仑下的“瑶玉之邦”,是传丝公主织就的“天国绢都”,亦是媲美盛唐乐舞的“万方乐奏”;它曾如青莲般灼灼盛开了1000年,又如冬蛇般隐秘沉眠了1000年;在玄机重重的历史缝隙,在断壁残垣的荒凉遗迹,诉说着谜似的神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