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5.0
由于北京话的发音无论在清朝、中华民国时期,还是在现代,都是政府推行的“官话”的发音基础,所以用这种语言词汇创造的文艺作品能够被其他地区、操着各种不同方言土语的人群所接受。《红楼梦里的北京土语》正是这样一部雅俗共赏的“精品”。
北京话的形成与这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有关系,同时与全国各个地区迁移到北京来居住的外地人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北京是一个大城市,是“天下之中”,所以官僚阶层调动升迁、各地士子科举应试、全国各地的客商寻找商机、外藩前来朝拜天朝等活动都要前往聚集京城,人员来往频繁。如近代历史上清朝、民国一些著名的人士多为外地精英。大清重臣刘统勋、刘墉父子是山东人,大清重臣、民国总统袁世凯是河南人,民国代理总统冯国璋是河北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是广东人,吴裕泰创始人吴锡卿、张一元的创始人张昌翼都是安徽人,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是河北人,同仁堂的先人是由宁波进京的。这些人举家迁京,到京城闯天下,家乡的方言土语肯定会带到北京。如山东省胶东地区方言中的“小力本”,东北地区的方言“白话”、“刮拉”、“日头”、“老鸹”,河北东北部地区的唐山方言中的“忒”,等等。据说北京话的“挺尸”是南方江浙一带的“睡觉”发音,现代北京话称父亲的哥哥为“大大”,也是江浙一带的发音。这些外地地方方言词汇流人北京后,丰富了北京的土语词汇,并被居住在北京地区的市民所接受。日常生活中,北京地区的居民用北京的口音说出这些词汇,日久天长,这些词汇演变成为了北京土语里的词汇。【作者简介】吕长鸣,皇城根下上过学,广阔天地务过农,首都北京经过商,政府机关做过事,现为北京某高校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