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8.0
本书论述的重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大转型问题。主要从作家的创作心态、文学的生产机制、文学的审美观念到读者的阅读趣味几个角度论述。论文分别讨论了对“王朔现象”和“《废都》风波”的批评、人文精神论争、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转向三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考察与分析,本书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学转型做出判断,认为转型并不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断裂,而是一种承续中的发展,它具体表现为渐变与突变的统一。试图让读者更清晰更深入的去理解这一转型问题。
引言1
第一章 文学生产的新语境4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文人心态5
第二节 市场化语境下的审美变迁21
第三节 90年代初期的文学生产45
第二章 文学空间的分裂67
第一节 日常的风景:“新写实”与90年代以来的文学68
第二节 心灵的虚无:《废都》及其影响85
第三节 重返现实:《活着》与先锋文学的转型98
第三章 文学趣味的转移115
第一节 想象过去的方式:90年代初怀旧文学的发生及影响117
第二节 怀疑与“重构”:90年代初历史小说创作的转型136
第三节 散文热与文化大散文的省思154
第四章 文学道德的两难处境173
第一节 倾斜的批评:对“王朔现象”与“《废都》风波”的考察176
第二节 未竟的思考:“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及反思194
第三节 9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转向210
第五章 90年代中期后的文学230
第一节 裂变与分化:90年代中期后的文学趋势232
第二节 唯“物”主义:消费时代的文学景观253
第三节 批评的现状及理想:对商业化语境中文学批评的思考266
结 语283
主要参考文献287
附录:博士期间写作或发表的相关论文293
后 记351
90年代初期应该是文学史上值得书写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系列的文学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果乃至事件本身,成为之后若干事件的缘起,甚至奠定了后来文学的基本风貌。本书通过对整个90年代文学的考察与分析,对90年代初期的文学转型做出了判断,认为转型并不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断裂,而是一种在渐变和突变之间承续发展的过程。为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合理、有效地解释90年代末期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诸多文学现象,进而发现它们与90年代初期文学在精神意义上的某种隐秘的联系。本书论述的重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大转型问题。主要从作家的创作心态、文学的生产机制、文学的审美观念到读者的阅读趣味几个角度论述。论文分别讨论了对“王朔现象”和“《废都》风波”的批评、人文精神论争、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转向三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考察与分析,本书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学转型做出判断,认为转型并不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断裂,而是一种承续中的发展,它具体表现为渐变与突变的统一。试图让读者更清晰更深入的去理解这一转型问题。【作者简介】杨荣,男,湖南洞口人,1978年3月出生。2005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晋升副教授,2011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项目9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任教于玉林师范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学观念的裂变与重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9549320 如需购买下载《文学观念的裂变与重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60 | 印数 | 1000 |
文学观念的裂变与重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