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2.0
本书引入了相关的政治变量,阐述了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途径和措施。作者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环境社会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和视角,欲将其提出的社会学范式的概念性框架转化成了一个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环境管理模式和工具。
序 导论 第1篇 西部大开发下的认识与反思 1.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共同富裕 1.1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2 应用区域的发展现状 1.3 经济内涵和开发目标 1.4 结语 2.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2.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2.2 社会主义财富及其分配 2.3 公平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 2.4 结语 3.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原因 3.1 多元论——多因子约束效应
序 导论 第1篇 西部大开发下的认识与反思 1.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共同富裕 1.1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2 应用区域的发展现状 1.3 经济内涵和开发目标 1.4 结语 2.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2.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2.2 社会主义财富及其分配 2.3 公平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 2.4 结语 3.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原因 3.1 多元论——多因子约束效应 3.2 “孤岛”论——距离约束效应 3.3 权利论——权利约束效应 3.4 结语 4.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 4.1 价值内涵——公平公正 4.2 实现机理——公平与效率统一 4.3 制度保障——民族公平 4.4 结语 第2篇 人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精简政府机构统一城乡户籍 5.1 行政等级与“三农”问题 5.2 撤销乡镇形成三级政府 5.3 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5.4 结语 6.完善区域自治促进社区发展 6.1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与缺陷 6.2 地方自治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6.3 普及社区自治强化县级自治 6.4 结语 7.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 7.1 “贫困的恶性循环”与资本形成 7.2 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和路径 7.3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供给 7.4 结语 8.普及社会保障加强民族教育 8.1 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8.2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8.3 加强民族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8.4 结语 第3篇 人与物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9.加强土地流转解构小农经济 9.1 小农经济的性质和弊端 9.2 解构小农经济的思路 9.3 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机制 9.4 结语 10.发展合作经济实现利益共享 10.1 对合作经济及相关概念的再认识 10.2 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0.3 基于云南“傣族园模式”的建议 10.4 结语 11.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县域经济 11.1 西部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11.2 西部产业结构中的主要问题 11.3 西部的县域经济与全面小康 11.4 结语 第4篇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2.加强社会构建实行社会治理 12.1 环境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视角 12.2 政治经济学下的社会建构模型和机制 12.3 从国家合作主义转向社会合作主义 12.4 结语 13.确立考核指标落实持续发展 13.1 人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 13.2 人与物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 13.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 13.4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张雄同志的《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整理成书的。作为他的导师,我想谈谈该书的几大特点。 一是,作者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为价值准绳,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把少数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论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主题思想,仅就这一主题和结构都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与多数研究者不同,张雄同志的论述不基于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或所谓“民族性”,而是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共同性问题,如城乡差别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经济与利益共享、民族教育、小农经济与农民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强调了社会基础资本投资和公共资源分配在促进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经济学分析范式,具有一般的学理性和指导性。 三是,作者不仅大量引用了中外研究文献而使其讨论具有资料性和学术性,并在吸收和消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有多个方面的创新,如在乡村治理结构改革、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供给、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小农经济的解构和农业的产业化、环境问题的管理和治理等方面。我在此想特别指出的是,张雄同志在论述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关系上提出了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型与机制”的观点,虽然这一理论创新尚显得粗糙和概念化,需进一步研究和细化,但他把社会学的认识论和分析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我们在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多了一种理论视角和实践工具。 四是,在很多情况下,有关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问题是由汉族学者来写、来研究的,而《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则出自于一位地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因而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张雄同志是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出身于基层农民家庭并时常回到农村从事调查研究,因而应该说是比我们更了解少数民族社会及他们的需求。此外,他的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新颖而行文规范、朴实,读者可以从该书中体会得到。 总之,张雄同志的《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有很大的理论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因此,我乐意作此序并向读者推荐该书。
本书作者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为价值准绳,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把少数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论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主题思想。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11124262 《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昆明 | 出版单位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90 | 印数 | 500 |
少数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云南大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7 的主题关于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地区 的书籍。
杨维军, 李文瑞, 著
吕君, 刘丽梅, 王珊, 李文龙, 著
高永久, 主编
周润年, 等著
邓子琦, 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状况与问题研究组, 编
庞智强, 何国长, 著
肖琼, 著
刘学敏等,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