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之辨
才性之辨封面图

才性之辨

姚维,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2.0

书籍简介:

魏晋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学术思想的活跃程度,其哲学思辨的理论深度,以及对整个社会人生的影响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一时期作为占主导潮流的哲学形态是玄学。才性之辨是魏晋玄学的四大论题之一(还有有无之辨、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主要探讨人的本质构成及才性诸方面、诸要素的关系,是在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关系问题,其主旨是如何凸显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其哲学的意义是从理论上讨论人的本质构成和个性的价值,而最终落脚到个体人格和理想人格问题上。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才性之辨的哲学意义

第三节才性之辨的史料与方法问题

第二章人物品评与才性之辨

第一节名士与清谈

一、名士

二、清谈

第二节人物品评与用人制度

一、汉代察举制

二、曹操的“唯才是举”

三、九品中正制。

第三节人物品评与自我标榜

一、人物品评

二、自我标榜

第三章刘劭《人物志》的才性理论

第一节才性问题的本体溯源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

一、本

二、理

三、道

第二节才性关系的价值取向

仁者,德之基;智者,德之帅

一、性

二、材(才)

三、才性关系

四、才性的价值观

第三节理想人格的本体建构

中庸之德,其质无名

一、中庸、中和

二、平淡、聪明

三、得道

第四节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

进德不止,学以成才

一、进德不止

二、学以成才

第四章《才性四本论》中的同异离合

第一节魏晋时期的才性概念

一、“性”概念辨析

二、“才”概念辨析

第二节“才性四本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一、“才性四本论”的形成过程

二、“才性四本论”的演变过程

第三节《才性四本论》与名辩学的关系

一、才性之辨与名辩学的关系

二、从名辩学看同异离合的含义

第四节《才性四本论》中的同异离合

一、才性同

二、才性合

三、才性异

四、才性离

五、《才性四本论》之本末辨析

第五章才性之辨与魏晋玄学

第一节才性之辨与玄学主题

一、才性之辨与玄学的共同主题理想人格

二、才性之辨与玄学本体论

第二节刘劭《人物志》与王弼“贵无论”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二、“以自然为性”的玄学潮流

第三节才性之辨与情性之辨

一、才性之辨与情性之辨的关系

二、刘劭的平淡与遂志的情性观

三、王弼的圣人有情论与情性之辨

四、嵇康越名任心的情性观

第四节才性之辨与明胆之辨

一、明胆之辨在才性之辨中的地位

二、明胆之辨的内容和意义

三、“至人”的理想人格模式

第六章才性之辨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才性之辨与中国古典文论

一、才性

二、情性

三、才性关系

四、价值取向

第二节才性之辨与宋明心性之学

一、由才性之辨到宋明心性之学

二、才性之辨与宋明心性之学的同异

第三节才性之辨与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个体人格的剖面

二、理想人格的追求

第四节才性之辨与魏晋清流

一、现代学者对“清谈”含义的辨析

二、《世说新语》“清谈”、“清言”之含义辨析

三、《世说新语》“清”之含义辨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才性之辨”研究概述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研究内容是对玄学研究提出一个问题和一种说法的探究。姚维博士的这本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著作,但就其基本思路而言,却与宗白华先生相接近。作者在书中指出,魏晋玄学有四大主要论题,即有无之辨、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和才性之辨。关于前三大论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而才性之辨则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本书对第三大论题的研究也可谓是填补了学术空白,同时也试图以高层次的哲学人论作为切入点,把握了魏晋玄学的全貌。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才性之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064024
如需购买下载《才性之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才性之辨是人民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35.05 的主题关于 玄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