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
出海封面图

出海

郄永忠,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阐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生存战略。

书籍目录:

背景篇: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1抓住良机:中国企业国际化生存之道

2找寻参照: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运作经验

3威振雄风:“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的现实需求

二战略篇:中国企业“走出去”路径抉择

4利基战略“走出去”竞争战略的选择

5战略方式内向延展+外向扩展

6路径抉择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三策略篇: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

7海外直接投资模式

8品牌收购或共享模式

9兼并收购模式

10核心技术导向模式

11贴牌加工出口模式

12海外资源拓展模式

13跨国“联姻”模式

14收购海外股权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应对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其实质上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能否成功关乎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关乎中国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经济实为企业家经济,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连续10年的高增长,归功于比尔.盖茨、戴尔、韦尔奇、郭士纳等企业家;7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归功于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丰田家族等企业家;韩国经济的崛起,归功于三星的李秉喆、。LG的具仁会、现代汽车的郑梦九、SK集团的崔钟建等企业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六年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对外承包工程连续七年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开始跨人世界工程承包大国前列。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7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中国境外企业在东道国纳税93.40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30余万人。

当前,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而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价格疲弱导致市场机会越来越少,企业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需要更新、更大的市场容量。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如何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特别是近两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的很多出口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在国际市场大展身手的难得机遇。

国家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水平平稳较快发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提出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企业“走出去”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的战略举措。

但是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有哪些可用的模式?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曾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

由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的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从2002年的17亿美元一路上涨至2008年的55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4%。虽然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猛,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多艰难的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要战胜国际上一些偏见。这种偏见主要表现在国际社会上有声音认为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领域。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非常多元化,资源能源类并非最重要的领域,在投资门类中只能排到第四位,在中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中只占15%的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中涉及到资源和能源类的行为,只是与中国的国际分工相关。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目的在于服务全球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完善,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中国也是全球化重要参与者。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开发,也是把自己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全球化的一个过程,能把所在国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能有力带动当地的电厂、港口和铁路等基础建设,并能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

挑战之二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面临适应当地习俗和文化。在尊重东道国的法律方面,中国企业都能做到,但如何在走出去后,成为所在国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这是中国企业需要补上的一课。因为在熟悉当地文化、适应非法律的习俗方面中国企业还存在缺陷,这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完成并购后对当地企业进行整合的效果,上汽并购韩国双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挑战之三就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面临如何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对全球投资造成严重打击,不少国家为了渡过危机,重新拾起保护主义壁垒,对跨国投资也造成一定障碍。此外,在一些领域,一些国家对本国商业的保护或者地方情绪作祟,也影响到了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步伐。不过,金融危机在打击全球资本流动的同时,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一些成熟的领域寻找新的机会。例如2008年中国对外投资中金融类投资增长就很快,增速达741%。

拙作《出海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回顾了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通过详实的“出海”案例,解析了“出海”的路径抉择,诠释了适应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市场战略的八种模式。从而,为实施“出海”战略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营思路,对意欲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能有一定的启示。

最后要感谢我所在的机构建银国际,在如此好的工作环境中,我利用业余时间修正和完善了拙作。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始终如一的支持。感谢庄锦虹、李依能对书稿中所涉及的数据后期的更新。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崔姜薇女士对本书后期编辑出版提出专业而中肯的建议。

郄永忠

2009年9月24日于北京家中

内容摘要: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模式?  本书回顾了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通过详实的“出海”案例,详细解析了“出海”的路径抉择,诠释了适应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市场战略的8种模式。从而,为实施“出海”战略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营思路,对意欲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具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开拓进取的气势,谁主沉浮的雄心。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有利于提高它们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帮助它们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失去产业升级,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  2009年7月,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独家中标摩洛哥运营商WANA的移动网络项目,成为摩洛哥主要移动通信商新网络的独家供应商,该项目是华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9年6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13.86亿美元(17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02矿业公司,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收购家澳大利亚主要矿业公司……【作者简介】  郄永忠博士,现为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全资投资银行建银国际(中国)并购与融资部董事总经理兼研究中心主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出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794737
《出海》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出海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 的主题关于 企业-国际市场-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