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战国策封面图

战国策

(西汉) 刘向, 原著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学今读大书院”系列图书的一种。以原文、翻译、插图、评析的形式对历史名著《战国策》进行了介绍。

书籍目录: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周文君免士工师籍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雍氏之役

苏厉谓周君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秦策

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说秦王日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陈轸去楚之秦

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医扁鹊见秦武王

秦武王谓甘茂

甘茂亡秦且之齐

秦客卿造谓穰侯

范子因王稽入秦

范雎至秦

天下之士

蔡泽见逐于赵

秦昭王谓左右

秦王欲见顿弱

顷襄王二十年

或为六国说秦王

谓秦王

濮阳人吕不韦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

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成侯邹忌为齐相

田忌亡齐而之楚

邹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伐魏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张仪事秦惠王

昭阳为楚伐魏

秦攻赵长平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孟尝君将入秦

孟尝君舍人

孟尝君出行五国

齐欲伐魏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

先生王斗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人见田骈

苏秦说齐闵王

齐负郭之民有狐■者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燕攻齐齐破

齐闵王之遇杀

齐王建入朝于秦

楚策

五国约以伐齐

荆宣王问群臣

江乙说于安陵君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魏相翟强死

楚怀王拘张仪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苏子谓楚王

苏秦之楚

张仪之楚

张仪逐惠施于魏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

天下合从

楚考烈王无子

赵策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苏秦说李兑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武灵王平昼间居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郑同北见赵王

齐欲攻宋

五国伐秦无功

客见赵王

赵太后新用事

魏策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以秦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魏惠王死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

齐欲伐魏

秦攻韩之管

魏王欲攻邯郸

信陵君杀晋鄙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韩策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五国约而攻奏

秦韩战于浊泽

楚围雍氏五月

齐令周最使郑

公叔且杀几瑟

史疾为韩使楚

韩傀相韩

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王日

秦大国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燕策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燕文公时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苏代为燕说齐

燕饥赵将伐之

昌国君乐毅

赵且伐燕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宋卫策

公输般为楚设机

智伯欲伐卫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中山策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飨都士

前言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异彩纷呈的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诸侯国在势均力敌的拉锯战中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霸主甚至统一中原,是各个诸侯政策的中心问题。其国力的强大虽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决策的正确更是成败的关键。在这一特殊时期一种特殊的群体诞生了,这就是战国时期特有的人群策士,又称为纵横家。纵横家们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左右着诸侯们的决策,进而也左右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战国策》便记载了纵横家这一特殊群体的一言一行,表现出相当的语言魅力。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来分国编写。《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语言表述铺张扬厉、夸大其词,虽然习惯上将其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许多记载极尽夸张之能事,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因此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战国策》的思想观念,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纵横家们,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来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自然也不足为奇。

《战国策》全书四百多章,共33卷,约2万字。由于内容庞杂,本书只选取了其中的精彩篇章加以注释、翻译,并配以精彩读解,以期使读者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领略传统国学的博大精深。

读解说明《战国策》的主角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策士,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说客,各自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而他们的活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情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美丽画卷。他们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和外交政策,并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

而本应该是当时历史主角的各国国君,却都退居了二线,他们不仅大多自称愚笨,或以前所采取的政策都是错误的、要听从说客的计策,而且他们最终都被说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谋臣策士们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心理揣测能力、人性洞察能力和高超的游说策略和技巧。

《战国策》记载的这些谋臣策士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游说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学习借鉴游说、劝说别人的策略和技巧,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对每个案例进行更方便更清楚地解读,从每个案例中抽象、总结出一般要素,它们分别是:游说主体,即游说者,也就是本书中的主角,一般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和策士,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机智、才华。

游说客体,即被游说的对象,一般是各个国家的国君或具有决策权的相国或其他重臣,他们最后全部被说服,改变了原来的决策或者采纳了游说主体的意见而采取了新的政策。

游说本体,是游说客体综合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对外政策、文化环境、历史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并在对人的心理、人的本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游说场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事先预设或随机应变所采取的游说策略和技巧,这是我们在学习战国策的论辩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所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

游说场。是游说本体的外在客观条件,包括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的对外政策、文化氛围、历史条件,以及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的心理本性等各种条件。

读每个案例都可以从中找出以上这四个要素,通过这四个要素,就可以将这个案例看得清清楚楚。

内容摘要: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当时社会政治人物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它客观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纵横家的言论与事迹,成为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诸国间政治博弈的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战国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学今读大书院
9787509400036
如需购买下载《战国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蓝天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8000

书籍信息归属:

战国策是蓝天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31.04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战国时代-史籍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