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封面图

化工分离工程

邓修, 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以传质分离过程开发为主线,论述有关的工程问题,如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的择优和节能、分离操作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分离设备的传质特性和强化以及分离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法、中试组织、工程放大等。

书籍目录: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章 绪论1.1 概述1.1.1 分离过程的发展与分类1.1.2 分离过程的地位1.2 分离因子1.3 过程开发及方法1.4 分离方法的选择思考题参考文献第2章 精馏2.1 概述2.1.1 理论板、板效率和填料的理论板当量高度2.1.2 精馏操作开发的内容和步骤2.2 汽液相平衡2.2.1 相平衡关系的表示方法2.2.2 求取相平衡常数的两条途径2.2.3 汽液相平衡系统的分类2.2.4 逸度、逸度系数和焓的基本方程2.2.5 实际气体理想溶液的逸度*Vi2.2.6 烃类系统相平衡常数的近似估计——p-T-K列线图2.2.7 从维里状态方程计算逸度和逸度系数2.2.8 应用SRK状态方程计算逸度、逸度系数和焓2.2.9 纯液体逸度的计算2.2.10 活度系数与过剩自由焓的关系2.2.11 沃尔型方程2.2.12 以局部组成概念为基础的活度系数方程——威尔逊、NRTL和UNIQUAC方程2.2.13 从实测的汽液平衡数据求取活度系数方程中的参数2.2.14 相平衡常数计算方法的选择2.2.15 多组分系统的泡点计算2.2.16 多组分系统的露点计算2.2.17 等温闪蒸计算2.3 精馏计算2.3.1 精馏的定态数学模型2.3.2 精馏的定态模拟计算算法概述2.3.3 三对角线矩阵算法2.3.4 全变量迭代法2.3.5 内外层法2.3.6 精馏的简捷计算2.3.7 多组分精馏塔内的浓度、温度和流率分布2.3.8 精馏操作压力的选择2.4 特殊精馏2.4.1 萃取精馏2.4.2 恒沸精馏2.4.3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2.5 板效率2.5.1 效率的四种表示方法2.5.2 点效率与传质间的关系2.5.3 塔板上液体混合情况对板效率的影响2.5.4 液体在塔板上的非均匀流动2.5.5 汽体在板间的不完全混合和通过塔板的不均匀分布2.5.6 雾沫夹带的影响2.5.7 塔效率和板效率间的关系2.5.8 系统物性对板效率的影响2.5.9 相平衡数据误差对塔效率的影响2.5.10 获取效率的途径2.5.11 多组分系统的效率2.5.12 板效率的其他表示法2.5.13 填料精馏塔的理论板当量高度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3章 吸收3.1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3.1.2 吸收过程的应用3.2 吸收过程的设计变量和对工艺生产的适应性3.2.1 设计关键参数分析3.2.2 吸收过程对工艺生产的适应性3.3 气液相平衡3.3.1 物理溶解时的相平衡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3.3.3 相平衡曲线及其比较3.3.4 工业应用实例3.4 传质理论3.4.1 双膜论3.4.2 渗透论3.4.3 表面更新论3.5 传质速率与传质系数3.5.1 物理吸收传质速率3.5.2 化学吸收传质速率与增强因子3.5.3 传质系数的关联式3.6 化学吸收与增强因子3.6.1 化学吸收的分类及其判别3.6.2 以不同传质理论处理化学一级不可逆反应3.6.3 不可逆瞬时化学反应3.6.4 不可逆二级反应3.6.5 可逆反应3.7 设计择要3.7.1 吸收率3.7.2 传质设备的流向3.7.3 最小液体流率3.7.4 最小蒸汽速率3.8 中间试验3.8.1 中试流程3.8.2 中试组织3.9 塔径3.10 塔高3.10.1 低浓度气体吸收时的填料高度3.10.2 高浓度气体吸收时的填料高度3.10.3 多组分逆流吸收塔的填料高度——吸收因子法3.10.4 伴有化学反应时的吸收塔的填料高度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4章 液液萃取4.1 液液萃取过程4.1.1 液液萃取过程的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4.1.2 萃取剂的选择和常用萃取剂4.1.3 液液萃取过程中的一些常用名词4.2 液液相平衡4.2.1 三元体系相图表示法4.2.2 互溶度测定方法4.2.3 测定相平衡的实验方法4.2.4 结线关联4.2.5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预测和常用关联方法4.2.6 相平衡数据的检索4.3 萃取过程计算4.3.1 萃取过程分析4.3.2 逐级萃取过程4.3.3 微分逆流萃取过程4.4 萃取设备4.4.1 萃取设备的分类4.4.2 萃取设备的选择4.4.3 萃取设备中两相的流动特性4.4.4 萃取设备中的传质特性4.4.5 萃取设备的设计4.5 萃取过程的新进展4.5.1 超临界流体萃取4.5.2 反胶束萃取4.5.3 双水相萃取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5章 固液浸取5.1 概述5.2 固体中的分子扩散5.2.1 遵从菲克定律的固体内的扩散5.2.2 与固体结构有关的多孔固体中的扩散5.3 浸取过程的相平衡5.3.1 三角坐标5.3.2 相平衡5.4 浸取过程的计算5.4.1 浸取的平衡及理论级5.4.2 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5.4.3 代数法5.4.4 图解法5.4.5 解析法5.5 浸取过程的工艺条件选择5.5.1 固体物料的预处理5.5.2 浸取溶剂的选择5.5.3 浸取温度的选择5.5.4 浸取时间5.6 浸取过程设备5.6.1 渗滤浸取设备5.6.2 分散固体浸取设备5.6.3 螺旋输送浸取器5.7 应用举例5.7.1 矿物加工5.7.2 中药材浸取5.7.3 食品加工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6章 传质分离过程的节能6.1 分离过程节能的基本概念6.1.1 有效能(熵)衡算6.1.2 分离最小功6.1.3 热力学效率6.1.4 分离过程中有效能损失的主要形式6.2 精馏节能技术6.2.1 最适宜回流比6.2.2 最佳进料热状态6.2.3 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6.2.4 多效精馏6.2.5 热泵精馏6.2.6 SRV精馏6.3 多组分物料分离流程的安排6.3.1 分离流程方案数6.3.2 试探法6.3.3 调优法6.3.4 数学规划法计算题参考文献第7章 界面现象及其调控7.1 概述7.2 界面张力7.2.1 界面与界面现象7.2.2 表(界)面张力7.2.3 溶液的表面张力——组成的影响7.2.4 动态表面张力7.3 四个基本定律7.3.1 拉普拉斯公式——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7.3.2 开尔文公式——液体表面曲率与蒸汽压7.3.3 吉布斯公式——溶液的表面吸附7.3.4 杨公式——固体表面的润湿7.4 表面活性物质7.4.1 表面活性剂及其特征7.4.2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和HLB值7.5 界面阻力与表面湍动7.5.1 界面阻力7.5.2 表面湍动7.6 固体表面的吸附7.6.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7.6.2 吸附的基本理论7.7 界面调控7.7.1 表面张力效应7.7.2 表面润湿7.7.3 表面吸附7.7.4 液体界面调控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8章 新分离方法8.1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8.1.1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的分类8.1.2 泡沫分离流程设置及操作8.1.3 泡沫分离的基本原理8.1.4 特点与应用8.2 液膜分离技术8.2.1 液膜的结构及分类8.2.2 液膜分离的机理8.2.3 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8.2.4 液膜传质的影响因素8.2.5 液膜分离的数学模型8.2.6 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8.3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8.3.1 概述8.3.2 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8.3.3 微波辅助提取传质过程模型8.3.4 微波萃取的特点8.3.5 微波辅助提取过程8.3.6 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8.4 吸附技术8.4.1 概述8.4.2 吸附剂8.4.3 吸附过程与吸附剂的实验研究8.4.4 吸附分离的工艺设计8.4.5 吸附剂的再生8.4.6 新型吸附分离过程8.5 热扩散简介8.5.1 基本原理及其机理8.5.2 热扩散的应用实例8.6 耦合技术8.6.1 耦合蒸馏8.6.2 发酵与分离耦合过程8.6.3 其他分离耦合技术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9章 固膜分离技术9.1 概述9.1.1 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粒过滤9.1.2 与过滤的区别9.2 基本工作原理9.2.1 反渗透9.2.2 微粒过滤9.3 固膜9.3.1 固膜的分离机理9.3.2 膜组件和膜分离系统9.4 膜技术实施中遇到的若干问题9.4.1 操作模式9.4.2 膜的截留率9.4.3 浓差极化与流率9.4.4 膜降解9.4.5 膜污染9.5 应用实例9.5.1 反渗透淡化技术9.5.2 医药用水的制造9.5.3 药物纯化与浓缩9.5.4 超过滤回收电镀涂料9.6 电渗析简介9.6.1 海水脱盐9.6.2 牛奶的组成的调整9.6.3 果汁的调味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第10章 色谱分离方法10.1 概述10.1.1 色谱法及其分类10.1.2 色谱介质10.2 液-固吸附平衡10.2.1 液-固吸附等温线的分类10.2.2 液-固吸附等温式10.3 色谱分离的基本参数10.3.1 色谱图10.3.2 保留因子10.3.3 分离因子10.3.4 分离度10.4 色谱基础理论10.4.1 塔板理论模型10.4.2 速率理论模型10.5 色谱分离过程10.5.1 进样量10.5.2 洗脱方式10.5.3 色谱柱的放大与计算10.5.4 柱层析与大型工业色谱10.6 不同分离机制的色谱分离法10.6.1 离子交换色谱10.6.2 疏水作用色谱10.6.3 亲和色谱10.6.4 凝胶过滤色谱10.7 新型吸附和制备色谱分离技术10.7.1 灌注色谱10.7.2 扩张床吸附技术思考题计算题参考文献附录 由英制单位和CGS制单位转换成SI制单位的转换因子

内容摘要:

化工分离工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化工分离工程(第二版)》在内容上以传质分离过程开发为主线,论述有关的工程问题,如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的择优和节能、分离操作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分离设备的传质特性和强化以及分离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法、中试组织、工程放大、简要的化工过程模拟等。《化工分离工程(第二版)》阐明原理时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论述的内容和选例密切结合工程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次修订增选了几个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分离过程,在每章末选编了若干思考题和计算题,并完善了教学课件供教师选用。《化工分离工程(第二版)》可适应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学,编者分别建议了教学内容和学时数,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化工分离工程(第二版)》也可作为从事化学、化工、环境等专业及工程设计人员阅读和提高的参考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化工分离工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365156
如需购买下载《化工分离工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46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化工分离工程是科学出版社于2013.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Q028 的主题关于 化工过程-分离-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