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4.0
本书深入剖析我国反洗钱的罪名体系与国际反洗钱标准的接轨与距离,着重对犯罪客体的归类,上游犯罪的立法技术选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价值、现状和问题
1.1.1 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逻辑进路
1.2.1 逻辑起点:洗钱的本质
1.2.2 多维角度:洗钱的概念诠释
第2章 洗钱的本质研究:演变和危害性
2.1 洗钱之今昔
2.1.1 语义阐释
2.1.2 洗钱的产生:毒品交易衍生的怪胎
2.1.3 洗钱的发展:有组织犯罪的必然选择
2.1.4 “9. 11事件”后的洗钱演变:恐怖融资
2.2 洗钱的危害性分析
2.2.1 类比:“洗钱无害论”与“腐败无害论
2.2.2 定量分析:用数字说话
2.2.3 定性解析:用实质定位
第3章 洗钱的概念(一):以国际性反洗钱为视野
3.1 联合国:涉及反洗钱规范的三个国际公约
3.1.1 《联合国禁毒公约》(1988年)
3.1 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2000年)
3.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
3.1.4 小结:延续中的差异
3.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3.2.1 背景情况:成立和发展
3.2.2 积极融入国际框架的需求:我国的加入历程
3.2.3 通行的国际标准:《40 +9项建议》
3.2.4 界定:洗钱的上游犯罪范围
3.2.5 评估和“黑名单”:确保建议执行的机制
3.3 国际性金融组织
3.3.1 牵头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3.2 银行监管组织:巴塞尔银监会反洗钱声明
3.3.3 全球私营银行:沃尔夫斯堡集团反洗钱指南
3.4 欧洲:“两个公约、三个指令”的法律框架
3.4.1 关键性文件: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公约》
3.4.2 欧盟的第一个《反洗钱指令》(1991年)
3.4.3 欧盟的第二个《反洗钱指令》(2001年)
3.4.4 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公约》
3.4.5 欧盟的第三个《反洗钱指令》(2005年)
3.4.6 小结:惩治与预防洗钱的互补关系
3.5 综合评述
第4章 洗钱的概念(二):以国内法为视角
4.1 美国
4.1.1 溯源:《银行保密法》(1970年)
4.1.2 里程碑:《洗钱控制法》(1986年)
4.1.3 发展:《阿农齐奥一怀利反洗钱法案》
4.1.4 集成:《爱国者法案》(2001年)
4.2 英国
4.2.1 附属反洗钱刑事法:《刑事审判法》
4.2.2 专门条例:《反洗钱条例》
……
第5章 梳理和剖析: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
第6章 适用: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紧密地围绕“洗钱”一词的两个关键组合字“洗”和“钱”,按照“本质研究—概念诠释—规范求证”的逻辑进路进行研究,从国际和国内反洗钱立法的背景和需要的视角,对国际性组织和世界七个主要国家反洗钱立法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其关于洗钱概念的立法用词和逻辑,从中透析它们的共性和各具特色的形态,以期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 此外,《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以国际反洗钱的权威组织对我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工作的评估报告为切入点,从实然层面和应然关系两个方面,剖析我国反洗钱的罪名体系与国际性反洗钱标准的接轨和距离,着重对犯罪客体的归类、上游犯罪的立法技术选择、客观行为方式的抉择、主体范围、主观方面、刑事处罚的轻重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和重构的设想。同时,本书还论证我国关于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问题,有机地将反洗钱的理论问题融入反洗钱实务部门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作者简介】王新,男,江苏镇江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86年、1992年和1995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分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在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获得法学硕士(LL.M.)学位。199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金融犯罪。独著《国际刑事实体法原论》、《金融刑法导论》、《金融诈骗及对策》,主编《基层检察实践探究》,参著《案例刑法学》、《中国刑法论》、《刑法学概论》、《金融犯罪研究》等,合译《犯罪学》(加罗法洛著),在《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犯罪研究》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