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尼采封面图

尼采

(英) 坦纳 (Tanner,M.)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对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介绍,探讨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此外,本书探讨了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许多误读,而尼采在写作时对此已有预见:“最重要的是,请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

作者介绍:

坦纳(Michael Tanner),哲学家、歌剧评论家,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研究领域:19世纪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尼采:作为文化现象的瓦格纳:艺术哲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当代思潮。著有《叔本华》(1999)、《尼采》(2000)、《瓦格纳》(2008)等。

书籍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1 尼采之形象

2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3 幻灭与隐退

4 道德及其不满

5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6 预言

7 占据制高点

8 主人与奴隶

9 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内容摘要:

尼采在现代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要对尼采哲学做一个简明的解说却是一件难事。别的哲学家,尤其别的德国哲学家,都有意识地构筑体系,仿佛已经亲自把展厅布置好,导游只需带游客循序参观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则另当别论。尼采相反,他拒绝体系,他的多数著作是格言的荟萃,其风格又是充满反讽、跳跃、矛盾,这里没有现成的展厅,无论谁当导游都必须自己动手布展,凭自己的眼光把纷繁的展品整理出一个秩序来。
和别的哲学家的另一大区别是,尼采的哲学与他的内在精神历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倘若对这个历程没有切身的感应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说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就是说,要对尼采哲学做出中肯的解说,解说者必须调动和带入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不应该是所谓纯学术的客观研究。

编辑推荐: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牛津通识读本:尼采》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尼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牛津通识读本
9787544715256
如需购买下载《尼采》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 × 1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尼采是译林出版社于201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516.47 的主题关于 尼采,F.W.(1844~1900)-生平事迹 ,尼采,F.W.(1844~1900)-哲学思想-思想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