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5.0
本书包括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扣蟹的池塘培育技术、池塘的成蟹养殖、河蟹疾病的防治、池养河蟹与暂养、河蟹的烹饪,共六个章节内容。本书包括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扣蟹的池塘培育技术、池塘的成蟹养殖、河蟹疾病的防治、池养河蟹与暂养、河蟹的烹饪,共六个章节内容。
第一章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一、河蟹的分类学地位及地理分布
二、河蟹的形态结构
三、河蟹的生活史及各生长发育阶段
四、蜕壳与生长
五、河蟹的生活习性
第二章 扣蟹的池塘培育技术
一、蟹种池的建设
二、清塘管理
三、移植水草
四、培肥水质
五、仔蟹的放养
六、饲养管理
七、日常管理
八、预防性早熟
九、幼蟹的捕捞、暂养与运输
第三章 池塘成蟹养殖
一、河蟹池养殖生态条件的创造
二、生态养蟹池塘条件
三、蟹种选择及运输
四、蟹种放养
五、混养品种搭配
六、水草养护
七、不良水质控制
八、底质养护
九、投食管理
十、河蟹蜕壳管理
第四章 河蟹疾病的防治
一、河蟹疾病的预防
二、河蟹发生疾病的征兆
三、河蟹疾病的诊断
四、防治河蟹疾病安全用药准则
五、常见河蟹疾病的治疗
第五章 池养河蟹捕捞与暂养
一、捕捞
二、吊养与暂养
第六章 河蟹的烹饪
河蟹又名螃蟹、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水产品。古有“一蟹上席百味淡”之说,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亦有诗为证“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河蟹产品主要来源于湖泊放流增殖,但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湖泊放流面积不断萎缩,河蟹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后池塘人工养殖河蟹快速兴起,并在全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掀起了养殖高潮。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河蟹人工养殖模式,实现了“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变,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河蟹池塘养殖成为当前渔业养殖结构调整、渔民增收的主要方向和途径,也是我国渔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具特色、最有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河蟹产品市场与其它常规水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河蟹规格大小和质量优劣导致产品价格相差5~7倍,由此造成一些养殖户增产却因规格小而不增收,甚至亏损。池塘生态养殖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河蟹生物学特性,通过种植水草,建立水下森林,为河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合理投放蟹种、科学混养品种、加强水质及底质管控、科学投饵等系统措施,确保河蟹产品质量安全,确保长成大规格,确保膏黄饱满,从而显著提高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发展池塘生态养蟹,对促进河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针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特点,综合国内先进地区养殖经验,结合编者自身10多年来从事河蟹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实践编写而成。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着重对“扣蟹的二次暂养、水草种植方式改进、水草系列养护方案、水质及底质养护、科学投饵、安全蜕壳”等内容作了全新的介绍,对养蟹池“浑浊水控制、水草粘泥控制、青苔控制、蓝藻控制和疾病防控”等技术难点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以上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河蟹回捕率,提高产品规格和品质,增进养殖效益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