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歌行艺术研究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封面图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

辛晓娟,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对杜甫诗集中现存的一百四十余篇歌行作品进行编年梳理,力求呈现杜甫歌行一体的创作历史。共分为五个专题,从抒情、叙事、审美风貌、体制、音乐等五个方面对杜甫歌行作品进行研究,指出杜甫歌行行艺术以“革新为复古”的实质。在歌行一体高度成熟、日趋走向文人化的盛唐,杜甫有意识地回归更早的乐歌传统,从抒情、叙事、审美风貌、体制、音乐五个方面继承了汉乐府精神内核。

作者介绍:

辛晓娟,1981年生,四川成都人。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诗歌。管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从阮籍到李白:游侠类诗歌传统的定型》、《杜甫早期歌行创作中的“赠诗拟体”现象》、《杜甫歌行中“悲”与“丽”的审美张力》等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序论

一、杜甫歌行体的界定、源流与乐府及七古的关系

二、杜甫歌行体研究现状

三、杜甫对歌行一体的自觉选择

第一章 杜甫歌行创作历程的初始阶段——从壮游到长安十年

一、杜甫歌行创作的准备阶段

二、十年长安——杜甫歌行创作的开始

1.京城流行的歌行创作风气对杜甫的影响

2.李白、岑参、薛华等友人的影响

3.杜甫对社会现实的留意以及盛唐后现实主义题材增加的趋势

三、杜甫歌行创作求变之始——盛世转折,安史之乱

1.对歌行体语言艺术的新探索

2.现实主义的深入——《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等名篇

第二章 杜甫歌行创作的发展阶段——随驾凤翔到蜀中草堂

一、人生的再次剧变,随驾凤翔到放还

1.北征途中的《徒步归行》

2.重返长安短暂安宁:《倡侧行》、《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二、贬谪华州到弃官而去——咏物、侍宴之作及名篇《洗兵马》

三、同谷七歌

四、蜀中草堂时期

1.营建草堂之初

2.草堂后期到辗转绵州——有意改造歌行体

3.蜀乱居梓州——歌行功用、美学境界的丰富

4.入严武幕府——杜诗歌行悲丽、盛衰结合境界之始

第三章 杜甫歌行创作的高峰——夔州时期到晚年漂泊

一、出蜀入峡时的歌行创作

二、夔州时期——杜诗歌行创作的高峰

1.迁居白帝城——律体大成与歌行体变化酝酿时期

2.歌行体中悲丽结合美学风格的顶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3.夔州歌行艺术总体评价

三、自峡入荆,漂泊中最后的歌行创作

第四章 杜甫歌行中的抒情特质

一、杜甫“敢于达情”,开拓了诗歌尤其是歌行的感情厚度

二、杜诗歌行中的深切情感往往和家国之悲结合,具有格外动人的情感力度

三、杜甫有意识地增强歌行的内部音乐性,从而增强其抒情性

1.以“歌者意识”增加抒情强度

2.以“当面述说”的手法拉近抒情距离

第五章 杜甫歌行的叙事艺术

一、杜诗“诗史”说

二、杜甫乐府歌行作品的叙事成就

三、杜甫歌行叙事是对《诗经》、乐府两大叙事传统的整合

1.《诗经》与汉乐府是中国古代叙事诗两大不同源头

2.杜甫歌行对《诗经》传统的继承

3.杜甫歌行对乐府传统的继承

4.杜甫对这两种传统的融合、对中唐叙事诗的启发

四、杜甫叙事诗对中唐叙事诗繁荣的影响

1.娱乐主题的进一步强化

2.语言艺术的进一步通俗化

……

第六章 杜甫歌行的审美特征

第七章 杜甫歌行体制——新题乐府创作研究

第八章 杜甫歌行的音乐性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对杜甫诗集中现存的140余篇歌行作品进行编年梳理,力求系统呈现杜甫歌行一体的创作历史。并分为五个专题,从抒情、叙事、审美风貌、体制、音乐等五个方面对杜甫歌行作品进行研究,指出杜甫歌行艺术以“革新为复古”的精神实质。在歌行一体高度成熟、日趋走向文人化的盛唐,杜甫有意识地回归更早的乐歌传统,从抒情、叙事、审美风貌、体制、音乐五个方面继承了汉魏乐府的精神内核,开拓了歌行艺术的表现力,最终将歌行一体艺术成就推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编辑推荐:

通过对杜甫诗集中现存的140余篇歌行作品进行编年梳理,力求系统呈现杜甫歌行一体的创作历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杜甫歌行艺术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328117
如需购买下载《杜甫歌行艺术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杜甫歌行艺术研究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杜诗-诗歌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