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
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封面图

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

(法) 克洛代尔,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读者将在本书中找到迄今发现的所有出自卡米耶·克洛代尔之手以及别人写给她的书信。这些书信更多地反映了她的平常生活,只有极少几个例外。比如1897年11月前后她在写给罗丹的信中对《巴尔扎克》的评价,1893年她写给弟北的带有小插图的那封著名的信,以及1905年她对热弗鲁瓦就《布朗基像》计划谈了自己的看法。毫无疑问,这个书信集有助于读者和艺术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卡米耶·克洛代尔。她作为一位非凡的女艺术家,一个可怕的“世纪末灾难”的牺牲者无论生平经历还是作品年份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混乱,特别是,如果要总结她的职业生涯,用最细微详实的注解形式来叙述她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本书的编者也一直希望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能为全世界范围内20多年来从未中断过的对他的研究提供新的基准。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

法文本前言:生命之路

书信

生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卡米耶.克洛代尔的悲剧

前言

一直以来,法国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尔(camilleClaudel,18641943)往往被视为罗丹的艺术与人生的某种附丽。无论生前死后,她总处于大师的阴影之下。她的荣光仿佛只是从罗丹身上的一种折射。她是罗丹的情人,罗丹的学生,罗丹的助手。但没有人想过,她可能是罗丹之外的另一个大师。直到1980年,这一长期的不公平的沉寂才被冲破,卡米耶.克洛代尔开始获得她本应有的、独立且恰如其分的认识和尊敬。

在卡米耶.克洛代尔身上,奇妙地混合了女人和雕塑这两种特质。古往今来,从米开朗基罗到罗丹,雕塑一直是男人的事。作为女人的卡米耶.克洛代尔,却偏偏天生具有无可争议的雕塑才华。造物主给她一个女子的身体,和一个男子的灵魂。一方面,在她身上,灵与肉的冲突注定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以疯狂作为结局。另一方面,雕塑因为她的参与,从此增加了本属女人的现代特质:个体性的敏感、飘逸与细腻。难怪有人将卡米耶.克洛代尔的《哀告的女子》视为现代雕塑的宣言。

人们“发现”卡米耶.克洛代尔,与一部电影的成功不无关系。看过电影《卡米耶.克洛代尔》的人,据说都不能轻易忘记这位女雕塑家的悲剧。

虽然在今天看来,随着研究者们的新发现,电影里的某些生平叙事还有待商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电影的标题译作中文,成了“罗丹的情人”(卡米耶.克洛代尔的传记也有相同的情况)。

换言之,我们对卡米耶.克洛代尔的认识,还不幸地仅仅停留在她与罗丹的恩怨情仇之上,作为现代雕塑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的她还没有真正走进我们的视野里。

本书收集了迄今发现的所有卡米耶.克洛代尔的书信。每一封信均经过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严格的编排和整理。这些珍贵的书信,堪称为卡米耶.克洛代尔研究的最重要亦是最根本的文献。

读这些信,我们不仅看着一个女人的花开直到花谢,也感到一个从泥土中创造生命的人的高贵灵魂。这些平常到无味的文字里,隐藏了多少事件,多少疯狂。卡米耶.克洛代尔,这个做着男人工作的女人,她和她的时代、她的职业、她的命运、她作为女人这一前提,始终在战斗着。也许,她之吸引我们,正是因为,在她身上如此奇妙地融合了勇敢与脆弱,美丽和悲惨,融合了人类的古老话题:永生之不能和此世之有限。

吴雅凌2007年于上海

后记

卡米耶.克洛代尔的悲剧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美丽而桀骜。她对泥土一生痴爱。在一个似乎仅仅属于男人的职业和世界里,她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才华和使命。

也许,从六岁那年用泥捏出第一件雕塑“作品”起,卡米耶.克洛代尔的悲剧就注定了下来。

生活在后现代的我们已难想象,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个女子做雕塑,是多么艰难!尤其,她想要做得和男人们一样好,甚至比男人们还好!(从这一点看来,当年卢梭为爱弥尔和苏菲设计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实在是有道理的。)她12岁拜师阿尔弗雷德.布歇。17岁完成弟弟保尔的头像。18岁自立雕塑室。19岁遇见罗丹。

1883年,罗丹43岁。正在造《地狱之门》。

而她还几乎是个孩子。一个骄傲而漂亮的孩子。眼睛明亮,表情倔强。

走路的时候有点儿瘸,却勇气十足,像个男孩子。

她很快进了罗丹的工作室。在这个属于男人的大工场里,女人们一般只以模特的身份出现。她们工作的时候必须脱光衣服。罗丹只雕塑裸体。她们必须屈从于他的指令和审视。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女人的美以某种方式被无情然而精确地蹂躏在泥土中。

只她是例外。她是来做雕塑的。很快,她就得到资历最深的几位同事的尊敬。罗丹开始把自己作品里的手和脚的局部交给她做。今天,我们仍然不完全清楚,在《地狱之门》里,在《加莱市民》里,到底包含了哪些出自于她的创作。

几乎所有罗丹的女学生们都会如此介绍自己:“罗丹先生的学生”。只她是例外。从1883年第一次参加巴黎美术展起,她就自称为“罗丹先生、布歇先生和杜勃瓦先生的学生”。“罗丹的学生”于她并不代表太多的荣耀。

她如此确定自身的才华,并且毫不怀疑,属于她自己的荣耀迟早要绽放。她那时还没有想到,“罗丹的学生”这一称呼,将要成为她一生的阴影。

不久,她的头像,从罗丹充满爱恋的手里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了。《沉思》、《黎明》、《永恒的偶像》,那一张张仿佛从石头里钻出来的美丽的脸,见证了他们之间最隐秘的交流,见证了罗丹作为大师和情人的双重激情。

他从这个“新鲜而诡秘”的小女人身上,得到了无限的灵感。她代表圣洁、神秘、勇敢,乃至如里尔克所说的“灵魂的炼狱”:天堂近了,却还未达到;地狱远了,却还未忘却。

只消看一眼《吻》。这对令人颤动的情人如此幸福,以至于罗丹不得不把他们从地狱的左扇门中拉掉。

十年间,在罗丹的创作里,处处可见她的影子。

而她,则心甘情愿做他的粗雕工人。

她只为他做过一件头像。那是他不在身边时,她凭借记忆做的。她的眼睛没有因爱欲而失去清澈。这个出自她的手的罗丹是真实的。他不是美少年。如果非要找一个比喻,他更像古希腊神话里跛足沉浑的赫淮斯托斯,那掌管火与土的铸造之神。

……1943年,她孤独地死在精神病院。

她最后的心愿是能离开那个女疯子们日夜咆哮的可怕地方,回到维尔纳夫的老家。这个心愿,最终也没能实现。

她在写给弟弟保尔的最后一封信上署名:你的流放中的姐姐。是的,她一生都在自己的流放之地。伊斯莱特人也许不会再记得一个世纪以前的那个传说。有个奇怪的女人夜里从城堡高高的窗户偷跑出来,头上吊着一顶红色阳伞,在森林里放火(参见1893年6月25日写给罗丹的信)。她是那个被派到人间放火的使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流放的命运。

爱恨情愁,总有一天都要老死去。不朽的,只有一样。她的创作。这些她“一边号啕大哭”一边做出来的作品,这些让我们也为之落泪的作品!老陋的克洛索,飞旋的舞者,受伤的尼俄庇德,可怖的美杜萨,窃窃私语的女人,浪前无措的女子,在壁炉前沉思的女子,哀告的女子……所有这些,都是她自己,都是属于卡米耶.克洛代尔的永恒。

奥维德在《变形记》里说道,当年从美杜萨可咒的血里,诞生了缪斯钟爱的飞马佩加索斯,它踩上赫利孔山,激起一股清泉,那里成了缪斯的饮水之处。

也许,在卡米耶.克洛代尔的人生悲剧里,飞马的希望就在于此。

吴雅凌2007年5月23日于上海

内容摘要:

  卡米耶.克洛代尔是罗丹的学生和情人,她因与罗丹决裂而陷入疯狂,在精神病疗养院度过残生。长期以来,卡米耶.克洛代尔因其与罗丹的爱情悲剧而为人所知,她的艺术才华和成就,即便在法国也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才渐渐为人所注意。本书收集了迄今所发现的卡米耶.克洛代尔的全部书信,是这位女艺术家留存人世的惟一手稿。  卡米耶.克洛代尔是罗丹的学生和情人,她因与罗丹决裂而陷入疯狂,在精神病疗养院度过残生……本书收集了迄今发现的所有卡米耶.克洛代尔的书信。每一封信均经过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严格的编排和整理。这些珍贵的书信,堪称为卡米耶.克洛代尔研究的最重要亦是最根本的文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巴黎丛书
9787561754450
《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卡米耶·克洛代尔书信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655.72 的主题关于 克洛代尔-书信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