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5.0
本书通过总论及各论对中药材的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了228种常见中药材的采收加工,植物形态,商品规格,贮藏运输进行了论述。
总论
第一章中药材的采收
一、采收与中药材质量、产量的关系
二、确定适宜采收期
三、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期与采收方法
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二、产地加工的场地和机具
三、产地加工的一般原则
四、产地加工的方法
五、常用辅料
第三章中药材的包装
一、中药材包装的目的和意义
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AP)对中药材包装的相关规定
三、中药材包装前的质量要求
四、中药材包装材料与适用范围
五、特殊中药材的包装
六、出口中药材的包装
七、中药材包装的标记与标志
第四章中药材的运输
一、中药材储运的特点
二、CAP对中药材运输的要求
三、中药材的运输标识
第五章中药材的贮藏与养护
一、贮藏养护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二、引起药材变质的因素
三、中药材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及防治
四、特殊中药材的贮藏与养护
五、中药材贮藏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六、中药材仓库类型和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各论
一、植物药类
1.人参
2.三七
3.干姜
4.大青叶
5.大黄
6.山麦冬
7.山茱萸
8.山药
9.山楂
10.川贝母
11.川牛膝
12.川芎
13.川射干
14.广金钱草
15.广藿香
16.天冬
17.天花粉
18.天麻
19.木瓜
20.木香
21.五味子
22.五倍子
23.牛膝
24.丹参
25.乌梅
26.巴戟天
27.甘草
28.石斛
29.平贝母
30.北沙参
31.白术
32.白芍
33.白芷
34.冬虫夏草
35.半夏
36.地黄
37.西红花
38.西洋参
39.当归
40.肉苁蓉
41.肉桂
42.延胡索(元胡)
43.关黄柏
44.防风
45.红花
46.麦冬
47.杜仲
48.连翘
49.吴茱萸
50.牡丹皮
51.何首乌
52.佛手
53.辛夷
54.羌活
55.补骨脂
56.阿魏
57.附子
58.青蒿
59.苦参
60.苦楝皮
61.板蓝根
62.郁金
63.虎杖
64.明党参
65.罗布麻叶
66.罗汉果
67.知母
68.金荞麦
69.金钱草
70.金银花
71.鱼腥草
72.泽泻
73.细辛
74.荆芥
75.草果
76.茯苓
77.枳壳
78.枳实
79.柏子仁
80.栀子
81.枸杞子
82.厚朴
83.砂仁
84.重楼
85.姜黄
86.穿心莲
87.绞股蓝
88.秦皮
89.莪术
90.柴胡
91.桔梗
92.党参
93.射干
94.高良姜
95.粉葛
96.益母草
97.益智
98.浙贝母
99.黄芩
100.黄芪
101.黄连
102.黄柏
103.菊花
104.蛇床子
105.银柴胡
106.猪苓
107.麻黄
108.淫羊藿
109.续断
110.葛根
111.锁阳
112.湖北贝母
113.槐花
114.槐角
115.蓼大青叶
116.薏苡仁
117.薄荷
二、动物类药
1.乌梢蛇
2.全蝎
3.金钱白花蛇
4.珍珠
5.哈蟆油
6.桑螵蛸
7.鹿茸
8.蛤蚧
9.蕲蛇
10.蟾酥
11.麝香
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大了《中药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一书。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由五章组成,论述了中药材的采收、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贮藏与养护等内容,重点论述这些生产环节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并介绍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各论对128味常用中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产地(包括CAP基地简介)、采收加工、药材性状、商品规格、药材质量、包装、运输与贮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的特色是:汇集了近年来对中药材适宜采收期、产地加工方法、贮藏与养护等方面的现代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它们对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融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为一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故该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价值。可供中药学专业教学、科研,药材生产、经营及相关领域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