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使
密使封面图

密使

(英) 格林 (Greene,G.) ,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密使》同样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部“消遣作品”。小说叙述男主人公、学者D奉命秘密去英国联系采购紧缺物质煤炭。但是一路凶险不断,在海上、在轮船上,以及到英国后,主人公不断遇到敌方派出的凶手并与之周旋、搏斗,最后主人公凭借高超的智慧,冷静的处置战胜了对手卑劣行径,完成了自己光荣的秘密使命。

书籍目录:

第一部猎物

第二部狩猎者

第三部最后一枪

第四部结局

前言

《密使》是部描写一个动荡年代的惊险小说。作品完成于1938年,花了作者六个星期,出版于:1939年,彼时,各国动荡混乱,全球规模的冲突交战正难以避免。如此年代引发的是强烈的紧迫感、绝望感,还有偏执妄想。谣言工厂制造着暴乱,没有人可信赖,阴谋论调无处不在。但换言之,这给了对时代精神充满敏锐感的作家以绝佳的素材。这其中,格雷厄姆.格林的敏锐力,无疑,始终无人可及。

作家天生就对同行的工作习惯感兴趣,我惊讶地发现,如格林本人在其亲自为本书所撰介绍中所写的,他每天上午写作《密使》,晚些时候创作《权力与荣耀》。当然,后者是他最有名的杰作,一部殚精竭虑之作,而《密使》他眼里的自己的另一部“消遣小说”却是以轻松消遣的面目出现的。大家都在猜他是如何周旋于两者之间的;这有点像莫扎特吃过早饭后创作歌剧,然后停下来吃午饭,转而再作《安魂曲》。

格林并不讳言自己倚赖苯齐巨林,这是安非他明的商标名,如今一般称作“苯丙胺”。。在《权力与荣耀》中兴许还看不出他服药的痕迹,但在《密使》中留有这种印记,后者充满了强烈的幻觉感,叫人联想起处于最强迫性和神经质抽搐之中的卡夫卡,读约瑟夫.康拉德的《间谍》(格林似乎就是从这本书中得到的灵感,甚至连书名也是模仿它的。)一书也会有同感。兴许就是每天早上格林带着“不晓得又会变出什么阴谋”的念头坐在书桌前,才促成了这部作品的不确定感。英雄一次次地被人下套,每次又能起死回生,他的使命似乎注定要完蛋,描写阴谋的惊险小说给人以如此幽闭恐怖感的着实不多见。许多人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梦魇,梦里的每个场景都会产生危险,使人濒临失败和绝境。格林说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想起了西班牙内战和《慕尼黑协定》。他所设想的这一梦魇为全世界所共有,而且无法摆脱。

书中人物的命名体现了对卡夫卡的模仿。这位密使,通篇只是简单地被称作D,他的对手叫L。两人立场不同,但彼此了解。D不是一个典型的间谍:内战和妻子的死改变了他。他没有紧迫感,但自觉有责任怀念妻子。他曾经是名大学教师、《罗兰之歌》研究专家,书中,罗兰这个法国骑士的故事被解读成一种误入歧途的理想主义的陈述。格林似乎想说古老的神话在这个新世界不会起作用了。格林在《权力与荣耀》(作者称其为自己唯一一部“主题先行”的小说)中努力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尽管是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但在他的“消遣小说”里,他感觉能更无拘束地轻快地处理罗兰这个形象,之后再将其抛弃。在此期间,D将发现自己遭到了愚弄,被诬陷谋杀,遭到追捕,继而转变成了猎手。他是一个经典的形象:一个被动消极的“理念的人”注定要变成一个“行动的人”。与D最相像的一个人物也许就是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1915)另一部写于战火四起、人心遭受伤害年代的小说中的理查德.汉内。巴肯写的是“同盟缘何被建立又缘何被破坏,为什么某些人会消失不见,战争的力量从何而来”,与格林如出一辙。尽管D是职业间谍(不像汉内),但充其量也就是名新手,遭受着比他圆滑和文雅的L的嘲笑与奚落。格林这个书名的讽刺意味就在于,这位密使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周围的人。他性格有缺陷,他的英国之行将被人愚弄、遭人背叛。

小说从D到达英国南部海岸开始。早些时候,格林已经出版了《布赖顿棒糖》,这个靠着浓茶和煎猪肝气味完成的故事除了也是发生在相似的冷嘲笔调下的“英国老家”,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类型。作为他的国家阴暗角落的编年史家,格林始终是独一无二的,D所处的那个伦敦的旅馆,与电视情景喜剧《上升的潮气》中的某些东西相像,是一个地毯只铺到螺旋式楼梯之上的地方。在这里,D会得到一点小小的爱情(来自旅馆女服务员爱尔丝),但这并不会暂缓他的使命。然而,虽然书中有太多的枪击、冲突、追捕、对质描写,但其中相对安静的时刻也令人印象深刻。在一所语言学校那里有位贝娄斯博士解释了“世界语”(格林拼写成Entrenationo)如何能促成“交流,而不是误解与冲突”D遇见了一位看似可能的盟友。将贝娄斯博士这一国际主义的尝试设置在疑惧和敌对的背景下显得别具讽刺意味,D本人也对贝娄斯博士锻造“能将最最相异的国家连接起来的链条”的能力报以讥讽。但不能确定格林本人对这种讥讽是否认同。《权力与荣耀》中的那个威士忌神父尽管完全清楚自己的缺点,却无法放弃自己的信仰。同样,D或许逐渐也会对自己在这场内战中为他自己这边的“事业”处心积虑的动机产生怀疑,但不会就此止步,不再去努力完成交付他的使命。如是这般,他才从灰蒙蒙的伦敦来到更加阴沉沉的北部工业中心区域,那儿的煤要售给冲突中的敌对一方。

如果说这本书开头部分显得离奇古怪,那么到了后面的片段,则几乎呈现出爱丽斯漫游仙境的味道了。那些镇子被冠以郇山呀、天国镇呀,还有什么考肯伯里尔,有个人物索性就叫克里凯。。一群衣衫褴褛的年轻激进分子向D伸出了援手,他也被允许向那些极度渴望复工、渴望这笔国际生意成交的矿工陈述他的理由。末了,他不得不再次出逃,回到南部海岸他倒霉的冒险开始的地方仅仅发现一种救赎在等着他。

《密使》不是最典型的《权力与荣耀》那种风格的格林。这本书读起来不甚顺畅,情节的跌宕转折并不总是令人信服的。雷蒙德.钱德勒曾说,要是场景沉闷,是时候就该引入一个持枪者走进房间了,而格林就不时地依赖这一手法。因而,这本书读起来同样有些令人精疲力竭,这就好比假如一个英雄永远都无法暂时摆脱黑暗势力,那么这样的电脑游戏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引人入胜,很有分量,因为冲突纷争国家内部的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就和过去一样,如今仍是一个能引起共鸣的主题。格林也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间谍小说将进人勒卡雷。时代,这类作品关注的是那些参与者的性格弱点和犹疑不定,而这些参与者或是不情不愿,或根本就是无意中参与进来的。写作本书的时候,格林对真实生活中的间谍活动一无所知,但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必定承认自己赞同“任何一种被忠实崇奉的信仰”。最适合干间谍的,如同最适合当恐怖分子的,都是出于一种纯粹的责任感而行事。D是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怀着责任感沉浸于对妻子的回忆,对自己在监狱里随时等着被拎出去枪毙的那段岁月心有余悸。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领地是死亡:他可以爱死去的人和将死的人,胜过爱活着的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陈述,在现今盛行的政治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狂热,还有自杀性人体炸弹的气候下,依然振聋发聩。

格林的目光始终如水晶般清澈,充满真知灼见。

伊恩.兰金。

2005年8月于爱丁堡

(管舒宁译)

内容摘要: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密使》是其最著名的“消遣小说”之一,充满了惊险的气氛与精巧的悬念,与一般间谍小说尤为不同的是,作品并不单纯追求热闹的情节效果,在揭示一个充满卑劣行径的荒唐世界的同时,更着力刻画了人性一个并不完美的英雄、一名职业间谍的性格弱点与犹疑不定。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是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可同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密使》是其最著名的“消遣小说”之一,充满了惊险的气氛与精巧的悬念,与一般间谍小说尤为不同的是,作品并不单纯追求热闹的情节效果,在揭示一个充满卑劣行径的荒唐世界的同时,更着力刻画了人性一个并不完美的英雄、一名职业间谍的性格弱点与犹疑不定。  本书由英国新锐犯罪小说家伊恩-兰金作序推荐。【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是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可同时又是讲故事的圣于,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密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格雷厄姆·格林文集
9787532749362
如需购买下载《密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0装帧精装
页数 28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密使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英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