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计耕耘莫问收
只计耕耘莫问收封面图

只计耕耘莫问收

厉以宁, 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厉以宁经济学论文集,收录了作者2011~2014年发表于各报刊杂志的专业文章共计约42篇。代表了作者近年来宏观经济学诸方面关注点的变化,思想的发展,以及某些领域具体研究的成果。

书籍目录:

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十问一、资本大量进入资产市场怎么办?3二、怎样扩大内需?3三、就业问题如何得以缓解?4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点是什么?5五、怎样对待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5六、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6七、地方财政怎么来应对城镇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6八、怎样满足中等收入以下居民购买住房的基本生活需求?6九、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7十、在经济增长中怎么加快生态建设?7关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几个问题一、“认同”与企业凝聚力8二、“效率”与企业管理模式10三、“公平”与企业内部矛盾12四、处理企业与政府间关系的原则13五、家族企业的继承与家族企业现代化14六、中外企业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16中国将经受长期成本推进型通胀的考验一、中国首次遭遇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19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的新变化20三、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重要启示21宏观调控下的中国当今经济一、调结构的重要性23二、关于通货膨胀24三、关于就业问题28四、关于扩大内需30五、关于城乡一体化32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33“国进民退”中的民企出路一、计划经济还没有退出舞台36二、政策是民企转型的障碍38三、市场是“开发”出来的40四、企业家要学会看政策42六卷本《方显廷文集》总序一、写序缘由45二、方显廷先生与南开大学经济学传统45三、方显廷先生的成就47四、爱国的经济学家:对方显廷先生的评价51道德力量调节的独特作用一、道德力量超越市场、超越政府53二、道德力量调节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55三、随着非交易领域的扩大,道德力量调节的作用日益突出56论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一、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58二、如何计算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59三、结构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有多大?60四、紧缩货币流通量如果过了头,会有什么后果?60五、滞胀不是没有可能的61承接产业转移和次发达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次发达地区发展的契机63二、次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分析65三、次发达地区怎样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68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关系74新社区各种模式的比较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77二、“就地城镇化”78三、新社区和企业合作的其他形式82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合作模式的弱点及其补救办法84五、社区指导下的农民自营模式的弱点及其补救办法87六、新社区的前景902012年论创意和创新的制度条件一、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新97二、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立足于价值链的高端98三、没有合适的制度条件,既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创意,也不可能有重大的创新98城镇化过程中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一、“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100二、城镇化过程中对“外部不经济”的可能解决方式102三、城镇化过程中对“外部经济”的有效利用104扶植小微企业的最佳政策是免税一、背景108二、分析及对策108把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读《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一、双重转型任务111二、《证劵法》的起草工作112三、通过法律来规范和指导改革开放113四、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之间的关系114“九二派”的启迪一、从邓小平南方谈话说起116二、新型企业家的涌现117三、“九二派”的意义119扩大内需十论一、扩大内需主要指扩大民间消费120二、扩大民间消费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靠一时突击120三、从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民间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其中必须有一个过渡121四、当前扩大内需主要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122五、扩大内需必须先解除中低收入家庭的后顾之忧,这就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122六、要让农民有财产性收入123七、兴办小型微型企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法123八、让社会垂直流动,保持渠道畅通,这是促进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123九、要增加教育投资,使教育资源均衡分配124十、对奢侈品的认识要逐步改变124要重视对资本金融的研究——为刘纪鹏著《资本金融学》撰写的序言一、改革进程的回顾126二、发展资本金融的现实意义127三、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129难忘的大学生时期——纪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100周年一、回忆总是美好的132二、引路人:我的老师们135三、重在启迪和相互切磋139四、北京大学图书馆——知识宝库141五、把美好的日子留在诗词中145凯恩斯没有预料到的那些事一、第一个没有预料到的事153二、第二个没有预料到的事154三、第三个没有预料到的事155四、两点启示155深化对“人的城镇化”的理解一、关于“人的城镇化”156二、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体制改革158三、论福利刚性160四、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162五、创造精神的发挥165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170二、中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在于城乡一体化171三、草产业大有可为1742013年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一、经济学中的社会资本概念179二、社会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179三、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三者间的关系180四、信任危机的严重后果181五、社会资本是多年累积而成的181六、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182论中国的双重转型一、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双重转型184二、继续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187三、双重转型中的结构调整191四、双重转型中,宏观调控应以微调和预调为主19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一、三种资本概念199二、二次分配的作用202三、能人外迁和弱者沉淀203四、今后谁来种田203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一、传统城市化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206二、老城区207三、新城区209四、农村新社区210五、农民和城市居民无身份差别和权利平等212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提出215二、避免“发展制度陷阱”217三、避免“社会危机陷阱”220四、避免“技术陷阱”223五、没有信心,就谈不上发展优势的创造225六、中国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32七、“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提出为今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35经济发展中必须警惕通货膨胀一、谨防投资冲动怪圈的重演238二、不可低估通货膨胀对经济和民生的危害240三、综合性通货膨胀条件下总量调控的局限性242四、治理通货膨胀应当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兼用246五、治理通货膨胀时,货币流量分析的局限性251六、货币流量正常水平的判断255七、今后较长时间内预防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259以农村新社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一、农村新社区帮助农民就近城镇化263二、建设农村新社区,有效避免大城市病264三、农村新社区推动中国经济双重转型265在市场中学习在市场中成长一、怀念董辅礽同志267二、坚定的市场化改革趋向是“九二派”企业家群体的最大特点268三、探索养老服务的新模式269《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一书的序言一、民族贫困地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贫困问题271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的宝贵财富272三、如何推进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整合?273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四大关键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可以带来最大改革红利的大事276二、市场化改革:使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277三、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配置效率278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一定要放在初次分配上279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一、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81二、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283三、国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87四、民企转型:首在产权意识288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一、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前提291二、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294三、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前景297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一、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299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领作用302三、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当尊重市场规律304四、资金融通的重要性305五、加快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308六、城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311七、绿色城镇化3132014年谈谈产权改革的若干问题一、关于产权:没有产权界定,就谈不上市场经济319二、关于土地确权:农村改革最重要的环节320三、关于国有企业:行政干预太多322四、关于民营企业:产权必须清晰,必须界定324五、关于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更重要325适应改革新形势,谋求教育新发展——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陈中原问328社会和谐红利是最大的制度红利一、看《闯关东》,反思城镇化333二、国企改体制,民企改观念333三、社会和谐红利的三大前提334四、员工持股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335五、“发展经济学”可归纳为四句话337新社区正在发生变化一、新社区中够条件的将过渡到新城镇339二、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341三、走向双向的城乡一体化342江西南昌五星垦殖场体制改革的探讨一、从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陈列馆说起345二、为什么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鲤鱼洲变化不大347三、走混合所有制道路348【附】北京大学江西南昌鲤鱼洲农场劳动亲历记352效率、道德调节和社会和谐一、效率的双重基础412二、道德调节413三、信念和信心415四、最大的红利是社会和谐红利417《论信托》一书的序言419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支持并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创新422二、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423三、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意义424四、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途径426五、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五大好处428六、澄清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偏颇认识429七、民营企业或民间资本参股、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应遵循的原则和努力方向432八、民营企业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将向现代企业转型434九、企业员工持股制的理论基础、基本形式及我国的实施步骤437从北京到延安,青春的梦想与回忆——《北京知青与延安丛书》笔谈443后记449

内容摘要: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荣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厉以宁八十岁后新作,帮读者看清当今中国经济改革的症结和未来走向,首度结集出版;本书是厉以宁近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标志着他的思想、观点、文章、学问都达到了新的高峰,是他最新的代表性作品。中国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论参照,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解决方案厉以宁近年思想成果:经济双重转型产业升级产权改革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民企出路扩大内需改革红利本书收录了厉以宁先生四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以及在大学演讲、讲话(记录稿)的文章共计42篇。  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他认为改革已进入核心领域,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府放权。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合理发展。这个理论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也更具体地探讨了其在各个经济领域、行业的改革通路和方案。  这是厉以宁近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标志着他的思想、观点、文章、学问都达到了新的高峰,是他最新的代表性作品。【作者简介】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1930年生于南京,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资本主义的起源》《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工业化和制度调整》《希腊古代经济史》《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还出版了《厉以宁诗词选集》(上下卷)、《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只计耕耘莫问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094593
如需购买下载《只计耕耘莫问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 468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只计耕耘莫问收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53 的主题关于 经济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