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元素学
文学元素学封面图

文学元素学

郭昭第,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整合传统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和方法基础上,阐释作家的生命现象、读者的审美现象,创建完整的文学元素学理论体系。

作者介绍:

郭昭第,1966年11月生,甘肃西和人。现任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审美形态学》《文艺学引论》和《创造写作学阐要》等专著多部。多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高奖等,曾获甘肃省“园丁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文学元素学以及文学理论超学科视域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文学元素学以及文学理论超学科视域研究的设想上编 作家学:作家生命现象的超学科视域 第一章  作家的生命形态  第一节 本能型作家   一 以意志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二 以迷狂为特征的创作心理   三 以移情为方式的创作策略  第二节 现实型作家   一 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二 以焦虑为特征的创作心理   三 以间离为方式的创作策略  第三节 理想型作家   一 以思维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绪论 一 文学元素学以及文学理论超学科视域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文学元素学以及文学理论超学科视域研究的设想上编 作家学:作家生命现象的超学科视域 第一章  作家的生命形态  第一节 本能型作家   一 以意志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二 以迷狂为特征的创作心理   三 以移情为方式的创作策略  第二节 现实型作家   一 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二 以焦虑为特征的创作心理   三 以间离为方式的创作策略  第三节 理想型作家   一 以思维为核心的生命特征   二 以虚静为特征的创作心理   三 以抽象为方式的创作策略 第二章  作家的生命特质  第一节 作家的艺术意志   一 艺术意志的哲学阐释   二 艺术意志的整一特征  第二节 作家的艺术情感   一 艺术情感的心理学阐释   二 艺术情感的两极特征  第三节 作家的艺术思维   一 艺术思维的人类学阐释   二 艺术思维的类型特征 第三章  作家的本能(生理)特征  第一节 作家的性爱本能   一 性爱本能与创作理念   二 性爱本能与创作实践  第二节 作家的自恋情结   一 自恋情结与创作理念   二 自恋情结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作家的母爱本能   一 母爱本能与创作理念   二 母爱本能与创作实践 第四章  作家的现实(职业)特征  第一节 作家的身体知觉   一 身体知觉与创作理念   二 身体知觉与创作实践  第二节 作家的自我意识   一 自我意识与创作理念   二 自我意识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作家的高峰体验   一 高峰体验与创作理念   二 高峰体验与创作实践 第五章  作家的理想(文化)特征  第一节 作家的道德理想   一 道德理想与创作理念   二 道德理想与创作实践  第二节 作家的宗教理想   一 宗教理想与创作理念   二 宗教理想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作家的政治理想   一 政治理想与创作理念   二 政治理想与创作实践中编 文本学:文本文化现象的超学科视域 第一章  文学文本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 文本的语言结构   一 语音层次   二 表象层次   三 意义层次  第二节 文本的形象结构   一 在场形象层次   二 隐含形象层次   三 缺席形象层次  第三节 文本的意义结构   一 言中之意层次   二 象中之意层次   三 象外之意层次 第二章  文学形象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意境理论:文学形象的中国文化阐释   一 天人合一:意境性质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终极阐释   二 有无相生:意境结构与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终极阐释   三 非关文字:意境层次与以佛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终极阐释  第二节 典型理论:文学形象的西方文化阐释   一 个性与共性:典型的整体结构与西方文化的终极阐释   二 对立与同一:典型的深层结构与西方文化的终极阐释   三 变化与稳定:典型的表层结构与西方文化的终极阐释  第三节 意象理论:文学形象的中西文化阐释   一 似与不似:意象的物象特征与中西文化的终极阐释   二 可言与不可言:意象的心象特征与中西文化的终极阐释   三 合与离:意象的整一特征与中西文化的终极阐释 第三章  抒情语法  第一节 抒情类型   一 性质:纯粹抒情、叙事抒情和表象抒情   二 方式:赋、比、兴   三 体裁:抒情体抒情、叙事体抒情、表象体抒情  第二节 抒情逻辑   一 情感元素和情感义素:抒情元素的构成   二 情感序列与情感模式:抒情结构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抒情言语   一 抒情权力   二 抒情视界   三 抒情声音 第四章  叙事语法  第一节 叙事类型   一 性质:纯粹叙事、抒情叙事、表象叙事   二 方式:虚构叙事、复合叙事、纪实叙事   三 体裁:叙事体叙事、抒情体叙事、表象体叙事  第二节 叙事逻辑   一 事件元素与行动元素:叙事元素的基本构成   二 事件序列与行动模式:叙事结构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叙事言语   一 叙事权力   二 叙述视角   三 叙述声音 第五章  表象语法  第一节 表象类型   一 性质:纯粹表象、抒情表象、叙事表象   二 方式:换喻表象、提喻表象、隐喻表象   三 体裁:表象体表象、抒情体表象、叙事体表象  第二节 表象逻辑   一 表象形素与表象义素:表象元素的基本构成   二 元素配列与义素模式:表象结构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表象言语   一 表象权力   二 表象聚焦   三 表象声音下编 读者学:读者审美现象的超学科视域 第一章  读者的审美形态  第一节 拟准读者   一 拟准读者的职业特征   二 拟准读者的审美观念   三 拟准读者的审美功能  第二节 一般读者   一 一般读者的职业特征   二 一般读者的审美观念   三 一般读者的审美功能  第三节 超级读者   一 超级读者的职业特征   二 超级读者的审美观念   三 超级读者的审美功能 第二章  读者的审美心境  第一节 读者的审美焦虑   一 焦虑的美学阐释   二 焦虑的大众审美趣味   三 焦虑的准审美经验  第二节 读者的审美迷狂   一 迷狂的美学阐释   二 迷狂的审美心理特征   三 迷狂的纯审美经验  第三节 读者的审美虚静   一 虚静的美学阐释   二 虚静的审美心理特征   三 虚静的超审美经验 第三章  读者的准审美特性  第一节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文本形态   一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泛化文本形态   二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视听文本形态   三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文字文本形态  第二节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心理表征   一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功利性表征   二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流动性表征   三 读者准审美特性的消费性表征  第三节 读者准审美特性阐释的理论巅峰   一 实用主义及其准审美阐释   二 享乐主义及其准审美阐释   三 唯意志主义及其准审美阐释 第四章  读者的纯审美特性  第一节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文本形态   一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泛美文本形态   二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纯美文本形态   三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精美文本形态  第二节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心理表征   一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非功利性表征   二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反复性表征   三 读者纯审美特性的鉴赏性表征  第三节 读者纯审美特性阐释的理论巅峰   一 康德主义美学及其纯审美特性阐释   二 唯美主义美学及其纯审美特性阐释   三 英美新批评派美学及其纯审美阐释 第五章  读者的超审美特性  第一节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文本形态   一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民间文化文本形态   二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精英文化文本形态   三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传媒文化文本形态  第二节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心理表征   一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超功利性表征   二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开放性表征   三 读者超审美特性的批评性表征  第三节 读者超审美特性阐释的理论巅峰   一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超审美特性阐释   二 存在主义及其超审美特性阐释   三 后现代主义及其超审美特性阐释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20年文学理论研究和思考的小结。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元素学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范畴,在整合传统文学基础理论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在超学科视域系统阐释了作家的生命现象、文本的文化现象和读者的审美现象,从而创建了完整的文学元素学理论体系。本书不仅大量援引了不同学科视域的观点,进行了诸多引申性阐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大胆突破了传统文学理论研究封闭基础理论的学科界限、割裂研究对象的相互联系、采取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单一学科视域研究方法等局限,在建构文学理论超学科视域研究的新格局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文学元素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59378
如需购买下载《文学元素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文学元素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 的主题关于 文学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