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封面图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

叶晓东,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2.0

书籍简介: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东西方关系的一次危机,也是西方阵营内部关系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对西方集团内部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德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危机发展,美国和联邦德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开始显现出来,两国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不信任、冷淡直至紧张的过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双方关系并没有走向破裂,而是小心翼翼地予以修补和维持。本书主要考察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在危机处理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与相互妥协,揭示在冷战背景下,两国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既有分歧又有合作的关系充分说明,冷战并不是单调的美苏之间的对抗,超级大国与其盟友之间的斗争与妥协、分歧与合作也是决定冷战强度、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书籍目录: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任务

第一章 二战后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发展

一、美国与战后联邦德国的建立

二、美国与联邦德国亲密合作关系的形成

三、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二章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一、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的背景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发生

小结

第三章 危机的开始阶段与德美分歧的出现

一、美国与联邦德国对危机的判断

二、分歧的出现

小结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谈判政策与德美之间的不信任

一、对苏谈判前艰难的协调

二、对苏谈判过程中阿登纳政府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不信任

小结

第五章 肯尼迪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德美关系的冷淡

一、肯尼迪对美国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调整

二、肯尼迪政府的新政策与德美关系的冷淡

小结

第六章 美国对苏“试探性谈判”政策与德美关系的紧张及修补

一、肯尼迪政府对苏试探性谈判的开展与对阿登纳政府的排斥

二、德美之间的再度协调

三、美国对苏“试探”政策陷人僵局与德美关系的紧张

四、德美关系的修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的一次危机,也是西方阵营内部关系的一次危机。随着危机发展和深入。美国和联邦德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开始显现出来,两国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不信任、冷淡直至紧张的过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双方关系并没有走向破裂,而是小心翼翼地予以修补和维持。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既有分歧又有合作的关系充分说明,冷战并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超级大国与其盟友之间的斗争与妥协、分歧与合作也是决定冷战强度、范围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作者叶晓东)是关于研究美国和德国关系的专著。第二次柏林危机是东西方关系的一次危机,也是西方阵营内部关系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对西方集团内部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德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危机发展,美国和联邦德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开始显现出来,两国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不信任、冷淡直至紧张的过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双方关系并没有走向破裂,而是小心翼翼地予以修补和维持。本书主要考察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在危机处理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与相互妥协,揭示在冷战背景下,两国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 在《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作者叶晓东)引言部分,笔者介绍了论文的学术背景,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任务等。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第一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后至第二次柏林危机前的德美关系进行回顾。二战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对德严惩政策逐渐转变为扶持政策。为了增强对抗苏联的实力和稳定西欧,在美国的一手扶持下,建立了联邦德国,从而造成了德国的分裂。联邦德国成立后,美国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使其经济迅速复苏,主权得以恢复,并在北约框架下实现了重新武装。与此同时,为了使德国不再成为欧洲力量平衡的破坏者,美国努力用条约体系将联邦德国维系在西方阵营之内。在美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预示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之间的分歧将不断暴露出来。 第二章分析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的国际背景以及赫鲁晓夫发动危机的动机。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看似突然,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美苏两国新任领导人的上台,东西方关系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东西方关系缓和使赫鲁晓夫看到了通过谈判与美国达成妥协的希望。东西方关系缓和并不意味着德国问题的解决,经过二战后初期在德国问题上的较量,美苏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承认德国分裂的现状才符合双方的利益。德国问题巾最为敏感的是柏林问题,美苏等大国都在此有重大利益。由于柏林地位的特殊性,为苏联以柏林问题向美国施压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而在美苏核对峙下,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以及美国对此的支持,则让赫鲁晓夫如坐针毡。学术界普遍认为,赫鲁晓夫发动第二次柏林危机既是防御性的也具有进攻性,其要达到的目的是多重的。 第三章对危机开始阶段美国与联邦德国对危机所作的不同判断和出现的分歧进行了分析。对于这场危机,美国与联邦德国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对赫鲁晓夫的动机以及西方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给出了不同答案。危机一开始,两国的分歧便暴露出来,在是否承认东德、德国重新统一的方式这两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美国的动摇让联邦德国感到不安。虽然在联邦德国的敦促下,美国最终回到了一贯的立场上,但联邦德国对美国的怀疑却从此扎下了根。 第四章论述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对苏联谈判政策的过程中与联邦德国之间所产生的种种意见分歧。经过危机初期的反复酝酿,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在进行军事准备的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解决危机。尽管认为在柏林问题上没有谈判的必要,但为了使紧张形势得以缓和,联邦德国政府勉强同意进行谈判。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美苏私下达成交易,联邦德国政府一度表示可以考虑“让步”,但这种灵活态度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日内瓦外长会议之前,联邦德国政府的立场反复不定,拖延了西方谈判立场的形成,对此,美国既不满又无可奈何。从日内瓦外长会议到美苏戴维营首脑会议直至流产的巴黎东西方首脑会议,联邦德国政府一直担心美国不能坚持立场,会背着联邦德国与苏联搞妥协。而美国对联邦德国的朝令夕改也颇有微词,以至于不愿意向波恩透露真实的谈判计划。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充分表现出来。 第五章对肯尼迪上台后在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上的调整及其给德美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肯尼迪上台后,经过内部讨论和磋商逐渐形成了以军事压力促谈判的政策,与前任政府相比,肯尼迪军事准备的力度更大.寻求谈判的决心更强烈。该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必须得到联邦德国的配合,但联邦德国不管是在承担军事义务方面,还是在制订西方统一的谈判立场方面,都比较消极。“柏林墙事件”中,美国不愿意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引起了联邦德国方面的埋怨,而美国也反过来指责联邦德国所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可行性,两国关系陷于冷淡。 第六章论述了肯尼迪政府在推动对苏“试探性”谈判过程中与联邦德国出现的分歧。在法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对肯尼迪政府的对苏谈判政策予以抵制,在这种情况下,肯尼迪政府决定单方面推动对苏谈判。由于得不到联邦德国和法国的支持,这种谈判只属于试探性质。在谈判过程中,每当出现僵局,肯尼迪政府都要回过头来寻求联邦德国方面的意见,希望联邦德国作出让步,以使美国政府在对苏谈判中能够提出可以推动美苏谈判的方案。然而,联邦德国政府的立场一直没有松动。为了挽救陷于僵局的美苏谈判,肯尼迪试图将自己的建议强加给联邦德国。这种粗暴处理问题的方式引起了联邦德国方面的强烈反弹,造成了两国之间关系的紧张。但紧张的关系没有持续多久,双方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补。 结语指出: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试图牺牲联邦德国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动摇了联邦德国对于它的西方最强大盟友的信心,迫使联邦德国重新审视其依靠西方实力促进德国重新统一的政策,着手改善与东方之间的关系。对美国的失望,坚定了联邦德国走德法合作道路的决心,促使联邦德国更加密切与法国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次柏林危机对联邦德国的外交政策影响深远。同时,这一时期的德美关系也对危机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联邦德国与美国之间的分歧,使西方联盟内部很难拟订可以与苏联进行谈判的共同立场与方案,不利于危机的顺利解决。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7119383
如需购买下载《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51.69 ,D871.29 的主题关于 国际关系史-研究-美国、德国-1958~1963 的书籍。