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土地
回到土地封面图

回到土地

俞孔坚,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14

定价:50.0

书籍简介:

中国正处于重建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着因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生存危机、全球化和社会文化转型中的民族身份危机和与之伴随的草根信仰危机,俞孔坚分别从城市、田园和遗产三个层面论述他的景观理想:一种“生存的艺术”,即“天、地、人、神的和谐”。为此,他提出了引起热议的“反规划”理论,提倡“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强调“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作者介绍: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次年创办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为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出版著作十五部,论文二百多篇。五度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一项世界滨水设计最高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奖,并获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七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担任《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杂志主编,国际Landscape Architecture编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苏州市、中山市等政府专家顾问。

书籍目录:

引言

城市篇

寻找土地之神

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

城市性的再定义:作为生存艺术的城市设计

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规划的理性与权威之谬误

暴发户与极权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

重归人性与故事的地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

可持续景观

城市的生态与人文理想

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

田园篇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寻常景观的诗意

田的艺术

关于“风水”

附:谁来保护我们的家园——风水复活的背后

天府:生存的艺术与美学

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

警惕和防止“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关于保护和巩固和谐社会根基的两个建议

附: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

重建家园的精神空间

遗产篇

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

中国的自然保护亟待进行体制、规划方法和保护理念上的全面革新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为《工业遗产》序

建立“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建议

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善待圆明园遗址(9篇)

怀念周维权先生

代后记:土地与城市十年:求索心路与践行历程

内容摘要:

中国正处于重建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着因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生存危机、全球化和社会文化转型中的民族身份危机和与之伴随的草根信仰危机,俞孔坚分别从城市、田园和遗产三个层面论述他的景观理想:一种“生存的艺术”,即“天、地、人、神的和谐”。为此,他提出了引起热议的“反规划”理论,提倡“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强调“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并对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保持警惕,认为有可能破坏农村延续几千年的土地与人的和谐,“新能源”——农村的城市化也许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回到土地”是俞孔坚理论和实践的基点,而他的追求则是建设真正“中国”而“现代”的景观。

编辑推荐:

《回到土地》共分三篇。城市篇是全书的最主要部分,11篇文章揭示和批判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的种种误区,特别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各大城市的、荒诞不经的“城市化妆”运动,挥霍浪费无度、缺乏人文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大型公共建筑,目标单一、缺乏土地伦理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江河治理工程,等等。田园篇侧重乡土中国。这些文章警告,当我们已经毁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旧的乡土城镇之后,我们又将毁掉一个个更富有特色,充满生态与人文价值的广大乡村和田园。乡土景观平凡而真实,虽为下等文化且不曾被国家或地方政府所保护、所珍惜,却绵延数千年而生机勃勃,是“生存的艺术”,也是草根信仰之基础,是和谐社会之根基。遗产篇则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新伦理与新美学之下,认识和评价我们的遗产,旨在跳出传统的文物概念,跳出贵族文化的价值观来认识平民的、足下的文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回到土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批评
9787108044204
如需购买下载《回到土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2版印次2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回到土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4.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856 的主题关于 城市景观-景观设计-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