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本书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对象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有利于把握该产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不断修正对远期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
第1章 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1
1.1 技术预见概述1
1.1.1 技术预见理论1
1.1.2 技术预见实践5
1.1.3 有关技术预见研究的综合评述8
1.2 技术预见的过程、要素与方法11
1.2.1 技术预见的过程11
1.2.2 技术预见构成要素13
1.2.3 技术预见方法15
1.2.4 全球化的影响22
1.2.5 关键技术指标及相应技术预见表22
1.2.6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对象开展技术预见26
1.3 绿色技术预见28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28
1.3.2 绿色技术预见概念32
1.3.3 绿色技术预见理论35
1.3.4 绿色技术预见的现实意义42
1.3.5 绿色技术预见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47
第2章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需求分析49
2.1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需求概述49
2.1.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9
2.1.2 新能源领域汽车技术需求分析的意义50
2.1.3 采用的技术需求分析方法51
2.1.4 技术需求分析内容52
2.2 情景分析法52
2.2.1 情景分析法的产生背景和发展52
2.2.2 情景分析法的基本理论53
2.2.3 情景分析法的基本步骤54
2.3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需求分析55
2.3.1 分析流程55
2.3.2 我国未来20年社会发展趋势55
2.3.3 未来情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需求62
2.3.4 国家战略需求66
2.3.5 市场需求分析68
2.4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69
2.4.1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发展现状69
2.4.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71
2.4.3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发展现状76
2.4.4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发展趋势77
2.5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困难及障碍77
2.5.1 技术难点78
2.5.2 政策与路线问题81
2.5.3 人才短缺83
2.5.4 制造成本高84
2.5.5 市场配套服务匮乏84
2.6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政策性建议84
2.6.1 指导和推动企业的生产和研发84
2.6.2 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消费85
2.6.3 政策需要更加细化和实化86
2.6.4 建立汽车技术创新产业战略联盟,推动技术需求集群87
2.6.5 坚持传统燃料技术与替代燃料技术共同发展87
2.6.6 建立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各类技术的替代效果88
2.6.7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89
2.6.8 小结89
第3章 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预见实践91
3.1 德尔菲调查实施92
3.1.1 确定调查对象和方法92
3.1.2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说明93
3.1.3 问卷回收98
3.2 采用的处理方法98
3.3 重要指标分析100
3.3.1 关键技术课题分析100
3.3.2 预期实现时间分布106
3.3.3 技术课题目前领先国家108
3.3.4 技术课题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09
3.3.5 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110
3.3.6 技术课题的发展路径分析112
第4章 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分析115
4.1 技术经济分析简介115
4.1.1 技术经济分析的概念115
4.1.2 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118
4.1.3 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119
4.1.4 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120
4.2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21
4.2.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作用121
4.2.2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123
4.2.3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24
4.3 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经济分析125
4.3.1 技术价值分析125
4.3.2 经济效益分析133
4.3.3 社会效益分析136
4.3.4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143
4.4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走势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分析147
4.4.1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的政策倾向147
4.4.2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潜力分析148
4.4.3 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需求特点和成本经济性分析150
4.5 未来我国汽车消费影响因素分析154
4.5.1 我国汽车价格还没有与国际接轨154
4.5.2 汽车降价频繁155
4.5.3 政策法规156
4.5.4 汽车消费信贷不规范157
4.5.5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158
4.5.6 我国贫富差距大158
4.5.7 公车消费159
4.5.8 信息不透明159
4.5.9 汽车售后服务水平低160
4.6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重点和产业化分析161
4.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重点161
4.6.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分析167
第5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跟踪与自主创新技术路线设计172
5.1 新能源产业技术领先国家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72
5.1.1 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72
5.1.2 欧盟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73
5.1.3 日本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现状和趋势173
5.2 中国目前的研究开发水平174
5.2.1 总体研究概况174
5.2.2 纯电动汽车174
5.2.3 混合动力汽车175
5.2.4 燃料电池汽车175
5.3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监控平台设计176
5.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监控平台设计176
5.3.2 动态监控的实现路径179
5.3.3 技术发展动态监控平台的意义181
5.4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路线设计182
5.4.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历程182
5.4.2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183
5.4.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186
5.5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对策和措施187
5.5.1 明确技术攻关重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88
5.5.2 将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纳入我国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计划188
5.5.3 加强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国际合作194
5.5.4 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促进汽车企业技术和产品转型194
5.5.5 制定严格的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激发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情194
5.5.6 鼓励能源企业尽快开始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194
5.5.7 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195
附录196
附录1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清单调查196
附录2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课题初步调研结果198
附录3 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德尔菲调研问卷200
附录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课题
第一轮德尔菲调研结果201
附录5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课题
第二轮德尔菲调研结果202
参考文献203
《绿色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内容丰富,一是从技术预见理论、过程和方法、绿色技术预见理念出发,对绿色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二是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围绕国家未来20年社会发展趋势,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需求进行分析;三是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技术发展趋势,以节能、环保、安全为重点研究对象,就汽车领域未来20年应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及系列相关问题开展大规模德尔菲调查;四是运用综合文献计量、调研以及专题研讨等方法,收集国内外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经济参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各项主要技术方向的领先者为标杆,指出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自主创新的重点战略研究方向,提出国内外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策略;五是通过建立技术发展动态监控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数据挖掘、技术路径图谱等方法跟踪、监控基于德尔菲调查结果遴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技术课题的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技术课题清单,设计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
《绿色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可作为从事政府科技部门技术预见工作的各级人员、企业管理者的参考书。《绿色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的学术价值极强,也可以作为专业工具书供不同层次的科技管理方向的学生、研究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