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景山活动断裂带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封面图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

张维歧, 等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80.0

书籍简介:

本书总结了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晚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的走滑位移量及其第四纪各时期的位移速率;古地震及其重复周期;论述了1709年中卫南7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范围、错动方式、错动量以及与活动断裂带的关系;深入研究了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弧形活动断裂束运动模型相关的新褶皱带的组成、形态和成因。

书籍目录:

第一章区域地质构造概况第一节区域地层及岩浆活动一、区域地层二、岩浆活动第二节区域地质演化历史一、大地构造位置二、前新生代演化简史三、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演化史四、第四纪构造活动史第三节区域地貌概述一、北部带状地貌二、南部弧形地貌第四节现代地壳变形特征一、区域垂直形变场特征二、主要活动断裂带的位移第五节区域深部构造环境一、区域重力场特征二、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三、区域地壳厚度变化特征第六节地震活动特征一、地震区、带划分二、地震活动基本特征第七节主要活动构造带及其运动学特征一、海原活动断裂带二、天景山活动断裂带三、烟筒山活动断裂带四、牛首山-罗山活动断裂带第二章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第一节断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地貌特征第二节次级剪切断层一、西梁头-红石沟断层(SF1)二、孟家湾-粉石沟断层(SF2)三、窟窿山-碱沟断层(SF3)四、青驼崖-双井子断层(SF4)五、寺口子-团部拉断层(SF5)六、团部拉-桃山断层(SF6)七、杨家河-井家口子断层(SF7)八、李家堡子断层(SF8)九、次级断层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岩桥区构造一、拉分构造二、推挤构造区第四节外围相关断层一、孟家湾北断层二、下河沿断层三、腰岘沟-阴洞沟断层四、刘岗井断层五、卫星坡断层六、蛇腰渠断层第三章庙山断褶带构造特征及其第四纪地壳缩短量第一节庙山褶皱带的组成及其展布一、喊叫水背斜二、贺家口子背斜三、肖家口子背斜四、西岭子背斜五、黑烟洞山背斜六、石峡口背斜七、红岭背斜八、田子躺背斜九、罗泉湾背斜十、陈儿山背斜十一、大红湾背斜第二节庙山山前斜冲断裂一、北段二、中段三、南段第三节庙山断褶带变形特征及其与天景山断裂带的关系一、庙山断褶带的变形特征二、庙山断褶带与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关系第四节庙山断褶带形成时代、成因及其第四纪地壳缩短量一、庙山断褶带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二、庙山断褶带的第四纪地壳缩短量第四章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走滑位移及其滑动速率第一节水平位移标志和测量方法一、地质体位移二、地貌位移标志及其测量方法第二节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及其分布一、地质体位移二、地貌位移及其分布第三节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一、断裂带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二、断裂带晚第四纪水平滑动速率第五章天景山构造带的演化历史及其活动断裂带的形成第一节前新生代构造演化一、中卫-同心地区的早期构造变形史二、逆冲断裂特征第二节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及活动特征一、早期挤压活动阶段的构造变形特征二、晚期左旋走滑活动阶段的位移标志三、断裂力学性质转化的时代第三节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形成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一、活动断裂带的发育背景与形成二、活动断裂带的发展三、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一全新世早期和全新世中期以来的活动特征第四节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的力学性质、运动方式与其构造变形特征一、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的力学性质与运动方式二、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三、走滑断裂与其端部挤压构造的转换平衡第六章1709年中卫71/2级地震及其地表破裂带第一节烈度分布一、极震区二、破坏区(Ⅵ一Ⅷ度区)三、有感区第二节基本参数一、宏观震中二、震级三、震源深度第三节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形变遗迹类型一、地震沟槽二、地震陡坎三、地震滑坡和地震土堆四、地震断层与水系断错五、地震裂缝与鼓包第四节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一、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范围二、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特征三、地震地表破裂带与次级断层及岩桥区的关系第五节1709年地震位移分布特征一、位移判别标志及其位移量的校正二、地震最大位移值的确定三、位移分布第六节1709年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破裂机制一、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形成二、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破裂机制第七节1709年71/2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一、1709年地震发震断层的基本特征二、拉分构造区内部张剪切断层与次级走滑断层交会的挤压效应三、走滑断裂的运动闭锁是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一种机制第七章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大地震重复间隔第一节断层滑动速率与大地震平均重复间隔一、大地震平均重复间隔的计算方法二、大地震平均重复间隔的计算结果第二节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古地震事件的确定及大地震实际重复间隔一、古地震事件的确定标志二、古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三、古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四、古地震事件的震级讨论第八章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分段性第一节不同类型分段方法与分段性的研究意义一、活动断裂不同类型的分段二、活动断裂分段性研究的意义第二节历史地震、古地震事件与断层分段一、分段原则与方法二、1709年中卫南71/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特征三、探槽剖面分析与古地震重复序列四、断裂带分段与各段落活动习性的差异第三节分段界限区的稳定性与断层活动的迁移一、分段界限区的特征与地震破裂终止二、分段界限区的构造演化与地震破裂的关系三、分段界限区的稳定性与断层活动的迁移第九章关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动力学问题的讨论第一节区域构造应力场一、确定构造应力场的地质依据二、震源机制解结果三、地应力测量结果四、形变测量结果第二节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学与变形特征一、弧顶的迁移二、早期褶皱的改造三、第四纪断裂活动向南偏转四、左旋走滑五、弧顶以东的断裂构造变形特征第三节各断裂带活动性对比一、海原活动断裂带二、天景山活动断裂带三、烟筒山活动断裂带四、罗山东麓活动断裂第四节次级条状块体的运动特征及所反映的地壳动力学问题的讨论第十章天景山断裂带地震安全性评价第一节天景山断裂带的分段和潜在震源一、前人工作的回顾二、天景山断裂带的分段与潜在震源划分第二节天景山断裂带各段地震强度和危险度的预测一、天景山断裂带各段最大地震强度预测二、天景山断裂带未来百年的地震强度第三节夜明山-小洞山断层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夜明山-小洞山(F7)断层与第四纪地层二、夜明山-小洞山断层的微地貌特征三、夜明山-小洞山断层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束语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对断裂带的结构和分段特征、活动断裂走滑段的变形和运动学参数、挤压段的变形和缩短量及两者的转换平衡关系,开展了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断裂带东南段庙山活动褶皱带开展了专门性工作;获得了各段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的位移量、位移年龄及位移速率;通过多个探槽开挖及多探槽古地震事件的对比,识别了古地震事件及其复发问隔;对1709年71/2级地震及地表破裂带的分布、同震位移量等进行了实测;对天景山活动断裂带上大地震的活动及其与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活动断裂带不同断裂段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由于拟建的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址位于断裂带西段附近,作者张维歧、焦德成、柴炽章还立足于在天景山活动断裂带上所取得的实际资料,对工程坝址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天景山活动断裂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845735
如需购买下载《天景山活动断裂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地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是地震出版社于2015.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315.2 的主题关于 山-活动带-研究-宁夏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