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本书对分布式发电的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做了全面的说明,从理论、实际设计以及运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发电机的最新技术。
3.5.2性能分析
3.5.3平衡工作原理
3.5.4实例分析
3.5.5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Steinmetz联结的并网感应发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4.1引言
4.2Steinmetz联结和对称分量法分析
4.3电机模型
4.4有限元分析
4.4.1基础场方程
4.4.2定子电路方程
4.4.3定子反电动势
4.4.4转子电路模型
4.4.5对所采用方法的评论
4.5计算方面
4.6实例分析
4.7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自主电力系统中的自励式感应发电机
5.1引言
5.2基于Steinmetz联结的三相SEIG
5.2.1电路联结和分析
5.2.2求解方法
5.2.3电容要求
5.2.4计算和实验结果
5.2.5负载电容的要求
5.2.6小结
5.3带非对称阻抗和励磁电容的sEIG
5.3.1电路模型
5.3.2性能分析
5.3.3计算和实验结果
5.3.4改进的Steinmetz联结
5.3.5简化的Steinmetz联结
5.3.6小结
5.4为单相负载供电的自调节sEIG
5.4.1电路联结和分析
5.4.2串联补偿电容的作用
5.4.3实验结果和讨论
5.4.4负载功率因数的影响
5.4.5小结
5.5基于Smith联结的SEIG
5.5.1电路联结和操作原理
5.5.2性能分析
5.5.3平衡工作的条件
5.5.4结果和讨论
5.5.5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自励式绕线转子感应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控制
6.1引言
6.2SESRIG的特性分析
6.3频率和电压控制
6.4定子负载可变时的控制
6.5工程实现
6.5.1转子外部电阻的斩波控制
6.5.2闭环控制
6.5.3PI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6.5.4动态响应
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独立发电系统中的永磁同步发电机
7.1引言
7.2带内置转子的PMsG的原理及结构
7.3单位功率因数负载的分析
7.3.1基于双轴模型的分析
7.3.2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7.3.3计算结果
7.3.4实验结果
7.3.5小结
7.4综合分析
7.4.1基本方程和分析
7.4.2电压调整系数为零的条件
7.4.3负载特性中的极值点
7.4.4功率-负载角的关系
7.4.5饱和双轴模型
7.4.6小结
7.5同步电抗的计算
7.5.1基于FEM的分析
7.5.2Xd与Xn的计算
7.5.3计算结果
7.5.4小结
7.6时步2-DFEM分析
7.6.1发电机模型和假设
7.6.2电路和磁场的耦合分析
7.6.3磁化饱和因素
7.6.4计算结果
7.6.5实验验证
7.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结论
8.1本书贡献
8.2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感应发电机和自励式感应发电机的分析
A.1感应发电机的对称分量方程
A.2感应发电机的正序和负序电路
A.3两相变换器感应发电机的Vp和Vn
A.4相角关系的推导
A.5Steinmetz联结的自励式感应发电机的输入阻抗
参考文献
附录BHooke-Jeeves方法(模式搜索法)
参考文献
附录C关于有限元法的注释
C.1能量函数及其离散化
C.2形状函数
C.3泛函最小和总体合成
参考文献
附录D实验电机的技术数据
D.1电机IG1
D.2电机IG2
D.3内置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样机
分布式发电技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它包括所有的小型发电机,不论是位于公用事业系统、用电的客户或在没有连接到电网的地区。在分布式发电中,感应发电机(IG)是最廉价和最常用的发电机,而且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兼容。永磁发电机不但避免了传统发电机制造成本高的缺陷,而且和感应发电机相比,永磁发电机更可靠、有效。 分布式发电仔细地研究了利用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发电的方案、可能性和局限性。它提供了一种研究和测试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的电气工程方法,以及包括用图表和大量研究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各种能源的一体化。本书还提供了一种实用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通过孤立或连网系统建立和实现发电的新技术。 分布式发电有助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并提高绿色能源的竞争力。本书对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的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做了全面说明,从理论、实际设计以及运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的最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分布式发电概述、感应发电机和永磁发电机的特点、单相发电系统中三相感应发电机的相平衡方案、基于Steinmetz联结的并网单相感应发电机的性能、自励式感应发电机的电路结构以及性能、自励式绕线转子感应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控制方法及性能、内置永磁转子的三相同步发电机的性能,以及分布式发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可以为工程师、技术顾问、调试人员以及参与能源的生产和输送的环境保护者提供极大的帮助,指导他们评估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以及建立有效的输电系统。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规划人员也将会从中收益。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这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