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语言
现代建筑语言封面图

现代建筑语言

(意) 赛维,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史教授布鲁诺·赛维的名著之一。全书共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在归纳现代建筑大师创造的现代建筑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语言体系,用来代替被学院派公式化了的古典主义建筑语言。这个体系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不受约束地为内容和功能服务;强调变化和不协调性;动态的多维视觉效果;单元之间各具独立性的相互作用;工程要求和建筑要求之间的有机联系;设计生活空间要满足使用目的;每座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协调组合。第二部分通过对建筑历史的论述,证明现代建筑语言是一个同所有具有创造性的建筑进行交流的真正的方法。

作者介绍:

布鲁诺·赛维,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历史学教授。1918年生于罗马一个古老的犹太家族。早年曾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离开意大利,194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43年返回意大利,后在威尼斯和罗马大学讲授建筑历史。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反古典学说的准则 引言 谈谈建筑学 第1章 设计方法论 第2章 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 第3章 反古典的三维透视法 第4章 四维分解法 第5章 悬挑、薄壳和薄膜结构 第6章 时空连续 第7章 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 结语 未完成的建筑和粗陋艺术 跋  1.成熟  2.手法主义的和语言  3.基本原则的历史顺序  4.对于语言和符号关系的误解

第一部分 反古典学说的准则 引言 谈谈建筑学 第1章 设计方法论 第2章 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 第3章 反古典的三维透视法 第4章 四维分解法 第5章 悬挑、薄壳和薄膜结构 第6章 时空连续 第7章 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 结语 未完成的建筑和粗陋艺术 跋  1.成熟  2.手法主义的和语言  3.基本原则的历史顺序  4.对于语言和符号关系的误解  5.城镇规划中的7条原则  6.关于建筑创作的问与答第二部分 建筑与建筑史 引言 反古曲主义与勒·柯布西耶 第8章 中世纪文化、工艺美术运动、新罗马形式:作为设计方法的一系列功能原则 第9章 哥特形式的历史,19世纪的工程,新艺术运动,花园城市,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悬挑,壳体和薄膜结构 第10章 文艺复兴和理性主义:三维反透视,四维分解法 第11章 手法主义和巴洛克,有机建筑学:时间和空间,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再组合  结语 史前史和建筑文化的起点 图片来源

内容摘要:

布鲁诺·赛维在本书中写道:“这些记载和别的任何逆反行为一样,有着相同的目的,制分歧。如果它们挑起了争端,它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没有喋渠不休地谈论建筑,我们最终要开始的是阐述建筑。”被弗兰克·劳埃徳·赖特称之为“我们时代最敏锐的建筑评论家”的布鲁诺·赛维的《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每个对房屋设计、买卖、观察或居住有兴趣的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  在本书第一部分里,赛维提出了七个原则,即“反而规则”,意图在原先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徳·罗和赖特等人创立的基础上编写新的建筑学语言。一改古典装饰风格派古典语言,强调秩序、比例和对称的抽象原则,他提出了一种替代的传递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是自由表达内涵和功能;强调变异和不一致;动态的多维视觉;元素独立的相互作用;建筑和工程间的有机结合;设计的居住空间是为了致用以及每一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第二部分追溯了建筑学和史学著作之间的对话,指出了建筑学的现代语言并不是现代建筑学的语言,而是所有创见性的建筑学的真实传递体系。对20世纪从古希到巴洛克风格作品的建筑文献的研究揭示:各项历史贡献都具有两种对立的作用;促使复旧的反面作用和充实建筑学的现代语言的正面作用。因此,我们发现,在勒·柯布西耶和希腊城市规划之间,路易斯·康和哈徳良时代的罗马建筑之间,手工艺运动和中世纪语汇之间,以及最值得注意的是波较米尼在较马的圣卡洛教学和费兰克·劳埃徳·赖特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两种螺旋形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  罗马大学的建筑史教授布鲁诺·赛维写过很多书,包括《建筑建筑空间论》,该书已被译成11种语言,成为许多国家建筑课程的基本教科书。《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是从两种意大利原著翻译过来的,它们构成了1977年1月和2月华盛顿大学讲授的两种沃克-艾姆斯讲义的基本资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建筑语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9787112070244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建筑语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建筑语言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0 的主题关于 建筑理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