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52.0
本书深入研究与探讨了什克洛夫斯基、马尔库塞、歌德、马克思等人的文艺思想,并对他们文艺思想中所共同包含着的艺术的“承诺与守望”的精神与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全球化”与“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学与艺术的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通过对影视艺术、当代艺术、网络文学等艺术形式与现象的个案分析与批判性研究,进一步印证与阐释了本著的主题思想,而在“结语”中,对当下艺术信仰重建所提出的观点与看法,也富有启发意义。
引言
第一章从什克洛夫斯基的转变看文艺的意识形态诉求
一对“非审美序列”的重视
二“奇异化”与“时间”
三“旗帜的颜色意味着一切”
第二章马尔库塞艺术对真理与幸福的承诺
一“形式的王国”的建立
二“艺术革命”论的理论逻辑
三艺术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建构
第三章歌德“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
一“全球化”与“世界文学”的理论探讨
二对歌德“世界文学”的新解读
三“民族的”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第四章马克思的“自由观”与文艺对解放的期望
一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文学”
引言
第一章从什克洛夫斯基的转变看文艺的意识形态诉求
一对“非审美序列”的重视
二“奇异化”与“时间”
三“旗帜的颜色意味着一切”
第二章马尔库塞艺术对真理与幸福的承诺
一“形式的王国”的建立
二“艺术革命”论的理论逻辑
三艺术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建构
第三章歌德“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
一“全球化”与“世界文学”的理论探讨
二对歌德“世界文学”的新解读
三“民族的”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第四章马克思的“自由观”与文艺对解放的期望
一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文学”
二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
三执著于此岸的“自由”与“幸福”
第五章裹着糖衣的影视艺术
一美国电影业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二电视文化及其文化批判
第六章当代艺术的生成与命运
一当代艺术的处境与反抗
二对“反艺术”的分析与批判
三当代美学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
第七章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文学“终结”论
一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
二“手机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三新媒介下的文学前景
结语消费时代艺术信仰的重建
一文学在消费时代的突围
二文学艺术不可或缺的理想之维
三走进经典寻找家园
四艺术教育与“生命化”
后记
丁国旗所著的《论艺术——承诺与守望》在梳理了什克洛夫斯基后期形式主义文艺思想的意识形态诉求、马尔库塞艺术思想对于真理与幸福的承诺、歌德“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以及马克思关于文艺对解放的期望之后,笔者还专列章节,对影视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内容、当代艺术的生存处境与命运,以及网络文学的兴起所带来的文学“终结”论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丁国旗所著的《论艺术——承诺与守望》在简略梳理文学与艺术发展史的基础上,阐明了文学与艺术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所受到的冲击与发生的变化。除对什克洛夫斯基、马尔库塞、歌德、马克思等人艺术观中所承载着的“承诺与守望”思想内涵的分析论证外,《论艺术——承诺与守望》还通过对影视艺术、当代艺术、网络文学等艺术门类的个案研究,比较直观地分析了艺术精神的这一价值追求,从而与理论家们的观点相互印证。 【作者简介】 丁国旗,河南省荥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执行主编,《外国美学》编委。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已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报刊发表论文90余篇,另有译文2篇。主要著作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独著)、《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合著)、《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合著)、《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合著)等,另有文学随笔2部,主编、参编各种学术文集、高校文科教材等10余部。
《论艺术:承诺与守望》在简略梳理文学与艺术发展史的基础上,阐明了文学与艺术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所受到的冲击与发生的变化。除对什克洛夫斯基、马尔库塞、歌德、马克思等人艺术观中所承载着的“承诺与守望”思想内涵的分析论证外,《论艺术:承诺与守望》还通过对影视艺术、当代艺术、网络文学等艺术门类的个案研究,比较直观地分析了艺术精神的这一价值追求,从而与理论家们的观点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