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5.0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的研究性著作。初稿为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而后此课题又经过几年,在北师大博士后工作站、近代史所的继续深入研究,形成本书稿。作者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基础,梳理了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分析了近代教科书对中国近代化常识的建构、文化的转型的重要意义。本课题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文化现象分析新打开了一个新视窗。
序(郑师渠)
建造常识:近代教科书的文化价值
第一章传教士与教科书
一、从“教科书”一词说起/1
二、传教士.教会学校.教科书/9
第二章欧美与东瀛:近代教科书的两次译介浪潮
一、“多译西国学堂功课书”/30
二、戊戌后翻译日本教科书的热潮/36
第三章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
一、师日浪潮中近代教育观念的形成/52
二、汉译日本教科书与近代知识体系的建立/55
三、汉译日本教科书与近代教育学的建立/67
四、汉译日本教科书的特点与影响/77
第四章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和发展
一、近代教科书的萌芽/85
二、“蒙学教科书”:第一部中国近代教科书/88
三、开创“教科书时代”的商务版“最新教科书”/97
四、晚清教科书的出版和销售/108
五、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113
第五章近代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演变
一、晚清教科书的编审/129
二、民国时期教科书的编审制度/151
第六章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
一、经学和修身:道德教育的承接与开新/162
二、林纾和他的《修身讲义》:道德教育转型之一例/172
三、民初国民性改造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公民教育/181
第七章斯巴达与中国:近代教科书里中国人的政体认识
一、“西洋史”中的斯巴达/189
二、国语文和体操课本中的斯巴达/198
三、中国人对斯巴达政体的认识/202
第八章花鸟虫鱼看世界:博物教科书与近代自然教育的发端
一、中国博物教科书的诞生/210
二、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216
三、杜亚泉的博物学贡献及其“形而下”的自然哲学观/222
四、博物教科书与近代自然教育的开端/230
附录一1877年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总干事韦廉臣向委员会提交的学校用书表
附录二1880年12月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大会记录所列学校教科用书表
附录三1890年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计划出版的中文教科书列表
附录四1894年中华基督教教育会执行委员皮彻博士(Dr.Pilcher)关于学校用书的纲要性设想
附录五清末民初的汉译中小学用日本教科书(1890~1915)
附录六民初“共和国”教科书与“新编中学共和国”教科书
附录七民初“中华”教科书与“新制中华”教科书
附录八杜亚泉编译校订的博物类教科书(共计52种)
引征文献
后记
本书作者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将教科书置于近代文化视野下作系统考察,涉及了近代教科书的缘起与发展、教科书与中外文化、近代教科书的审查制度等广泛的领域。作者用力甚勤,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学界已有的研究。 本著以中国近代教科书为焦点,从知识建构史的视角探察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教本,教科书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诞生物,建构起近代中国人的常识体系,打造了近代中国人的文化模型,其文化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晚清社会文化背景下近代教科书如何诞生,其编审制度怎样形成演变,以及它在塑造近代国民意识和培养科学观念上的贡献,是本研究着力考察的重心。【作者简介】 毕苑,女,籍贯山西。2001年山西大学历史学硕士,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出站,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文化史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教育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建造常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3454180 如需购买下载《建造常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福州 | 出版单位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线装 |
页数 | 327 | 印数 |
建造常识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1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23.3 ,K250.3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研究-中国-近代 ,教材-教育史-研究-中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