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博客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老子博客

曹鸿涛, 编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9.8

书籍简介:

本书以亲切随意的现代语言、新颖诙谐的博客形式、直接笃定的第一人称,轻松通俗地阐述老子的主要观点和经历,尽量避免争议,令读者对老子的主要主张和重要人生经历有一个直观简洁的认识。每篇末有五、六则虚拟的跟贴,加入一些后世的评论和发展,丰富版面,扩大知识面,增加可读性。

书籍目录: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的根源,一切奥妙的由来

知者不言说,还是不说

楚王遗弓自然的平等、平衡

饮食之道敬关食而远之

圣人无为市井的味道

以道佐人主孔丘讲义的隐患

不尚贤谈谈鬻子的书

天地不仁夺谁有权力怜悯他人?

绝圣弃智认识生命的本善

功成身退姜太公的成功经验

大智若愚今日孔丘来访

上善若水观水有智慧,孔丘有进步

与世无争临别赠孔丘

龙凤阴阳笑看我与孔丘的互补

大道废,有仁义面对混乱的一点怀疑

兵者不祥之器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有三宝之一慈故能勇

我有三宝之二俭故能广

我有三宝之三不敢为天下先

道常无名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传说

春气发而百草生徒弟庚桑楚的觉悟

祸福无有,恶有人灾无为胜有为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的苦县乡下

知雄守雌想起一个君王的错误爱情

无私故能成其私从祁黄羊的举荐谈起

大器应当晚成项橐是个悲剧

不言之教反对刻意的教育

迹者履之出孔丘为什么怀才不遇

再说上善若水纪念我的恩师常枞

君子安贫遥想晋国的那些事儿

仁义惜然,乱莫大焉孔丘再次来访

谈何圣贤尧舜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

咸池古曲琴声中的大道

政之兴,在顺民心冬夜忆管子

万物之母乃为道请尊重女性

曲则全顺便揭露禅让制的内幕

再说曲则全晏子劝谏齐王的启示

三说曲则全卞和献玉的故事

福祸相倚晋文公感慨狐豹的命运

居安思危从魏绛的一则传说谈起

大巧若拙想起楚庄王的一些旧事

大象无形不饮盗泉水不过是一场迂腐的作秀

道在烹饪治大国如烹小鲜

染指于鼎美食亡国的例子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说说我的好友单襄公的故事

准备出关回忆隐居的日子

大白若辱偶遇阳子居的故事

出关五千字的痕迹

前言

探索自身的必修课儒道两家是中国人立邦立身的哲学,再加上佛家,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体,其他各流派的影响都不及以上三者。数千年的灌育,给每个中国人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成为社会文化心理积淀的主要构成。作为华夏子孙,我们生来浸润其中,但真要透彻理解社会和自己身上所具备的这种品质,却又似乎很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年代久远,先哲们的原意日益模糊,《论语》、《孟子》语句艰涩,《道德》、《南华》深奥绝伦。对这些经典文字的认识,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因为先哲们博大精深的思想,既不断作用于灵魂的潜移默化当中,又时时彰显于我们每时每刻的行动和生存意识里。比如,为什么与西方相比,我们那样重视孝顺父母?为什么我们提倡谦虚谨慎、含而不露?为什么我们提倡悟道,而不是解剖麻雀?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上讲,孔孟老庄的思想不仅对亚洲各国影响深远,并且自中世纪后叶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整个思想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几百年来对中国先哲的研究认识,从哲学家到普通民众,都是热门的话题。如同人类千百年来对科技孜孜以求的钻研,研究中国哲学,更像是各国学人对社会的一种人文探索,对于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说,更是谋求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融合、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一些内心的困惑。

激烈的竞争,残酷的选择,从我们的孩童时代便已经开始。从求学到求职,从择业到谋生。从求发展到实现自我价值,这些人生的重要阶段都要面临种种矛盾挣扎。孔孟的学习观、处世观、言行观、社会观,都洋溢着积极入世的激情,同时又努力提倡与他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精神,但这些东西在给我们一个适应社会的向上动力的同时,也令人不断产生怀疑,比如孔孟崇尚的高于一切的“礼”,对现代的我们来说,是不是已经格格不入?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人性自私、道德沦丧、功利主义等等,与孔孟之道是否已经完全背道而驰?孔孟提倡的“克己复礼”、“忠孝仁义”,是不是一种所谓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伪善”工具?而老庄的小国寡民、消极遁世,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无为无不为,用现代人的一般价值观来看,岂不是自欺欺人?那些看起来已经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道理,实际上与我们的行为准则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举足轻重。出现上述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觉得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当代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多于传统文化,对古人的原著理解得不够也不深入;二是过去的基础教育中,“左”的痕迹很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本教育不同程度上歪曲着先贤们的本意,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使得我们对典籍的解释趋向主观化、工具化。

要真正理解先哲们,还要深入了解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熟悉这些大哲人的生活背景,把他们还原为人,还原为具有深刻爱国心和社会忧患意识的知识阶层、参政议政人士,这样才有了认识的基础。否则,我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三千年以前的人和事,肯定偏见多多。而对儒道的偏见,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偏见;对儒道的误解,也就是对社会历史的误解。这些误解,最终将让我们无法深刻地认识自身,从而无法抛下枷锁、珍惜瑰宝,去向未来挑战。

选择“博客”体例的缘由在近年来出版的同类读物之中,白话翻译和各家解读占据首要席位。

前者是机械的翻译,很难让读者置身于先贤思想产生的时代之中;后者是二手的食物,再嚼就难免人云亦云,那不是完全属于孔孟老庄,而是属于南怀瑾和于丹们的。因此,如何找到一个相对通俗简单,同时又如实还原原貌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儒道两家的思想至关重要。

事实上,细细看来,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其思想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完善的。这中间,随着他们个人命运的转折,其思想也有着清晰的变化轨迹。是甘于沉默还是推己及人,这于他们的内心非常痛苦,也是理解他们的关键所在。如何展现他们人生的际遇和思想的变迁,是出版此类图书急须解决的问题,而新生事物于此刻给了我们灵感,这就是网络“博客”的出现。

本系列读物的特点众所周知,博客作为一种舶来品,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将自己所想展于世人眼前。喜老可收藏,随时翻看,不喜者大可从收藏夹中DEL。除此之外,真正的博客文体是一种真实、随意性的文字,我们从一个博客写作者连续发表的文字中,便可窥到其内心世界和人生转折的意义,这种展现对于我们理解一个人不啻为一种捷径。因此,选择以博客的形态展示儒道的精髓,就成了我们找到的“最佳途径”。

本系列读物一共分为四本,分别为《孔子博客》、《孟子博客》、《老子博客》、《庄子博客》。几位编纂者对这四位先贤的历史有过较深入的研究,结合众家所长,历时一年多,始成四部书稿。

众所周知,两干多年来,对孔孟老庄典籍的考证注解的著作汗牛充栋,谁也难以给出一个真正准确的解释。这也是后人不断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编者大量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对历代各种解释性文字做了综合与提炼,力求较为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络,总结并串联。同时在行文的过程中,追求轻松、浅显,拒绝阅读疲劳,是我们的目的之一。

《孔子博客》孔子以及弟子们的学说是儒家文化的源头,但却不是以系统论述的方式写作,而是在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对话、行动之间激发出来的,更具有人情味和现实性。

孔子一生努力“克己复礼”,试图在时代大变迁、大转型的春秋时代恢复周初的礼仪、思想、制度,表现出一个当时的“知识分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社会批判精神与承担的勇气。而平民化的生活又影响了他的思想,使他“非神化”地被弟子们接受与推崇。《孔子博客》按照《论语》本身的篇目顺序作一选择合并,结合其他古籍中的记载,融入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以平和、朴实的描述延续了原著的顺序。

《孟子博客》与孔子相比,号称亚圣的孟子,无疑是一个以推广孔子思想为己任的思想家、行动者。他把孔子的思想推进到“大同”的境地,也是一个在思想上给儒家带来了神秘性的“另类”。他的“浩然之气”成为他与孔子最大的区别,也是他的思想亮点,而这种大无畏的浩然之气,则贯穿着他的一生与思想历程。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里,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带着弟子四处奔波,虽然他被君王们所重视,但他思想中具有强烈的乌托邦倾向,把“仁义”推向极致,难以被君王们所实践。他当时虽然名声极大,但仍然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只得在各个国家之间奔波,在不得志的人生经历中,他仍然不断地以“打击异端”为己任,与墨家、农家、纵横家等进行大辩论,试图让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在孟子身上,“对异端的压制”初露端倪。所以后世人会产生“孟子是个偏执狂”的看法。在《孟子博客》中,更多地对孟子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作一展示和塑造,重点描写了一些故事性强的篇章,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他的言论的个性色彩。

《老子博客》由于考虑到信史资料的缺乏,《老子博客》只选取了老子的生活片段进行描写,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史书中有据可考的事件为线索,以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对周朝末年各种历史事件的看法,揭示老子思想的精髓,每篇博客独立成篇,整体上下衔接,以历史故事为引子,阐述思想而不教条。这样既为读者增添了阅读的乐趣,也为读者留下了大片的思考空间。

《庄子博客》庄子与孟子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代中,当三教九流都在努力推行自己思想观点的时候,庄子却在悠闲地生活。他的思想就是一种关于生活、生命、自然的思想,与当时弥漫于各个流派的“焦虑感”不同,庄子的思想与行事之间透出了生命的轻松与闲逸。他力倡“无为”,“无为而治”地对待政治、经济、生活……而积极“解决问题”的儒家成为他的嘲笑对象。考虑到庄子的思想体系性较强,在他的博客中,我们分成论自由、谈大道、看生死、讲修炼、笑孔儒五个板块,将相关的故事结合在一起,那些看似虚幻的寓言故事,实则切进生命与生命的本质,吸引着人们去思索命运与生活的真谛。

回帖除了全力还原四位先贤的生活原貌之外,本书还添加了富有创意性的“回帖”,其中既有当时先贤思想与其他诸家思想的碰撞,也有古今中外名人的著名论述观点,以及虚拟的网友在目前形势下对先贤的理解认识,既扩大了信息量,也增强了可读性和活泼性。

结语由于四位先贤的生平历史多有不详之处,编者水平所限难以一一精通,对于史实的引用多采取一家之言,难免与别家考证不符。再者,先贤们的思想深远辽阔,寥寥十数万字难以详尽,对原著的翻译、转述、释解仅求准确、简练、忠实,不做大量引申,恐给人以“大话”搞怪之嫌。编者所希望的是,通过对《复活的先哲》系列图书的阅读,能引起读者对其人与思想的兴趣。如果您看了本书之后,会再读一下四位先贤的原著,那么,我们的期望也就达到了。

编者2007年7月于北京

内容摘要:

  本书只选取了老子的生活片段进行描写,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史书中有据可考的事件为线索,以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对周朝末年各种历史事件的看法,揭示老子思想的精髓,每篇博客独立成篇,整体上下衔接,以历史故事为引子,阐述思想而不教条。这样既为读者增添了阅读的乐趣,也为读者留下了大片的思考空间。  孔孟老庄的思想光辉照耀了数千年,但是他们原初的想法到底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了解他们个人命运的转折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吗?我们对圣贤的印象可能和他们真实的思想相距甚远,一方面他们的言论对我们来说的确艰涩难懂,另外。不能不说后人前仆后继的演绎解释让我们无所适从了。可谓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孔孟老庄。  本丛书编者推出的《孔子博客》、《孟子博客》、《老子博客》、《庄子博客》这四本书,正是想在千万种著作之外探索一条直达圣人心灵的捷径,如同诸子先哲越千年而复活于我们身边,像令人难忘的网友一样,娓娓道来一个真实的自我。  本书为《老子博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老子博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4081800
《老子博客》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 196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老子博客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3.15-53 的主题关于 老子-哲学思想-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