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8.0
社交网络革命、因特网革命和移动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在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社区等层面的游戏规则。人们逐步脱离了传统社会群体,变得更加个人化、网络化,但社会并没有崩溃,人们在走向个人化的同时,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即人们作为个人,越来越变得网络化了,而非嵌入在一个个的群体之中。在网络化个人主义的时代,中心、焦点是个人,不是家庭,不是工作单位,不是邻里社区,同样也不是社会群体。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社区和群体关系转向了更加广泛的、松散的、也更加多元化的个人网络。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本书便是作者对此种社会变迁的最新理论回应,对于廓清人们对社会变迁、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的认识非常具有帮助。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编 三重革命
第一章 网络化个人主义:新的社会操作系统
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三重革命对网络化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重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好的还是坏的影响
第二章 社交网络革命
转向社交网络革命
人们认为自己是群体一员,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人们认为自己特立独行,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社交网络视角的发展
始祖——乔治·齐美尔
“冷战”引发了社交网络的思考
社交网络的结构
分析社交网络
网络化个人主义的子群
个人的社交网络
网络化的社会
第三章 互联网革命
为何互联网扩散的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
联网的个人电脑支持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互联网的扩张:早期使用者的故事
宽带吸引了早期和晚期多数使用者——“天路历程”在继续
数字鸿沟的现状
互联网文化
网络化的演变
第四章 移动革命
最初的手机都是大块头
世界走向移动
语音加短信
智能手机:超越通话和短信
电脑走向移动和无线
生活在云端
永远在线和超级连接
控制社会交往的强度和范围
基于移动通信而建立的临时社区
面对面约会的新情境
拓展的社交
距离的弱化——但并非消失
联网之在、在亦不在、不在亦在
公共和私人空间界限的模糊
三重革命继续深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第二编 网络化个人主义如何运作
第三编 网络化世界的行事指南: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互联网与新媒体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决定了如何使用它们并与人交往,如今,我们不能再继续孤独地活着,而应成为网络化时代的主宰者《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第一部分描述了三重革命——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如何造就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包含美国社会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人们当前的网络活动。作者强调了网络行为的三大支柱:联系他人、满足信息需求和分享内容,阐明自己的观点:大量的网络的人际交往并不是对注意力的分散,而是一种多任务处理、控制的艺术。
《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第二部分呈现了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这三重革命如何在社区、家庭和工作场所发挥影响,带来了人际关系的转变、家庭内外环境的变迁、工作方式日趋转型等。评论家担心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否取代了面对面沟通,成为人们联系不紧密的替代品。事实上,证据显示信息和通信技术是人际关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三重革命——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社区和群体关系转向了更加广泛、松散、多元化的个人网络。-种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便是对此种社会变迁的最新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对于廓清社会变迁的发展轨迹、技术带给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具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