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又话
书林又话封面图

书林又话

曹聚仁,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作者阅读后写下的笔记心得、谈诗论艺时的即兴体会,以及关于文学诸多层面的理论探讨。这些在书中各有侧重,同时也兼及学问、书趣、政治立场与人生感悟的发挥。

书籍目录:

曹聚仁作品系列总序

第一辑

书架

书房的灾难

“红楼梦一箱子”

“博古”与“通今”

“孔夫子的门徒”

书林扬觯

太炎先生是吾师

我不识樊宗师

《庄子》与《文选》

岁暮辞

关于《现代中国通鉴》

《书林新话》前词

谈《浮过了生命海》

未名社

《大公报》的传统

有怀《新中华》

南星书店

“文星”的风格

文摘

我与文艺

四十之年

“假使我明年要死了”

第二辑

读《史通》杂识

苏叔党《飓风赋》

《滕王阁图》

艾南英

《舟车所至》

匡超人论

曹雪芹《行乐图》

谈《中国近代史》

读《九一八事变史述》

辜鸿铭“狗屁不通”

《五讲三嘘集》

“□□□×××”

伯夷、叔齐与鹿

“胡适批判”

胡适与“《水经注》案”

黄远生《记太炎》

“林语堂启事”

《清呓集》

梁实秋谈写信

李劫人的《大波》

谈萧一山

《北窗夜钞》

“假石涛像”

蒋碧薇的败笔

“某君”

枝巢《回忆篇》

罗敦伟的回忆录

良医的“人情味”

女人写的文章

海外梦回

《香港旧事》

抄一段笔记

从《任卓宣评传》说起

“这中间”

英雄与英雄谱

连士升的散文

“《风萧萧》的作者”

韩素音的小说

蔡思果的散文

《摆江》

绍兴水乡行

女作家

台湾女作家

《不按牌理出牌》

百科全书派

《性史》与《性艺》

关于《小江平》

马可孛罗

《雪莱传》及其他

《罗素传》

谈康拉得一

海伦.凯莱的生平

《关于短篇小说》

《冰点》

新《小学生活》

《母子之间》

“上帝是黑人?是白人?”

《我是神父,我要结婚》

第三辑

读诗小记

“病后觉衰”

卧病

老境

王昭君.青冢

虔州

沈园

李延昰的一首诗

《河北地震诗》

哥罐诗

菊花诗

元日诗

梁任公的情诗

林长民白话诗

冒广生题《晚翠轩诗》

齐白石的诗

齐白石的画与诗

鲁迅诗的本意

“胡适之体”诗

“《尝试集》体”诗

刘半农拟民歌

俞平伯的新见

汪静之的情诗

康白情

赵元任贺胡适生日诗

吴雨僧的怪诗

毛泽东诗词

“君子之诗淡如水”

王元君殿的签诗

诗人之诗

琼瑶的一首诗

随园论诗

第四辑

中国的民歌

赋诗

律绝

巧对

四六判

书简

便条

数字诗

黄老

谈明代文士之陋

谈乾嘉学派

掌故与考据

再谈抒情小品

再谈武侠小说

尽与不尽

谈“不尽以求其达”

“言外之意”

谈修辞上的问题

后记

曹聚仁书话系列编后语

前言

曹聚仁先生是位多产的作家。从1921年来到上海时起,到1972年临终前一个月,他手中的笔就未曾放下过。他几乎每天都写,有时一日要写三四千字。他曾为自己统计过,自称一生写了不下四千万字。他的文字散见于海内外多种报纸及杂志刊物上,抗日战争时期,更见诸他发的战地通讯和专栏中。这些文字中的一部分,曾先后结集成书,约七十种。

曹聚仁的一生执过教鞭、当过记者、办过报纸。他的文字,涉及面甚广。早期以杂文随笔见长,上世纪30年代曾出版过《文思》、《笔端》、《文笔散策》等。他对国学也有研究,较著名的有他年轻时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笔录整理的《国学概论》和晚年在香港出版的《国学十二讲》(后以《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为书名由北京三联书店在大陆出版)。

抗日战争烽火燃起,曹聚仁带笔从戎,穿上军装走上战场,当了一名战地记者,写下了大量新闻通讯。这些新闻类的文字在抗战中曾结集出版过《大江南线》;抗战胜利后曾与著名新闻摄影家舒宗侨合作出版了《中国抗战画史》,收一千多张真实的照片,四十万字文字史料,是当时最为完整的有关中国抗战这段历史的记录。以后在香港又陆续出版了《采访本记》、《采访新记》、《采访二记》、《采访三记》、《采访外记》、《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人事新语》等新闻采访、时事评论类的著作。其中也真实地记录、剖析了自己思想的演变过程。

作者对文史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他著述的《文坛五十年》、《上海春秋》(曾以专栏形式发表在香港报纸上,后由作者家属依手稿整理在大陆出版)、《万里行记》、《万里行二记》以及他晚年致力编著的《现代中国通鉴》(他原本计划写五卷,但只完成了甲编,就因病重无力写下去了),应都属于这方面的著作。

曹聚仁先生一生博览群书,写下了许多书评和读书笔记。在他生前,曾出版过《书林新话》;在其身后,他的家属又将他多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这方面文字整理出版了《论杜诗及其他》、《曹聚仁书话》和《书林又话》。

由于集作家、教师、记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曹聚仁生前曾广泛接触过文坛、政界、新闻圈等各方人士,留下了“人物志”一类的大量文字。其中一部分他曾收在自己未完成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中。他故世后,遗稿中的人物类文字由女儿曹雷编纂成《听涛室人物谭》和《天一阁人物谭》二书,在上海出版。作者生前与鲁迅先生友情甚笃,60年代他在香港出版了《鲁迅评传》和《鲁迅年谱》。前者于上世纪末曾在大陆和香港再版。而作者的《蒋经国论》和《蒋百里评传》二书,在香港出版后,也曾在台湾和香港再版。

作者生前也写过小说。抗战时期,他写过反映一群学生在战乱中生活和命运的小说《灯》,在战时的报上连载。他还曾打算用说书的形式结合评述战况分多天来讲演这部小说,不料场子接洽好了、海报也张贴了,却赶上日机炸毁了发电厂,也炸毁了他当一回说书人的梦想。50年代初,他在港报上连载过小说《新双城记》和《夜半》,都未成书,原稿也失散了。他的小说《酒店》,反映了50年代从大陆流落到香港的一个特殊人群的苦闷和彷徨,曾在香港出版,并于近年再版。他生前在香港出版的另一部章回体的小说《秦淮感旧录》,则描绘了国民党政坛人士逃离大陆时的纷乱和错综复杂的心理。

《论杜诗及其他》是作者的妻子邓珂云根据作者遗稿《杜诗二十证》整理,并补加作者生前有关旧体诗的论述成书出版的。

《浮过了生命海》则是作者晚年病中的随笔。

作者喜爱中国的戏剧,一生未曾停止过对中国戏剧发展史的研究。他曾写过相当数量的剧评和有关戏剧史研究的文字,在他的《人事新语》和《万里行二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方面的评述。作者晚年正值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深爱的祖国艺术瑰宝和他崇敬的艺术家们大受摧残。在这样的萧瑟气氛中,作者将他收集多年的艺术类刊物、杂志、剪报,加以编辑影印,出版了一本《现代中国剧曲影艺集成》。书中收入两千多张自1949年以后国内各舞台剧种及电影剧照,设立了梅兰芳、周信芳等多位艺术家的专辑,这是他努力想保存下来的资料。《集成》中还有作者的撰述、评介文字二十多万字。1985年,这本大书中的文字部分,经女儿曹雷整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听涛室剧话》。

作者晚年写下的那部未完成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先后有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三个版本,均面世于作者身后。每版都对前一版有所增补,以山西北岳文学出版社的最为完整。详情可见各书的出版说明。

作者生前所写文字已不可能收集完整。结集成书的作品,除三四十年代上海出版的以外,大陆见到的不多。80年代后,大陆的出版社陆续再版了他在香港的一些作品以及由作者家属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的作品。这二十来部作品分散在各个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上海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北京三联书店等,其中以北京三联出版书种最多。

此次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曹聚仁作品系列,计划五年内将曹聚仁的代表性著作分批出版。其中有一些将重加整理,使其更为完善。更有不少则属首次在大陆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作品,读者或可对作者及其文字生涯有一系统全面的了解,而有志于曹聚仁研究的学者自然也有了更丰富的文本资料和可靠的版本依据。

“曹聚仁作品系列”的出版,得到各出版社和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单位的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6年11月2日

后记

在曹聚仁留下的未成集散稿中,最多的恐怕就是谈文话书的了。他生前在香港曾自编过一本《书林新话》(80年代由北京三联书店在大陆再版),后来,又在报刊上写了大量书话类专栏文章,这些专栏题目有《书房一角》、《书林漫步》、《书林又话》等等。所以,当我把他留下的散稿整理编辑起来时,很自然地想以《书林又话》为名,再出一本他的“书话”,也可以与《书林新话》和北京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曹聚仁书话》区别一下,因为内容、篇目本来就不怎么重复的。

作者看的书很杂,加上当年香港那种“卖文为生”的境遇,不可能很系统地作一些书评或研究;大多是随看一本书,或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相当的随意。但这随意中,又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相信也会有一定的收益,也会长一些见识。我在整理这些书稿时,就深有这样的体会;几位帮助我誊写书稿的年轻朋友,也有同感。

书中有一部分,是作者生前以《新文心》为专栏题,发表在香港的杂志上的,其中谈了对散文、诗、小说、戏剧的创作的意见。虽不是很完整,但很能代表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观点。严格说来,属文学理论的探讨,却与“书”不无关系,也就一并收入。其中有《人物与故事》、《写实与理想》、《及其他》、《读红小记大观园的轮廓》、《读红小记大观园中的人物》、《史事与历史小说》、《传记文学》、《演史的一例西太后的故事》、《曼依帕》诸篇,已被作者自己收入《书林新话》,在这个集子里就不重复辑入了。

至于最后一部分《阿涛叔父一个教书匠的童年故事》,实际上是作者最早写的自传,讲述他自己童年的故事。50年代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连载。这个故事的末尾,就该接上他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了。现把它收在这本书里,也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侧面对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

出版过程中,幸得上海辞书出版社杨柏伟先生的帮助,在编排、校订上多方出力。还要感谢赵荔红、解永健、曹勇庆、郑利平、宋岚等先生,将作者篇篇手稿抄写誊清校对一过。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有时,比自己写文章还要吃力,却又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这本书的出版是不会这么顺利的。

曹雷于1998年9月8日

内容摘要:

  曹聚仁(1900-1972年),作家、记者,浙江浦江县南乡人,字挺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一生的著作,已出版成书的约七十多种。80年代以来,出版了《我与我的世界》、《万里行记》、《听涛室剧话》等。  本书所收评书论艺忆人之作皆为首次结集出版,原发表于香港等地各种报刊,很具独特的知识性、欣赏性及史料参考价值。  对于一生著述颇丰的曹聚仁来说,笔耕不辍的背后,往往依托的是阅读的广博,与读书的勤勉。作者“看的书很杂”,又“相当的随意”,往往“想起点什么,就写下来”,点滴文字中“又流露出作者对书、对文、对人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底”。一篇短短千余字的“书话”,就可牵带出晚年的曹聚仁或是亲身经历过的文坛掌故,或是阅读后写下的笔记心得,或是谈诗论艺时的即兴体会,或是关于文学诸多层面的理论探讨。这些在书内四辑中都各有侧重,同时也兼及学问、书趣、政治立场与人生感悟的发挥。本书所收文章,多系作者晚年在香港卖文为生时期,发表于报刊的专栏,生前未曾结集。今由其家人整理、修订,纳入“曹聚仁书话系列”。相信“今天的读者,即使没看过他谈到的那些书,看了他写的书话”,“也会有一定的收益”。【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报刊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书林又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曹聚仁作品系列
9787108032898
如需购买下载《书林又话》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书林又话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9.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杂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