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6.0
本书阐述意向性行动都是在或至少必须在某摹状下进行判定,在小小的篇幅内,对行动心灵和语言的哲学进行深刻的诠释,是20世纪行动哲学的关键之作。
引言1.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本书主题:未来意向表示、意向性行动以及行动时意向。2.驳斥对于“预言”与“意向表示”之间差别的直觉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意向表示进行哲学解说。如此界定预言,使得它不仅包含未来估测,而且包含指令和意向表示。一般将来时态下的意向表示如果出错,如(a)谎言和(b)虚假,是因为意向不被实行。3.为避免各种死胡同而考虑未来意向的言语表达,是无用的。对手意向进行内省性说明,是无用的。根据对于它们所给出的可能辩护,将意向表示区别于未来估测。4.存在形如“A意向X”并能被相当确定地作出的陈述吗?对于一个人行动的摹状,经常就是可正确替换“A意向X”中“X”的摹状。说明理由:为何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其自身意向的唯一权威。5.意向性行动被定义为特定意义上的“为什么?”问题得以适用的那些行动。界定其相关意义的困难,以及我们说明“行动理由”和“行动”时陷入循环论证的危险。“我惊动之下将杯子从桌子上碰掉了”,对关于所做某事的“为什么?”问题给出了一种回答。6.面对“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在做那件事”这种回答,“为什么?”问题遭拒绝适用。同样的行动可能具有多种摹状,其中的一些,行动人知道;而另一些,他却不知道。7.当行动为无意识时,此问题也遭拒绝适用;但是这个概念不能被引入,如果它不能解决我们正在讨论的那一种问题的话。“无意识”这一概念的困境。8.引入“非观测知识”,譬如,一个人所具备的关于他自己某个动作的那种知识。也有关于动作起因的非观测知识,正如当我说出为何我受惊动时。在不回避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一类无意识动作定义为不用观察就可知道的动作类,但那样的话,就不可能存在关于因果性之非观测知识了,譬如,人有时在睡觉中所产生的肌肉痉挛。9.某种意义上的“为什么?”问题,其回答说到的是证据;而对关于行动的“为什么?”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说到证据,并非由此必然要给出行动理由。那种难以区分开原因
引言1.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本书主题:未来意向表示、意向性行动以及行动时意向。2.驳斥对于“预言”与“意向表示”之间差别的直觉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意向表示进行哲学解说。如此界定预言,使得它不仅包含未来估测,而且包含指令和意向表示。一般将来时态下的意向表示如果出错,如(a)谎言和(b)虚假,是因为意向不被实行。3.为避免各种死胡同而考虑未来意向的言语表达,是无用的。对手意向进行内省性说明,是无用的。根据对于它们所给出的可能辩护,将意向表示区别于未来估测。4.存在形如“A意向X”并能被相当确定地作出的陈述吗?对于一个人行动的摹状,经常就是可正确替换“A意向X”中“X”的摹状。说明理由:为何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其自身意向的唯一权威。5.意向性行动被定义为特定意义上的“为什么?”问题得以适用的那些行动。界定其相关意义的困难,以及我们说明“行动理由”和“行动”时陷入循环论证的危险。“我惊动之下将杯子从桌子上碰掉了”,对关于所做某事的“为什么?”问题给出了一种回答。6.面对“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在做那件事”这种回答,“为什么?”问题遭拒绝适用。同样的行动可能具有多种摹状,其中的一些,行动人知道;而另一些,他却不知道。7.当行动为无意识时,此问题也遭拒绝适用;但是这个概念不能被引入,如果它不能解决我们正在讨论的那一种问题的话。“无意识”这一概念的困境。8.引入“非观测知识”,譬如,一个人所具备的关于他自己某个动作的那种知识。也有关于动作起因的非观测知识,正如当我说出为何我受惊动时。在不回避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一类无意识动作定义为不用观察就可知道的动作类,但那样的话,就不可能存在关于因果性之非观测知识了,譬如,人有时在睡觉中所产生的肌肉痉挛。9.某种意义上的“为什么?”问题,其回答说到的是证据;而对关于行动的“为什么?”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说到证据,并非由此必然要给出行动理由。那种难以区分开原因与理由的情形,证明就是存在关于因果性之非观测知识的情形。10.这种因果性被称为“精神因果”。精神因应该同行动动机和情感对象区分开来。11.还要同一个人行动时带有的意向区分开来,即使这些意向可能以“我希求”的形式表达。精神因果本身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作出这些区分。12.动机被哲学家同意向明确地区分开了,而且被当作原因。一般的,动机与意向并非如此分明;只是“动机”这一概念较“意向”更加宽泛。动机根本就不是原因。13.在不属于未来意向的动机中间,我们能区分出回顾动机如复仇(我杀他是因为他杀了我兄弟)与一般动机(他出于友谊才做的)。一般动机也可被称为“解释性”动机。14.是什么将回顾动机同精神因区分开?利害概念包含于其中。15.在某些情形下,精神因同理由的区分并不明显——譬如,“我记下它,是因为他告诉我的”。16.对于至此所达到结论的概括。17.“为什么?”问题未遭拒绝适用,当回答为譬如“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或“我不知道我当时为何那样做”时。对于后一回答进行考察。18.“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是对于行动的“为什么?”问题的一种可能的回答,这一事实并不表示:此回答总是具有意义。当我们说其不具有意义时,我们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够理解说这话的人,而不是“一种语词形式在语言中被禁止”。“为什么?”被确定为这样一个问题:它要求在我们所描述的范围内有一种回答,那种范围正是我们界定意向性行动类时所用的。……
《意向》是一部20世纪英语哲学名著。自1957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已获得了现代哲学经典的地位,正如匹兹堡大学的罗伯特·B·布兰德姆所说:“安斯康姆的这部经典之作是所有后来关于行动的哲学思考的源泉。” 本书试图详细表明,我们关于何谓意向的那种普通的、广为接受的描绘产生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必须予以抛弃;同时明确,意向性行动都是在某摹状下的,至少必须在摹状下进行判定。
《意向》为哲学探究开辟了一片思想领地,同时布下了沼泽和荆棘,能够设陷不经意的哲学家。尽管如此,它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向导。 ——科拉·戴阿蒙德,弗吉尼亚大学 安斯康姆对亚氏传统和分析传统的融合是20世纪哲学的制高点之一;它不遗余力地捣毁哲学的自鸣得意,并激发新的哲学思想。 ——迈克尔·汤普森,匹兹堡大学 《意向》是一部现代哲学心理学的经典。它在结构和文体上无愧为维特根斯坦式的——而且其对新领域的开拓,对崭新的问题、对被忽略的联系、对未加考察的假定的准确无误的把握,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式的。这种写法的清新和深刻仍仍旧非常令人难忘。 ——克里斯宾·赖特,圣安德鲁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