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20.0
本书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国际汽车产业为背景,以中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模式和产业政策。本书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落后的根源,继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在比较了国际汽车产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本书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书适合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政府相关单位的决策管理人员、大学经济学院的师生以及关注汽车产业的公众阅读。
导言第一章 增长理论缺陷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 1.战后增长理论的兴起和经验检验的不足 2.自生能力.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之关联 3.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检验第二章 违背比较优势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稀缺 1.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制度架构的支撑 2."赶超"战略产业政策的推行及逐步放弃 3.比较优势的违背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短缺 4.违背与遵循比较优势的两种产业政策绩效比较 5.制度变迁与汽车产业要素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章 全球化与汽车产业提升要素禀赋之契机 1.国际汽车业的演进路径和产业经济技术特征 2.跨国汽车集团全球化竞争的偏好和发展态势 3.中国汽车产业面对强势国际竞争的比较劣势
导言第一章 增长理论缺陷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 1.战后增长理论的兴起和经验检验的不足 2.自生能力.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之关联 3.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检验第二章 违背比较优势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稀缺 1.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制度架构的支撑 2."赶超"战略产业政策的推行及逐步放弃 3.比较优势的违背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短缺 4.违背与遵循比较优势的两种产业政策绩效比较 5.制度变迁与汽车产业要素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章 全球化与汽车产业提升要素禀赋之契机 1.国际汽车业的演进路径和产业经济技术特征 2.跨国汽车集团全球化竞争的偏好和发展态势 3.中国汽车产业面对强势国际竞争的比较劣势 4.WTO与中国汽车产业扬弃比较劣势的机遇第四章 要素禀赋与汽车产业对接的国际经验 1.产业的政府管制.利益归属及管制效果 2.政府管制与日本汽车产业的"破格成功" 3.政府管制与韩国汽车产业的骑虎难下 4.要素禀赋:汽车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1.寻求中国汽车产业比较优势的现实起点 2.中国汽车产业现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 3.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后发优势 4.寻求竞争优势要依托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汽车产业战略地位 1.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比较 2.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汽车需求的国际经验和轿车进入中国家庭 4.人均收入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潜力预测第七章 国际模式比较与中国汽车产业路径选择 1.支柱型领航战略产业及国际成长经验 2.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3.选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4."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的框架第八章 比较优势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 1.规模经济.产业重组与产业组织政策 2.资本短缺.融资渠道与产业资本政策 3.技术选择.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政策 4.消费需求.市场培育与产业消费政策 5.政府作用.制度安排与产业配套政策附录一世界汽车工业100年大事年表附录二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大事年表附录三中国汽车工业50位杰出人物附录四中国汽车工业50个有影响力的产品附录五中国汽车工业50家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参考文献后记
本书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国际汽车产业为背景,以中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模式和产业政策。 本书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落后的根源,继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战备地位,在比较了国际汽车产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 本书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政府相关单位的决策管理人员、大学经济学院的师生以及关注汽车产业的公众阅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比较优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2091981 《比较优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比较优势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4.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6.471 的主题关于 汽车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