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5.0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技术。《黄帝内经》是医疗实践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黄帝内经》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注重对《黄帝内经》学术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忽视对其文化价值的探讨和研究。本书作者认为,《黄帝内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习、研究中医学术,必须结合对其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术的真谛。为此,本书以专题的形式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首次对《内经》的文化渊源、内涵、生命观、天人观、人本观、心身观、养生观、以及“和”思想、“三才”思想、“治未病”思想等的文化意义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相信对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及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目录
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代序)
第一章《黄帝内经》的文化内涵
一、《内经》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的价值观念
(一)关于生命的观念
(二)关于健康的观念
(三)关于疾病的观念
(四)关于生死的观念
二、《内经》的认知思维方式
(一)天人合一,五脏一体——整体系统思维
(二)“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取象思维
(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辩证思维
(四)直觉领悟——灵感思维
三、防治疾病的实践方式
(一)防病的方式——“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治病的方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四、《内经》的医德伦理思想
(一)关于医德
(二)医患关系
(三)人生境界
第二章《黄帝内经》的文化渊源及价值研究
一、《黄帝内经》文化内涵探析
(一)文化的含义
(二)中医药文化及《黄帝内经》文化的含义
二、《黄帝内经》文化渊源探究
(一)先秦文化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
(二)先秦文化与《黄帝内经》的思维方式
(三)先秦文化与《黄帝内经》的医学观念
(四)先秦文化与《黄帝内经》的人文精神
三、《黄帝内经》文化价值探讨
(一)为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直接影响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三)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启迪中医学术的多学科发展
(四)适应和促进未来医学的发展
四、《黄帝内经》文化思想引发的思考
(一)从医学的特殊性看重视文化的必要性
(二)作为医者需要文化的滋养
(三)中医人需要文化自觉
第三章《黄帝内经》的人与天地相应观
一、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二、《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参)”观
三、评析
(一)关于“天人合一”
(二)关于“人与天地相应(参)”
四、“人与天地相应”观在中医学的运用
(一)异常气候变化是致病之因,天人失和是发病的根本机制
(二)诊察疾病必须联系自然界的变化
(三)立法用方因时因地制宜
(四)养生防病效法自然
五、结语
第四章《黄帝内经》的心身观
一、心身医学的概念
二、《黄帝内经》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认识
(一)心身关系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三才一体医学模式
(二)心身关系的本质:形神合一
(三)《内经》心身观的特点:心总统形神功能
三、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四、心身相关疾病的防治原则
(一)心身相关疾病的预防
(二)心身相关疾病的治疗
五、心身相关理论的研究前景
(一)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
(二)完善病因病机学
(三)提高诊治疗效
(四)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第五章《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一、“气精神”是《黄帝内经》生命观的核心内容
(一)《黄帝内经》生命观受古代哲学影响
(二)生命本源
(三)生命过程
(四)“气精神”是《黄帝内经》生命观的核心内容
二、《黄帝内经》“气精神”生命核心理论的发生学
(一)“气”的发生学
(二)“精(气)”的发生学
(三)“神”的发生学
三、《黄帝内经》中的“气精神”生命核心理论内涵
(一)《黄帝内经》之“气”
(二)《黄帝内经》之“精(气)”
(三)《黄帝内经》与哲学的精(气)比较
(四)《黄帝内经》之“神”
(五)《黄帝内经》气、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黄帝内经》“气精神”生命核心理论的意义和启示
(一)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
(三)为解决当代天人矛盾提供启示
(四)为促进心身和谐健康提供启示
(五)为当今研究和发展生命科学提供启示
第六章《黄帝内经》“天地人三才观”研究概述
一、《内经》“三才观”的思想来源
(一)源于《周易》
(二)源于儒家思想
(三)源于先秦诸子思想之融合
二、三才观与《内经》理论的构建
(一)三才贯通一气
(二)三才观与中医整体观框架
(三)三才观与《内经》三分法
三、“三才观”与中医临床
(一)三才观与脉诊
(二)三才观与治疗原则
(三)三才观与方剂配伍
(四)三才观与针灸
(五)三才观与养生
四、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的提出
五、讨论与展望
第七章《黄帝内经》“和”思想研究
一、“和”的含义
(一)“和”义考释
(二)“和”的内涵
二、先秦“和”思想渊源
(一)“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先秦“和”思想述略
三、《内经》“和”思想探析
(一)《内经》天道观中的“和”思想探析
(二)《内经》天人观中的“和”思想探析
(三)《内经》人事观中的“和”思想探析
(四)《内经》生命观中的“和”思想探析
四、《内经》后“和”思想在医疗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
(一)仲景之“和”思想及“和”法研究
(二)仲景后“和法”的流变
五、“和”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一)“和”思想的文化价值
(二)“和”思想的医学价值
(三)“和”思想的反思
第八章《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文化意义
一、“治未病”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三、“治未病”思想显现了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
四、弘扬“治未病”思想,传承中医学文化,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第九章《黄帝内经》的养生文化
一、《内经》关于生命、健康、长寿、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理念
(一)生命的本源——阴阳两气的交会融合
(二)健康的本质——和谐
(三)长寿的秘诀——天寿过度、气血常通、肾气有余
(四)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生病起于过用
(五)防治的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内经》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基于“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
(二)基于道家“淡泊清静”的精神养生
(三)基于“谨和无味”的饮食养生
(四)基于“气血以流通为贵”的运动养生
(五)基于儒家“仁者寿”的道德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预防、治疗疾病的原则与技术。
《黄帝内经》是医疗实践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黄帝内经》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注重对《黄帝内经》学术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忽视对其文化价值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黄帝内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习、研究中医学术,必须结合对其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术的真谛。
故此,本书以专题的形式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首次对《内经》的文化渊源、内涵、生命观、天人观、人本观、心身观、养生观,以及“和”思想、“三才”思想、“治未病”思想等的文化意义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相信对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及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9106961 《《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