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章思想深邃,充满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忧患意识,本书编选了鲁迅的大部分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讲义等,是收藏者学习、研究鲁迅者的必备之选。
小说
呐 喊
自 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 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 波
故 乡
阿Q 正传
端午节
白 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 戏
彷 徨
祝 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 皂
长明灯
示 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 逝
弟 兄
离 婚
故事新编
序 言
补 天
奔 月
理 水
采 薇
铸 剑
出 关
非 攻
起 死
散文诗歌
朝花夕拾
小 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 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 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 记
野 草
题 辞
秋 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 仇
复 仇(其二)
希 望
雪
风 筝
好的故事
过 客
死 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 论
死 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 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 觉
诗 歌
别诸弟
莲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和仲弟送别元韵并跋
惜花四律
哀范君三章
哭范爱农
梦
爱之神
桃 花
他们的花园
人与时
他
送O . E . 君携兰归国
无 题(大野多钩棘)
赠日本歌人
湘灵歌
赠邬其山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向东流)
送增田涉君归国
好东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谣
自题小像
无 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 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自 嘲
无 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教授杂咏
所 闻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锁玄云)
答客诮
二十二年元旦
赠画师
题《彷徨》
题《呐喊》
题三义塔
悼杨铨
无 题(禹域多飞将)
悼丁君
赠 人
无 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酉年秋偶成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闻谣戏作
戌年初夏偶作
秋夜偶成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
·◎讲义◎·
中国小说史略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汉文学史纲要
自文字至文章
李 斯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杂文◎·
坟
人之历史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热 风
随感录二十五
随感录三十九
五十六 “来了”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所谓“国学”
儿歌的“反动”
“一是之学说”
即小见大
望勿“纠正”
华盖集
青年必读书
论辩的魂灵
忽然想到(一至四)
通 讯
忽然想到(五至六)
忽然想到(七至九)
“碰壁”之后
并非闲话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补 白
“碰壁”之余
十四年的“读经”
我观北大
华盖集续编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我还不能“带住”
送灶日漫笔
无花的蔷薇
空 谈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阿Q正传》的成因
海上通信
而已集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
反“漫谈”
可恶罪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卢梭和胃口
文学和出汗
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
“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路
文坛的掌故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流氓的变迁
书籍和财色
二心集
习惯与改革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宣传与做戏
知难行难
“友邦惊诧”论
南腔北调集
我们不再受骗了
为了忘却的记念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世故三昧
关于妇女解放
作文秘诀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伪自由书
赌 咒
对于战争的祈祷
从讽刺到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文学上的折扣
最艺术的国家
现代史
中国人的生命圈
言论自由的界限
大观园的人才
不求甚解
准风月谈
推
二丑艺术
“吃白相饭”
智识过剩
诗和预言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中国文坛的悲观”
秋夜纪游
爬和撞
新秋杂识
喝 茶
冲
中国文与中国人
难得糊涂
青年与老子
花边文学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京派”与“海派”
《如此广州》读后感
古人并不纯厚
朋 友
清明时节
推己及人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趋时和复古
看书琐记(三)
汉字和拉丁化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
读书忌
且介亭杂文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拿来主义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门外文谈
中国语文的新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面子”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论俗人应避雅人
且介亭杂文二集
隐 士
“寻开心”
从“别字”说开去
“文人相轻”
“京派”和“海派”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论“人言可畏”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名人和名言
杂谈小品文
论新文字
且介亭杂文末编及附集
《出关》的“关”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文人比较学
大小奇迹
我的第一个师父
“这也是生活”
死
女 吊
集外集
渡河与引路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流言和谎话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集外集拾遗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何典》题记
老调子已经唱完
文艺的大众化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今春的两种感想
集外集拾遗补编
自言自语
关于知识阶级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他的文章思想深邃、形象典型、风格独特,充满着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民族忧患意识,蕴含着一种深情而热切的希望与召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他的作品具有超时代的力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而且也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不仅在中国,在海外,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拥有众多的读者。
《鲁迅经典大全集》收录了鲁迅除译著、日记、书信之外的全部重要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四种文体,以发表年代和题材为标准,共分为小说卷、诗歌散文卷、讲义卷和杂文卷四个部分,共收文近三百篇,可以说是映照先生作品的一面镜子。这些作品都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深切感受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还可以通过其精彩的写景、写物、写人描写以及抒情议论,最大限度地感受鲁迅作品文字的魅力和高超的文字技巧,领略鲁迅的博大精深和高妙文笔,感受文学大师的智慧与亲切、从容与急切。通过本书,你可以更加全面、更加透彻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的作品风貌和文学思想,领略鲁迅精神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极其深遂的思想和极其深刻的文字,挖掘分析了本民族人民的魂灵,并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众多具有国民劣根性的经典人物,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从猛醒到战斗,从批判到建设,鲁迅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刻下了永远的痕迹,他的思想,成为我们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页;他的精神,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化为永远的民族魂。“鲁迅精神不仅在下一个百年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在下一个千年里也将愈加显现其理性的光芒。”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体裁多样,风格多变。他的小说,主题深沉、语言凝重、故事曲折,人物形象历久弥新;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长,充满了温馨的情怀;他的诗歌,博厚深刻、沉郁愤激,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的杂文,犀利、老辣、缜密、鞭辟入里,读来酣畅淋漓。
这些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领域无疑是达到了最高的水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它所蕴涵着的许多极端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的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辐射出了震撼着后代读者心灵的巨大光芒。 本书浓缩了鲁迅各个时期的创作精华,代表了鲁迅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充满了思想的力量。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激发思考,陶冶情操,还可以汲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启迪,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