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细说论语
傅佩荣细说论语封面图

傅佩荣细说论语

傅佩荣,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09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对《论语》全书的详细阐述、解读,告诉我们在当时的乱世,孔子如何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最后展现出“人”的完美典型。

书籍目录:

前言超越时空,了解孔子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前言

超越时空,了解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之一。四大圣哲即: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因为这些人都像是分水岭,他们一出现,所有的人都以他们为标杆,在各自的文化传统里发展延伸下去,进而影响了整个人类。

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从事业功绩方面来看,做官的时间也很短,能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读其书先要知其人,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就要超越现在的时空,回到古代,知道他的生平背景。

中国古代有夏、商、周三代,周又分为西周、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情况,所以史学上称为“先秦时期”。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479年)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至481年)的人,在春秋末期去世,这段时期被称为“乱世”。当时的诸侯各自为政,礼崩乐坏日趋严重,在上位者不守礼、百姓不守法、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层出不穷,整个国家的秩序和社会伦理,眼看就要瓦解和崩溃。此时的孔子,怀着使命感上场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商朝王室,周朝取代之后,就将商朝后裔封于宋’国。孔子的祖先后来遭到迫害而迁居到鲁国,孔子是家族到鲁国之后的第六代。

商朝重视鬼神的祭祀,周朝则重视人文的发展,因此文化的表现更灿烂,文明的开发远超过商朝,孔子很欣赏并决定追随周朝的道路,曾

孔子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是好学,他能掌握古代所有的经典,即“五经”《诗》、《书》、《礼》、《乐》、《易》(现在是以《春秋》取代《乐》)。懂得掌握五经,就知道如何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活在世上,有生必有死,活着的时候,要在群体中营造一种共同的生活,才能持续发展;死了之后,可以通过宗教仪式(如祭祀)得到安顿。如果社会发生问题,只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复古,意即以古人的规矩为行事依归;二是创新,创新需要智慧,而孔子正好拥有这样的智慧。

孔子认为,社会如果瓦解,外在的力量不足以约束百姓的行为,只有靠内在的力量教育来规范。教育的作用是引发人内在的力量,让他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要求自己遵守社会规范,与别人好好相处。

内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人性到底是什么?孔、孟认为人性是善的,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们都被称为儒家的正统各自以自己为正统。

为什么会有善、恶之分呢?事实上,只是定义的不同,所谓的人性,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人的一部分。譬如孟子特别提出人心有善的四端,而苟子看到人的行为有一种争斗的结果。一个是从出发点看,一个是从结果看,两者皆属于儒家。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则是有一个中心思想,把整个学说连贯起来变成一个系统。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因此深谙人性,使他提出对整个时代的新观点,亦即人生在世,要通过教育启发内在的觉悟。首先觉悟到人性是向善的,下一步行善就是自我的要求。行善的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内在自我顺着人性的倾向发展所得到的结果。

因此,外在的成就、荣华富贵或贫贱痛苦,都不重要。因为人生在世,成就是外在的命定,无法自己控制;唯一能掌握的是本身的快乐。像孔子的弟子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居然能“不改其乐”。一般人都受不了如此的贫困,但是颜渊照样很快乐。为什么他不会抱怨呢?因为他了解快乐是从内而发的。

孔子的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话并非指贫穷是快乐的,而是指贫穷时,知道另外有快乐的来源,就不会以贫穷为苦了。孔子出生鲁国邹邑,父亲是叔梁纥,为鲁国的大力士。他父亲的第一次婚姻生了九个女儿,苦于无儿子传宗接代,于是再娶,果然生下儿子孟皮。可惜孟皮的脚有残疾,于是叔梁纥在六十岁左右,第三度结婚,但这次并未经过正式婚礼,后来生下了孔子。

孔子的身世在历史上显得复杂,《史记.孔子世家》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当时才二十岁左右,由于孔家无法接纳他们,母亲只好带着孔子回娘家。

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的孔子,由于家境清寒,必须帮忙做所有琐碎的家务,也因此学会了许多本事,所以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古代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大学,普通百姓的小孩十五岁之前在乡村受教育,每年等秋收农忙结束后,就由村里有学问的长者,在祠堂或祭祀的宗庙授课。主要教两种学问:

第一,文化常识。譬如知道自己国家的由来,春秋时代诸侯国众多,每一个都有其封建的背景,透过文化常识可以了解各国的特色何在。第二,基本的武艺训练。男子要学射箭、骑马、驾车、作战等技能,因为十五岁后必须子承父业,进入百工的行列,就再也没有机会学习了。

出身平民的孔子,没有资格上大学,他不甘心学习之路就此断绝,于是立志求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此,孔子的一生都是“学不厌,教不倦”,终身都努力求学不辍。

孔子立志求学以后,就遍访名师,向人请益,历史上记载他曾“问礼于老子”,也曾向有名的盲人乐师师襄习乐。我们可以从他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窥他用功的程度。

师襄教孔子一首曲子,听他演奏得有模有样,就要他换一首新曲子,练,孔子却说:“不行,我只会弹奏这首曲子而已(习其曲),还不懂得掌握技巧。”师襄只好继续让孔子练习。又经过几日,师襄认为孔子已经弹奏得够好了,可以换别的曲子练习,孔子又说:“还是不够,我只知道它的技巧(习其术),却不懂这首曲子的真正含义。”又练习一阵子,孔子仍然觉得自己只是“习其志”而已,意思是:知道这首曲子的用意何在,却还不了解这首曲子描写的人。

最后,他终于弹到“得其为人”的境界,知道这首曲子里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他形容这个人长得瘦而高、皮肤黝黑,眼睛看着遥远之处,好像在牧羊一样(这就是周文王)。

师襄听到之后大吃一惊,因为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正好是歌颂周文王的,这个学生竟然能“习其曲,习其术,习其志,得其为人”。师襄于是离开老师的座位,向孔子鞠躬。

这就是“青出于蓝”的最佳实例,说明孔子学习任何事物都能学得很透彻。当时的人对他有两个评价:一是博学,二是知礼。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礼非常繁琐和复杂。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二十岁娶妻亓官氏,第二年生子孔鲤。他做过的职业包括“委吏”,即管理仓库的基层小吏;后来“司职吏而畜蕃息”,即管理牧场,负责牛羊的繁殖;之后曾以“助丧”为生。助丧这一行,孔子做了很久,由于古代重视丧礼,而丧事的礼仪非常繁复,从过世到人土安葬,就有五十多道手续,需要专家来帮忙才能顺利进行,而孔子显然就是最懂礼的人选。

孔子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跟随他学习了,并以他为中心,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团体。四十岁时“不惑”,是因为孔子十五岁“志于学”后,能不断学习,使理性更有效率,更快掌握重点,如此才能逐渐迈向不惑。

五十岁“知天命”,了解自己的神圣使命何在。孔子五十一岁才出来做官,一开始当县长,做得很好;第二年升小司空,接着又升司寇,五十三岁时“摄相事”,亦即代理宰相事务,使“鲁国大治”。

但政治是诡谲的,孔子做得太好却出了问题。邻近的齐国,眼见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国势日盛,担心齐国的发展会受到威胁,开始紧张起来,于是用美女来迷惑鲁定公,《史记》说:“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鲁定公看到这么多的美女、骏马,果然“定”不下来了。

他开始疏远孔子,祭祀时,甚至没把祭肉送给孔子。古代的国君祭祀完后,要按照等级将祭肉分给大夫们;没有分到肉,就表示不受国君的重视。孔子由此知道自己很难在鲁国实现理想,便在五十五岁时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时状况颇多,有时遇上战争,有时被当作人质,有时被抓,有时被围,甚至还差一点被杀。有一次子贡听到别人描述孔子神情落寞,活像一只丧家犬。孔子听了子贡的转述,就笑着说:“我对外面的形势不在乎,但说我是丧家之狗,说得没错!说得没错!”(《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一直到六十八岁才回到鲁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周游教化,当时是鲁哀公十一年。孔子的晚年可谓相当凄凉,亲近的人都比他先走一步:七十岁时,儿子孔鲤过世;七十一岁时,颜回过世;七十二岁时。子路因参加卫国的内乱而遭杀害。鲁哀公十六年,孔子辞世,享年七十三岁。许多弟子自动为他守丧三年,子贡更是守了六年。后来,孔墓附近形成了聚落,名为孔里。

孔子的一生看似平凡,志向也无法伸展,但他凭什么拥有这么大的成就,一直到现在,还被后代当成伟大的人来尊敬呢?原因在于,孔子以身教、言教塑造了“人的典型”与“典型的人”,正所谓“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前两个“而”字通“于”字,意即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天下人都会效法。一个普通百姓能作为百世的老师,“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要去追随谁呢?这是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论语》的具体内容有二十篇,按顺序是:《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

有些篇名是取每一篇内容的头两字,像“学而时习之”就是《学而篇》。《子罕篇》是最特别的,孔子有很多学生,当中没有人叫“子,罕”,原文是“子,罕言”,意指孔子很少说话;《宪问篇》也是一样,宪是学生,他问了问题,合在一起叫《宪问篇》;《尧日篇》与前面相同。其他像是雍也、泰伯、颜渊、子路、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等,都是人名。

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一章,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的话,第二等是孔子与第一流学生的对,第三等是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等是学生发表的言论。譬如:“学而优则仕。”(【19.13】)这是子夏说的,而非孔子的话。阅读《论语》的时候,要根据四种重要性的程度,分别对待及讨论。

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四科”的具体分类为:德行科,代表人物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代表人物是宰我、子贡;政事科,代表人物是冉有、子路;文学(文献)科,代表人物是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包括政事科和文学科。相关资料,可参考【11.3】。

让我们一同进入《论语》的世界,与孔子为伍,探讨人生的不凡境界。以下各章,引述原文注明出处时,将以【1.1】的标示代表第一篇第一章,其余编号皆依此类推,方便读者搜寻、对照。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数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孔子过人的智慧与识见,使无数人得到启迪,但他那蕴藏在道理背后的哲学,却未必容易明白。傅佩荣在本书中,即设法由吉光片羽所闪耀的智慧,试图寻思建构一套完整系统。从基本核心问题“人性是什么”逐渐开展“生到死”、“潜能到实现”、“求知到行动”、“抉择到价值”、“命运到苦乐”,由此去诠释孔子的整体思想。  《论语》的具体内容有二十篇,按顺序是:《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一章,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的话,第二等是孔子与第一流学生的对,第三等是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等是学生发表的言论。  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四科”的具体分类为:德行科,代表人物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代表人物是宰我、子贡;政事科,代表人物是冉有、子路;文学(文献)科,代表人物是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包括政事科和文学科。  让我们一同进入《论语》的世界,与孔子为伍,探讨人生的不凡境界。【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向欧洲人讲授《论语》两年。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作品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从台湾政界到台湾军界,从学校到企业集团,从文化团体到基金会,都常见其身影和足迹。最近几年来,傅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他的著作目前有80多部,目前大陆已出和即出的有《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智慧与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走向成功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孔子的生活智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心灵导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自我的觉醒》(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解读》等,以及有声书系列:《老子讲座》、《论语讲座》、《庄子讲座》、《孟子讲座》、《易经讲座》、《重建心灵》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傅佩荣细说论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2630063
如需购买下载《傅佩荣细说论语》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傅佩荣细说论语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25 的主题关于 儒家 ,论语-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