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本书作者运用社会互动、文化表征和角色扮演理论等,论证了大众消费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了文化景观的形象并赋予意义,借由闽台缘博物馆和台湾民俗村这两个平台,表现了“同根同源”的话语表述在两岸地域空间意义的转换,通过展演文化表达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渊源。
代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工作的过程
二、实地调查方法
三、材料整理
第三节 文化展演的理论研究:溯源、发展和当代转向
一、来自剧场的表演概念
二、人类学的引进:剧场外的社会表演
三、从“被看”转向“看”:关注视觉体验的文化展示研究
四、一点思考
第四节 主题公园和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和思考
一、西方学者的研究取向
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大陆学者的研究偏重
四、大陆的主题公园、博物馆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五节 分析框架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同根同源”的两种展演
第一节 经济的维度:厦门台湾民俗村
一、台商投资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
二、旅游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三、潮流中:一个台商的民俗村投资案例
第二节 政治维度: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一、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泉州古城
二、将“闽南文化”压缩:闽台缘博物馆的缘起
第二章 建造“同根”景观
第一节 再造:台湾少数民族的建筑符号
一、旅游市场的定位
二、移植:从台湾到大陆的“同根”文化
三、大众文化的形塑:扎根大陆的建筑改造
四、建造实践:从照片到实体的文化杂糅
第二节 再生产:“闽南红砖厝”的建筑符号
一、寻找“同根”建筑的依据
二、红砖厝作为“闽南特色”建筑的代表
三、红砖厝符号的空间再生产
第三章 展示物的表述
第一节 直接表述:“缘”的物品分类
一、“缘”成为展示主题
二、陈列设计的分类实践
三、物品摆放的“纯洁化”叙事
第二节 含蓄表述:“正宗”商品的“同根”展览
一、采购:选择“熟知”的商品
二、商品的“舞台
三、“正宗”中的“同根同源
四、消费背后:本土化营销的策略
第四章 空间实践
第一节 “权威空间”的角色“扮演”:博物馆和参观者的互动
一、进入博物馆空间
……
参考文献
后记
《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研究:以台湾民俗村和闽台缘博物馆为例》运用勒菲夫尔提出的“空间三维说”作为文化展演的分析框架,以理解当前中国话语中的“同根同源”是如何成为一个自在的表征体系进行运作,并作用在两处人造景观(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厦门的台湾民俗村)的空间建造、主题化和实践当中。《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研究:以台湾民俗村和闽台缘博物馆为例》试图通过一种理论建构的案例讨论,直接将戏剧表演的三要素——演员、观众和文化脚本纳入复合的、多维度的互动当中。研究关注消费的社会文化力量和国家意识形态:(1)是如何塑造文化景观的形象并赋予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文化达成某种契合;(2)表述是如何通过记忆、行动和形象(想象)的方式让“同根同源”的主流话语在不同机构间进行意义的转换;(3)在意义赋予过程之同时,重视观者的主体性,以及对意义解读的各种实践。这样的解读是如何合理地镶嵌在文化展演的表征结构当中,并通过身体的移动实践展现他们各自的主体性。
赵淑梅, 王书洋, 唐淑宏, 张雪英, 著
李立, 编著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编
林蔚文, 杨际岚, 主编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编
陈荣岚, 方环海, 郑通涛, 著
李立, 编著
(北宋) 张择端, (明) 仇英, (清) 陈枚, 绘
(唐) 虞世南, (唐) 冯承素, (唐) 褚遂良, (唐) 柳公权, (明) 董其昌, (清) 于敏中, (清) 爱新觉罗·弘历,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