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记者
旧闻记者封面图

旧闻记者

钱钢, 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钱钢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记者。代表作《唐山大地震》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部分章节),是美国和香港若干大学的新闻写作课参考教材。本书出自作者本人独具个性的创意——每一周同步阅读六十年前的旧报,并随时写下他的“非典型札记”。他在报章开辟的“旧闻记者”专栏,受到内地和香港读者的欢迎。本书是“旧闻记者”的第一个结集。文章生动有味。对传媒人士,它也是重要却不沉重的“另类新闻史”。

书籍目录:

自序

枢纽年

请你们饶了国家吧!

恭贺从军同志结婚之喜

虚心博采舆论

鸡年.双蒸.昭和通

二月里来秧歌闹

“伥传媒”

硫磺岛之“玉碎总指挥官”

请原谅我隐去了他的名字

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

欢迎新闻自由!送别新闻自由

向爱读诸君声明

阵亡者:总统罗斯福

“哈哈!”新闻竞猜的旧闻

希特勒逝世耶

给吉普小姐们

舌战林语堂

有关诺贝尔奖的乌龙新闻

中共大会上的传奇日本人

夜泳渡海返长洲

卖韭.赎书.寻找琴弓

可以唱的报纸

“六参政员访延安”事件

走向刑场的路,几多弯?

“雪耻”香烟“九一八”香皂

“自杀基地”士官笔记

港督矶谷廉介其人

如果是达.芬奇发明了原子弹

香港:太阳旗下的最后七天

日本投降了!六十年前华文传媒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

从左倾斗士到汉奸总编

报道密苏里受降的中国记者

香港沦陷之报章记录

港督府,当年今日

回眸“重庆谈判”

从今天起新闻言论自由了

莫失尽人心!

党味很重的《台湾新生报》

六十年前卖什么书?

六十年前卖什么药?

美国大兵在上海

宁愿去美国

又见圣诞,又见圣诞

靠左走,靠右走

前言

这样的奢侈,从前没有,日后难再。2005年,我有机会读了一年旧报,阅读整整六十年前,即1945年的华文报纸,而且与当年的时序大致同步。爆竹声里,我在看当时香港、上海、重庆的年节情景;圣曲飘飘时,我在看那年天津、香港的耶诞市况;八月,自然看的是美国投掷原子弹和日本宣布投降。

不用说今天的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就是在当年,也几乎不会有人,可能同时读到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占领者和汉奸所办的各类报纸。

许多晨昏,我在那个宁静的房间里享受我的好奇和寻寻觅觅。那个房间,永远那么干冷,常常,我需要套上毛衣,有时还戴上围巾。它必须是这样:这是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特藏部,数以万计的缩微胶卷旧报、旧杂志、文献档案收藏于此。恒温,恒湿。

在《南方周末》和香港《明报》,我开设了“旧闻记者”专栏,每周刊出一篇读报札记。专栏的开篇语写道:“这种阅读,是看新闻史著作所无法替代的。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沉睡着多少历史细节,尘封着多少故事,还有多少彼情彼境下真实的生活感觉。”“六十年前此时,残酷的大战已近尾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中国正站在走向民主自由还是独裁专制的十字路口,从这一时间点往前走,一出出大戏将轮番上演……”

昔人旧事从未消逝,历史只是在我们的身边熟睡着。当胶片机轻声响起,一切都活灵灵重现了:六十年前,中国人怎么过年?怎样订婚和结婚?他们看什么书?吃什么药?唱什么歌?怎样出门行路?他们在战火中度过了什么样的辛酸日子?他们为什么互相争斗,不共戴天?那时的不同营垒,怎么看待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德国总统希特勒的死讯?那时的中国人,怎样看待美国人?那时的青年,怎么闹学运争民主?曾经的“民主斗士”,为什么变成为虎作伥的“汉奸报纸”总编,为杀人者进呈赞美诗?一位深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作曲家,怎么会为敌寇谱写歌颂自杀式飞机的“神鹫歌”?那时的“我们”那些文以载道的报人们,怎样蘸血为文,不屈不挠地追求言论自由?

我是中国报人,一如台湾资深传媒人王健壮的自况,我也是个“回也不改其志”的旧式风格的报人。旧,是说我直到今日,还对媒体是“社会公器”深信不疑,还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论政”和“书生办报”心向往之,还咬定传媒是不可亵玩之物。在历史面前,传媒人无法掩饰自己的人格。前辈们逐日留下了他们的白纸黑字,对后人,我们也一样。

“旧闻记者”(“2005看1945”)的专栏文章结集于此。文中,“六十年前”这一用语比比皆是。我愿保留旧报阅读和笔记写作时的感觉,希望没有给在不同年份读到这本小册子的读者带来不便。毕竟“一个甲子”这概念太有意味了。

这也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一个小型研究计划。支持这样的“非典型传媒研究”,需要视野和胸襟。因之,我对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怀有深深的感激。同时感激主持《明报》副刊的马家辉博士和我的两位责任编辑,《明报》卢小珑女士,《南方周末》刘小磊先生。

钱钢

写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

内容摘要:

  本书出自作者本人独具个性的创意每一周同步阅读六十年前的旧报,并随时写下他的“非典型札记”。他在报章开辟的“旧闻记者”专栏,受到香港和内地读者的欢迎。本书是“旧闻记者”的第一个结集。内容生动有味。对传媒人士,它也是重要却不沉重的“另类新闻史”。  为香港读者所熟识的《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被称为“非典型传媒人”。他用文学和历史的眼光看现实,又常用新闻的笔触写文史。本书出自他独具个性的创意──在二零零五年的每一周同步阅读六十年前(一九四五年)的旧报,并随时写下他的“非典型札记”。他在报章开辟的“旧闻记者”专栏,受到香港和内地读者的欢迎。这是“旧闻专栏”的一个结集,五十篇短文,各附旧报原件,生动有味。对传媒人士,它也是重要却不沉重的“另类新闻史”。【作者简介】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前《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海葬》。记录影片《幼童》总策划。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旧闻记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6788776
如需购买下载《旧闻记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精装
页数 208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旧闻记者是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3 的主题关于 评论性新闻-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