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38.0
本书主要包括丝竹乐溯源、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江南丝竹与相关乐社、乐队编制与乐器演奏风格、曲目类型与“八大曲”、曲目家族构成辨识、“体式和”“腔型”变体势态、江南丝竹的传播与影响等内容。
第一章 “江南丝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江南文化与丝竹音乐
第二节 江南丝竹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江南丝竹”现状
第二章 “江南丝竹”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江南丝竹的乐队构成
第二节 江南丝竹的演奏风格
第三节 江南丝竹与地方乐舞、戏曲的联系
第三章 “江南丝竹”传统曲目特点
第一节 八大名曲的产生
第二节 传统曲目的音乐构成特点
第四章 “江南丝竹”的人文社会、经济效益研究
第一节 江南丝竹与民间习俗
第二节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研析
第三节 江南丝竹在新历史时期的发展
第五章 “江南丝竹”的保护与发展
第一节 各地对江南丝竹的保护
第二节 江南丝竹对青少年的培养
第三节 新江南丝竹音乐的创作特色
第六章 新编江南丝竹乐曲
1、《思度》沈雷强
2、《评弹印象》杨元旦
3、《顾山春》顾冠仁、赵志坚
参考文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代白居易的这首诗诉说了诗人对江南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人们对江南美丽风光深深的向往。自古江南多才俊,江南文化少不了才情的灌溉,在这片土地上,数不清的诗人、词客、曲家共同谱写了江南文化的锦绣篇章。江南丝竹音乐由来已久,有了舒缓悠扬的丝竹之音,江南才有了它那份独特的味道。江南丝竹音乐起源于明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特色。现在,江南丝竹音乐虽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危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传统江南丝竹社均自行解散,而且,当地很多老一辈的民间音乐家已相继离世,加上传统的曲目传谱很少,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江南丝竹已日渐濒危。我们在整体上肯定江南丝竹为区域民族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认清近年来“西洋音乐热”的形势。对江南丝竹的继承与发展的抢救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习近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化艺术界座谈会时就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江南丝竹音乐》结合多个实例来说明当前社会背景下江南丝竹的境况,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想法以及一些利于江南丝竹发展方面的建议,以期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