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叙事
跨界叙事封面图

跨界叙事

叶志良,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运用跨界叙事理论,在跨文体、跨时代、跨国界三个维度上,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穿透古今,打通文体,对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较为细致的史论式理论阐述和详实的文本分析。既有对艺术发展的共通性的描述,也有对艺术作品个案式的剖析。

作者介绍:

叶志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大舞台》执行副主编。曾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生读写活页》副主编。 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多项。已出版《当代戏剧形态论》、《多声部的剧场》、《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小说魔方》、《大众文化》、《战时东南文艺史稿》(合著)、《中国东南抗战文化史论》(合著)、《抗战时期的金华文化》(合著)、《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主编)、《快乐跟你走一金华方言轻喜剧(二十分可乐)现象研究》(主编)、《戏剧鉴赏》(主编)等论著,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奖、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浙江省青年社会科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等。

书籍目录:

绪论 戏剧与影视的跨界叙事与文化传播

第一章 类别影片与意识形态喻义空间

第一节 国家的仪式:新中国儿童电影主题的身体建构

一 身体:国家理性的实践手段

二 身份:个体身体的社会呈现

三 身心:“训身”、“塑心”双性同构

第二节 体育影片:从意识形态承载到生命叙事的转换

一 前意识形态的记录式叙事

二 政治前提的意识形态叙事

三 从意识形态到生命叙事的转换

第三节 审美·政治·文化:中国戏曲电影的民族记忆

一 戏曲电影的审美记忆

二 戏曲电影的政治记忆

三 戏曲电影的文化记忆

第四节 新世纪军事题材电影的新英雄主义倾向

一 人物角色的平民化定位

二 人生追求的世俗化呈现

三 人际关系的人性化处理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传记故事片的身体寓言

一 《武训传》的身体批评与政治批判

二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片的身体改造

三 革命英雄传记影片身体的图腾

第二章 “非遗”视野中的地方戏曲文化生态

第一节 金华婺剧的文化定位

一 恒常性: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

二 可塑性:声腔的分离与集合

三 地域性:文化认同与身份确认

第二节 新昌调腔的传承机制

一 新昌调腔的历史传承

二 新昌调腔传承的内部机制

三 新昌调腔传承的外部机制

第三节 人类学视野中的绍兴社戏鬼戏

一 绍兴社戏鬼戏的特点

二 绍兴社戏鬼戏的功能

三 绍兴社戏鬼戏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省感戏:当民间与正统披上狂欢的袈裟

一 载体:特定时空的狂欢化演出

二 内涵:狂欢化演出的民间意识形态

三 民间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合谋

第五节 《浙江好声腔》与珍稀剧种的传承保护

一 展演:珍稀剧种活态保护的基础

二 传承:珍稀剧种动态保护的路径

三 布局:珍稀剧种生态传承的格局

第三章 艺术“展演”空间与时代文化症候

第一节 “艺趣”:中国戏曲的叙事逻辑

一 躯体造型的直观性和动作性

二 角色情感性格的二元性

三 约定俗成的艺术表演程式性

第二节 异曲同工:东方意识流小说与中国戏曲

一 意识流:主观情思客观化

二 意象化:象征手法具象化

三 自由性:时空处置心理化

第三节 中外动漫创作的观念形态比较

一 模式:标新立异与循规蹈矩

二 价值:扬善惩恶与借物说教

三 功能:深度娱乐与浅显教化

第四节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转型

一 从事件实录到叙述

二 从意识形态化到人文化

三 从格式化到个性化

第五节 当代中国先锋戏剧的语言策略

一 放逐语言:把戏剧视为动词

二 极端表现:纯粹的语言试验

三 “反”戏剧语言的N种表情

第六节 当代戏曲传播的突围表演

一 戏曲主题的现代阐释

二 表达媒介的新的综合

三 戏曲传播的继承创新

第七节 文化语境与当代中国电影改编

一 政治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改编

二 审美语境中的人文化改编

三 消费语境中的娱乐化改编

第四章 历练精魂:名家姿态与文化表演

第一节 李渔的现实矛盾与人格突围

一 前世今朝:在时代夹缝处“独善”自身

二 亦文亦商:在身份对立中坚守良知`

三 雅与俗:实现俗与雅的融通

第二节 夏衍历史讽喻剧的文化批评

一 历史剧:剧作家政治、民族意识的认同方式

二 历史与讽喻:潜隐在历史剧创作中的矛盾

三 历史剧创作两难困境的历史审视

第三节 郁达夫戏剧思想的“现代性”

一 “为人生”创作思想的现代性

二 “综合性”艺术形式的现代性

三 舞台文体语言的现代性

第四节 谢晋的诗性气质与人性审视

一 诗性气质的影像镜语

二 审美人性的道德关怀

三 社会表情的集体记忆

第五节 罗怀臻戏曲创作的推陈出新

一 女神与女奴:审视女性的两个维度

二 “更像自己”:重建本土化戏剧

三 “效果历史”:非历史的历史剧

第六节 “旧曲”谱“新调”:孟京辉的戏剧改编

一 中国题材西方化:以中式旧曲谱西式新调

二 西方题材中国化:以西式旧曲谱中式新调

三 舞台呈现综合化:中西和鸣谱时代新曲

第五章 地域文化视阈中的浙江经验

第一节 现代浙籍文人与中国话剧的创立

一 “旁门”与“正宗”:从旧剧到新剧的历史转折

二 启蒙时代的旧戏批评与理论建树

三 戏剧正宗地位确立与浙籍文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战时东南浙江、福建、江西的救亡剧运

一 战时东南救亡戏剧团体蓬勃发展

二 战时东南剧坛演出剧目丰富多彩

三 战时东南剧本创作精品迭出

第三节 浙江百年影视文学创作的艺术备忘

一 民国时期的电影文学创作

二 新中国成立后新老作家的影视文学创作

三 新世纪的“浙产剧”创作

第四节 当代浙江戏剧文学的创作流向

一 现代题材的时代把握

二 古老题材的脱胎换骨

三 经典作品的戏剧改编

第五节 浙江戏剧节与地方戏曲的当下传承

一 地方戏曲的复制式传承

二 非遗式活态保护的发展性传承

三 活态、活体、活动的创造性传承

第六章 众声喧哗:个案透析与文化想象

第一节 《樱桃园》的中国接受与阐释

一 被译介的《樱桃园》

二 意识形态化的《樱桃园》

三 贴近抑或创造:徐晓钟版《樱桃园》

四 颠覆:被娱乐化的《樱桃园》

第二节 在历史经纬中:婺剧《双阳与狄青》的故事

一 故事演变与主题改写

二 文武兼工的艺术表达

三 刚柔相济的性格刻画

第三节 《妈妈们的青春往事》的身体政治与乌托邦

一 影像叙事与意识形态修辞

二 身体意象与身体政治

三 革命与乌托邦

第四节 婺剧历史剧新创剧目的精神旨归

一 新编历史剧《昆仑女》的双重叙事

二 婺剧历史剧《梦断婺江》的叙事伦理

三 新编婺剧《铁血红颜》的红色叙事

第五节 跨界艺术作品的叙事呈现与文化分析

一 《孔乙己》:经典叙事的现代演绎

二 《飞天鱼》:抚摸病患的生命叙事

三 纪录片《山里的日子》的叙事策略

四 《毛泽东和他的长子》的“有意味的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运用跨界叙事理论,在跨文体、跨时代、跨国界三个维度上,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穿透古今,打通文体,对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了较为细致的史论式理论阐述和翔实的文本分析。本书既有对艺术发展的共通性的描述,也有对艺术作品个案式的剖析。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当下戏剧与影视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跨界艺术的叙事特征。通过本书,既可深入了解跨界研究的对象、内容,也可深入把握跨界研究的范式、方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界叙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385820
如需购买下载《跨界叙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跨界叙事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05 ,J805 的主题关于 电影-艺术-研究 ,电视-艺术-研究 ,戏剧艺术-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